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
[提要] 本文從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數量、內容、特性等多維度進行研究。對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模式、服務內容、推送頻率進行調查、分析并總結,針對微信平臺現有的服務內容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意見。
關鍵詞:微信;高校圖書館;應用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18日
一、引言
近年來,信息傳播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微信程序,其支持跨操作系統和運營商,并能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語音、圖片、視頻等信息通過手機、電腦等形式快速發布,使信息交流的形式更加多元化。目前,微信服務的滲透率超過電腦和電視,已經成為社交網絡的第二大新聞渠道。人們通過手機來處理信息、咨詢、視頻等的應用越來越多。隨著微信信息交流、休閑娛樂、營銷推廣、金融服務等功能不斷增加,現在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研究基于微信平臺的獨特性,結合河北省高校圖書館自身運營特點,試圖構建具有移動性、多元性、互動性、傳播性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進而擴充圖書館的用戶,發展讀者成為圖書館免費營銷資源,同時利用微信平臺的巨大潛力發展高校圖書館,提高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應用現狀
(一)微信公眾號開通情況分析。2016年12月,筆者在微信公眾號以“圖書館”、“大學圖書館”、“tsg”、“lib”為關鍵詞,搜索出高校圖書館微信賬號共1,665個。統計表明,北京(7%)和江蘇(6%)開通微信數比例較高,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圖書館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占全國4%,居中上等水平。(圖1)
截止到2016年12月,在河北省37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共有河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等21所高校的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占總數的57%。剩余16所高校微信圖書館目前尚未開通。
(二)微信公眾號信息推送情況分析。根據對河北省地區高校圖書館調查,列出了開通微信服務的21所高校圖書館的公眾號名稱、賬號主體、認證時間、推送頻率等信息。微信賬號對用戶推送信息的次數、推送頻率、推送時效性直接影響了公眾號的活躍度和用戶的關注度。由表1可以看出,13個訂閱號中僅有3所高校圖書館歷史記錄是每天推送一次信息。可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雖然已經開通了微信賬號,但還處于初級階段,推送信息不及時,內容規范性差,與用戶的互動性存在明顯不足。(表1)
(三)圖書館微信服務內容分析。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需要實現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館藏查詢、讀者借閱管理、各類信息推送、讀者交流互動、文獻資源檢索、在線閱讀。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內容大致包括三部分,即“我的圖書館”:綁定/解綁讀書證、借閱/續借、微閱讀等;“資源”:好書推薦、數字資源、講座培訓等;“服務”:新聞公告、讀書協會等。河北省圖書館微信服務仍然以傳統單項的公告為主。因此,提高讀者之間互動是發揮微信功能服務的關鍵。
三、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改進建議
(一)提高微信公眾號后臺信息咨詢服務。微信公眾平臺界面包括前臺主體界面設計和后臺回復界面。其中,回復功能是微信平臺的獨特優勢,后臺可以及時答復用戶使用時遇到的問題。根據目前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運行狀態來看,只有很少微信平臺開通了后臺回復功能。為此,需要構建一個館員與用戶之間模擬機器人實時通訊的信息咨詢服務,館員根據個人工作經驗直接答疑用戶提出的主題領域或特定學科相關問題,通過對館藏和網絡資源的靈活整合、組織,有針對性地為用戶提供服務。
(二)增加信息推送頻率,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服務效率。目前,訂閱號和服務號兩種類型是微信圖書館最多的形式。兩種形式最大的區別是推送信息數量的不同。服務號通常1個月內僅能在后臺推送4條信息,訂閱號每天可推送信息1條。訂閱號的推送次數明顯比服務號的推送次數多。然而,河北省內各高校圖書館并沒有按時按量的進行信息推送,推送內容多數為不定期更新。針對此問題,高校圖書館微信中可增加館員和用戶之間的網絡交流平臺,用于定期收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集中反饋需求并將反饋結果推送到微信公眾號,目的是有針對性地豐富推送內容,增加微信的資源利用率和服務效率。
(三)注重賬號宣傳推廣的多樣化。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是兼有社交屬性和媒體屬性的信息傳播平臺。如果高校圖書館微信宣傳工作不到位,將直接導致師生不了解本館微信開通情況和服務內容。為了更好地宣傳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圖書館主辦方應通過設置標語、二維碼等形式加大微信平臺的宣傳。同時,利用學校內其他平臺,如各學院的主頁等平臺重點推介微信圖書館的功能。此外,利用微信的自身功能,如投票、搖一搖、掃一掃等活動吸引用戶參與,讓用戶得到深層次體驗。只有加大各方面的宣傳力度,才能使眾多校內師生依賴微信圖書館公眾平臺提供的優質服務。
“圖書館是大學心臟”,河北省高校要向國內重點大學看齊,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支點,以網絡為媒介,及時滿足用戶需求,提高服務質量,結合自身服務特點打造屬于自己的微信服務平臺,讓圖書館的服務更具有親和力,使用戶可隨時隨地享受圖書館提供的各種信息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郭順利,張向先,李中梅.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影響力評價體系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6.4.
[2]張秋,楊玲,王曼.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4.2.
[3]張沫.河北省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營優化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1.
[4]陳志慧.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微服務現狀及對策[J].中國遠程教育,2016.4.
[5]明均仁,張玄玄,陳雪.湖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6.2.
[6]李丹.圖書館微信平臺建設實踐與思考[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6.4.
[7]嚴丹.微信在圖書館的應用及微信圖書館發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6.
[8]韓曉雪,張丹丹,王春華.我國圖書情報領域微信研究熱點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