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
“這些年,無論房地產市場多么誘人,我們始終沒有動搖過!”12月18日,在山東大廈齊魯廳——濰柴集團收入突破2000億元暨2020~2030戰略新聞發布會現場——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自豪地宣布,“截至12月18日,濰柴集團收入已經突破2000億元,預計全年收入將達到22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00億元。”
這標志著濰柴集團正式跨入了國際化企業集團行列。
成績的背后,是濰柴人不忘初心、腳踏實地的專注;是不斷求變、勇于追求夢想的執著。一路走來,歷經坎坷,濰柴集團以“要做就做第一”的勇氣,將一個當年銷售收入只有5.8億元,欠息、欠稅、欠費3億元,員工6個月發不出工資的瀕臨破產的發動機企業,打造成為一個近20年保持快速成長,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業務涵蓋動力總成、汽車業務、工程機械、智能物流、豪華游艇、金融服務六大板塊,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多元化的企業集團。
“濰柴的目標就是要把發動機賣得比房地產還賺錢!”新聞發布會上,提起濰柴集團發展的奇跡,譚旭光表示,濰柴這些年的發展,貴在“專注制造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濰柴集團70多年始終專注于裝備制造業的振興發展。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很多企業都轉向房地產,但是濰柴集團始終不為所動。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視察濰柴集團時指出,濰柴集團的發展真正體現了“專”,一個企業涉及的不相關領域越多,就不知道會從哪個板塊上摔下來。
十幾年來,濰柴集團始終專注于主體業務的延伸,不斷做強做大主業。2005年濰柴集團戰略重組湘火炬,震撼了全球的商用車行業。濰柴集團率先在全球提出動力總成系統的技術解決方案。從2005年到現在,濰柴集團累計為重型汽車行業提供發動機587萬臺,提供重型變速箱670萬臺,提供重型車橋354萬根;陜汽重卡2005年銷售僅有1.4萬輛,至今累計銷售87.9萬輛,今年全年銷量達到2005年的十倍以上。
2010年,濰柴集團率先提出“邁向高端、挑戰全球第一”的目標。近十年來,濰柴集團僅發動機板塊的研發投入就超過150億元,打造了國內領先、全球一流的研發試驗能力,擁有國內唯一的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內唯一通過美國EPA認證的試驗臺架;引進海外高端人才300多名,先后有8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2人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目前,濰柴集團國內研發人員4365人,其中博士86人,碩士2860人。
譚旭光說,濰柴集團始終如一專注于滿足客戶的需求。濰柴發動機從單一配套重卡,實現了向多元配套市場的轉型,在工程機械、客車、農業裝備等領域成為最佳主導配套動力,改變了我國柴油發動機的被動局面。法士特變速箱在重型汽車領域占有率超過70%;成功進入大中型客車領域,并成為首選產品;液力緩速器等新產品受到客戶追捧;陜汽重卡由過去的自卸車獨大,實現了向自卸車、牽引車和載貨車等全系列業務的成功轉型。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發布濰柴收入突破2000億元報告
歐洲中部時間2017年11月21日,在博世集團創始人羅伯特·博世先生當年工作的書桌前,譚旭光與博世集團全球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于對未來商用車新能源發展方向的共同認知及智能制造的需求,雙方將在氫燃料電池技術和智能制造自動化工廠項目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在德國的三天內,譚旭光還完成了另外兩件大事:一是為濰柴動力(德國)科技創新中心揭牌,這是繼在東京、芝加哥之后,濰柴集團設立的又一家科技創新中心;二是與德國FEV公司CEO史蒂夫·皮辛格在巴伐利亞州政府辦公廳簽署了共同研發制造一萬千瓦海上動力的合作協議。
“圍繞補短板全球資源為我所用”,譚旭光介紹到,一方面,通過整合國際一流的技術平臺及資源,濰柴集團實現了科研水平幾何式提升;另一方面,圍繞“補短板、調結構”的戰略目標,濰柴集團聚焦全球核心技術和高端產業,大力推動跨國并購。
據悉,從2009年開始,濰柴集團抓住全球金融危機的機遇,加快走出去,實施了歐洲并購“三部曲”:試水法國博杜安高速海上動力公司、收購意大利法拉帝全球頂級豪華游艇集團、戰略重組全球第二大叉車集團德國凱傲和全球高端技術品牌林德液壓。同時,推進北美并購“二重奏”:并購全球最先進的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美國德馬泰克、戰略控股全球領先的可替代燃料動力提供商美國PSI公司。這些海外并購企業整合后全部實現高利潤增長。濰柴集團成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成功典范。
