唐 麗,朱桂生,彭粉成
(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鎮江 212000)
水合肼是精細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和中間體,其合成方法主要有拉西法、尿素法、酮連氮法和過氧化氫法等。酮連氮法具有投資少、產品收率高、能耗低、成本低等優點。國內外采用該法制備水合肼比較普遍[1-2]。然而,酮連氮法產生的廢水不但含鹽量高,而且該廢水中還含有丙酮、丙酮連氮等有機物,COD值比較高,用傳統的廢水處理方法很難處理。隨著膜分離技術的產生和不斷地發展,為工業廢水處理的技術革新帶來了新機遇[3]。將膜分離技術與傳統的吸附、臭氧氧化等廢水處理方法結合可以使酮連氮合成水合肼生產廢水的COD、有機物脫除處理達到預期目標。
實驗所用主要材料及儀器設備分別見表1和2。

表1 實驗原料及規格

表2 實驗設備型號及生產廠家

表3 廢水處理水質檢測表

表3(續)
(上表中除電導率(單位為μs/cm)與pH值,其余單位均為mg/L)

2.1.1 PPSU(聚亞苯基砜)分離膜的制備及優選
通過NIPS法(非溶劑誘導相分離法,即濕法成膜)制備多種PPSU膜用于水合肼廢水處理,其過程如下:搭好反應裝置(帶有攪拌槳的恒溫水浴鍋);稱量實驗藥品,稱取20 g PPSU、5g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分別為10k,55k,360k,1300k)、75gNMP,將溶劑NMP倒入燒瓶,預熱至50 ℃后,分別加入PVP、PPSU,開始攪拌,轉速設為220 r/min,持續攪拌12h,靜止脫泡24h,冷卻至室溫后刮膜。刮膜前紀錄下環境溫度及濕度,用粘度計測量刮膜液的粘度。對自動刮膜機進行調零校正,刮膜厚度設定為250 μm,完成刮膜后,將玻璃板迅速放入水中進行相轉化成膜,待膜自然脫落后,取出玻璃板。保存聚苯砜膜的水每隔4小時換一次,換滿4次后,每隔一天換一次。同樣的方法制備PEG(聚乙二醇)(分子量分別為600、2k、6k、1w、2w)為5%的膜。
添加不同分子量的PVP、PEG的PPSU膜,膜的基本性能不同,測試膜的純水通量、截留分子量(MWCO)、膜強度等表征膜的基本性能指標。綜合各項指標優選出含PVP分子量為1w(膜A)、5.5w(膜B)、PEG分子量為1w(膜C)的膜做廢水處理實驗。三種膜的截留分子量(MWCO)見表4。

表4 膜的截留分子量
注:此截留分子量為聚苯砜平板膜對葡聚糖溶液的截留率為90%時所對應的相對分子質量。
2.1.2 MWCO為5500 Da的膜A過濾水合肼廢水
操作條件:死端過濾,壓力2 bar,S=11.94 cm2,純水通量為28.6 L/(m2·h·bar),測得膜滲透側凈水COD為2744 mg/L,COD去除率為24.3%;膜通量穩定在10.9 L/(m2·h·bar)。

圖1 MWCO為5500 Da的膜A通量隨時間變化
2.1.3 MWCO為4140 Da的膜B過濾水合肼廢水
操作條件:死端過濾,壓力2 bar,S=11.94 cm2,純水通量為11.2 L/(m2·h·bar),測得膜滲透側凈水COD為2646 mg/L,COD去除率為27.0%;膜通量穩定在9.0 L/(m2·h·bar)。

圖2 MWCO為4140 Da的膜B通量隨時間變化
2.1.4 MWCO為12500 Da的膜C過濾水合肼廢水
操作條件:死端過濾,壓力2 bar,S=11.94 cm2,純水通量為26.2 L/(m2·h·bar)。

圖3 MWCO為12500 Da的膜C通量隨時間變化
測得膜滲透側凈水COD為2548 mg/L,COD去除率為29.7%;膜通量穩定在23.4L/(m2·h·bar)。
通過上述三種膜對廢水的處理結果可以看出膜C(MWCO為12500Da)對廢水處理效果最好且廢水通量大。
2.2.1 活性炭添加量對水合肼廢水COD去除率的影響
使用0.1%、0.5%、1%、2%的粉末活性炭對含水合肼廢水進行吸附預處理,吸附時間為10 min,吸附完成后對濾紙過濾后的清液進行膜過濾(膜C),測定其過濾液的COD值,結果見表5。

表5 過濾液的COD隨活性炭添加量的變化

圖4 COD隨活性炭投加量的變化
隨著投加活性炭量的增加COD值先變小后變大,找出最佳投加量為1%。
2.2.2 吸附時間對水合肼廢水處理的影響
使用3%的粉末活性炭對含水合肼廢水進行吸附預處理,吸附時間在5 min、10 min、20 min、35 min、65 min處取樣,濾紙過濾后測其清液COD值,繪制其吸附平衡曲線,結果如下表6。

表6 過濾液的COD隨活性炭吸附時間的變化

圖5 COD隨活性炭吸附時間的變化
隨著時間加長,COD值逐漸下降,在35 min COD達到最低值為2156 mg/L。
2.2.3 最佳吸附處理水合肼廢水
使用1%的粉末活性炭吸附預處理廢水35 min,經過膜過濾測得其 COD值為 1127 mg/L,COD去除率為68.9%。對上述膜過濾后的水樣再次使用活性炭吸附35 min,再經過膜過濾測得其COD為1212 mg/L,COD去除率為66.6%;水合肼廢水穩定通量為15 L/(m2·h·bar)。

圖6 水合肼廢水通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水合肼廢水中投加質量分數為1%的活性炭,直接使用臭氧氧化(通臭氧6min)測得其COD值為1968mg/L,再經過膜(C)過濾后測得其COD值為1377mg/L,COD去除率為62.0%,見圖7。

圖7 直接使用臭氧氧化流程圖
水合肼廢水經質量分數為1%的活性炭吸附35 min后,經過MWCO為5500 Da的膜過濾后測得其COD值為1129mg/L,再經臭氧氧化(通臭氧6min)后測得其COD值為867mg/L。COD去除率為76.1%,見圖8 。

圖8 最后臭氧氧化流程圖
經過上述實驗發現,廢水經過活性炭吸附,再經膜過濾,最后由臭氧氧化可以很好的去除水中有機物,故進行連續臭氧催化氧化反應,隨著臭氧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逐漸增大,當臭氧投加量大于10 g/h時,COD去除率增長變得緩慢,最終確定臭氧投加量為10 g/h。COD進一步降至698 mg/L,COD去除率為80.8%,最高可達82.4%。
選擇三種自制膜對水合肼廢水的COD進行處理,膜A對廢水COD去除率為24.3%,膜B對廢水COD去除率為27%,膜C對廢水COD去除率為29.7%,優選出膜C為水合肼廢水處理過程中膜組件的膜材料,膜通量穩定在23.4L/(m2·h·bar);使用活性炭進行吸附預處理并用膜過濾測得滲透側凈水COD為1127 mg/L,COD去除率為68.9%,膜通量穩定在15L/(m2·h·bar);采用臭氧催化氧化處理、活性炭吸附、膜過濾后的廢水,當臭氧投加量為10 g/L時,COD進一步降低至698 mg/L,COD去除率為82.4%。
[1] Rudolf Mtmdil.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hydrazine hydrate:US,307783[P].1963-02-12.
[2] 陶建軍.水合肼及其應用[J].中國氯堿,2006(11):30-33.
[3] 張 雯.膜分離技術簡介[J].化工設計, 1996(4):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