如今,濰柴集團收購法國博杜安后共同開發的全新船用發動機批量進入技術、環保標準最嚴格的美國市場,裝配這一發動機的城市輪渡行駛在紐約市中心最繁忙的伊斯特河上;濰柴集團發動機配套在凱傲旗下的寶驪叉車上,使其更適應中國市場;濰柴集團與林德液壓共同在中國建立的工廠,今年已經實現了第一個小目標“銷售收入突破一個億”;通過可替代燃料動力系統全球領先提供商美國PSI,濰柴產品將大規模進入北美市場,將戰火燒到國際競爭對手的主場。
在“一帶一路”沿線,濰柴集團則重點經營好“家門口的市場”。目前,濰柴集團在東南亞、南亞、獨聯體、中東四個主戰場完成網絡布局;印度公司采用輕資產模式,當年投入次年盈利,連續翻番增長,成為境外產能合作的示范;緬甸、埃塞俄比亞技術輸出項目全面落地。
2016年,在習近平主席的見證下,濰柴集團與白俄羅斯馬茲集團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今年9月13日,濰柴馬茲合資公司在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奠基,預計2018年底建成投產,將成為濰柴集團海外發動機本地化制造的又一重要基地。目前,濰柴集團海外收入占比超過40%。
“我的人生信條是要做就做第一,不爭第一就是在混。”譚旭光在發布會上和媒體分享企業改革創新經驗時提起自己這些年的堅持,“我們敢于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干別人沒干過的事。”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這些年,濰柴集團始終對標全球一流,做最好的產品。
早在2002年,濰柴集團便提出要將其發動機打造成為中國的“英特爾芯”;2004年濰柴動力香港上市,當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濰柴集團又提出“一切從100億開始”;合并湘火炬后,濰柴集團提出要進軍世界500強;2011年,濰柴集團成功跨越千億元收入大關;如今,在實現2000億元收入后,世界500強的目標近在眼前。
如今,濰柴集團最核心的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都是國內最好的,海外板塊的凱傲、法拉帝、林德、德馬泰克等都是全球頂級品牌。12月18日~28日,濰柴集團在山東大廈舉辦的新產品展示會,圍繞山東省政府提出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集中展現企業動力總成、汽車業務、工程機械、智能物流、豪華游艇、金融服務六大板塊的新產品新技術,有德馬泰克智能物流展示工廠、陜重汽整車X6000系列、山推無人智能推土機、亞星氫燃料電池車、濰柴全系列國六發動機,這些都是近幾年濰柴集團整合全球資源平臺推出的高端產品。
據悉,濰柴集團2020~2030戰略包括“一個目標”和“兩個階段”。其中,“一個目標”即“收入達到一千億美元”;“兩個階段”指“從超越到引領”,即到2020年濰柴集團傳統業務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到2030年濰柴新能源業務要引領全球行業發展,打造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強企,成為競爭力持續提升的世界500強公司,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當仁不讓地起到排頭兵作用。
為了實現2020~2030戰略,濰柴集團推出九項舉措。包括打造成為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整合“林德液壓+濰柴發動機”,打造液壓動力總成系統;整合全球資源,加快突破氫燃料電池、固態氧化燃料電池、固態鋰電池核心技術,實現工程化落地;到2020年,柴油機熱效率從現在的46%提升到50%以上,趨近零排放標準;天然氣發動機熱效率從現在的39%提升到42.5%,力爭達到45%;攻克一萬千瓦海上動力核心技術,引領世界先進水平;重型汽車的智能駕駛技術要實現行業領先;陜汽重卡要進入全球前列;AT變速箱、AMT變速箱、電驅動橋要成為行業的主導配套產品;圍繞向高端消費的轉型升級,大力推進法拉帝游艇在全國沿海城市的消費落地;在山東濰坊率先建設數字化工廠,智能制造走在全國裝備制造行業前列;營造卓越的創新生態,搭建高端人才聚集地等。
“未來的每一項規劃,每一個目標,濰柴集團都是在‘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干別人沒干過的事;對標全球一流,做最好的產品’。”譚旭光說,“明年的5月8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濰柴十周年,總書記視察濰柴時指示,‘你們打造了民族品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了貢獻。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如今,站在2000億元的起點上,濰柴可以自豪地向總書記報告,新時代,新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路上,濰柴再扛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