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蘭
摘要:在國外消費理念的滲透下,以及互聯網消費的流行,校園貸在學校里野蠻生長。由于當下大學生對社會的認知程度不夠,校園貸利用了大學生的性格弱點,發展迅速。但是校園貸在發展火爆的背后也造成了很多悲劇,如何防范校園貸風險和如何教育引導大學生也成為當下思政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校園貸;大學生;教育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迅猛發展,受國外消費理念的影響,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提前消費后期還款的方式已得到大學生們的普遍接受。前幾年有信用卡在大學校園中迅速發展,后來受到銀監會發文控制,現有校園貸在高校大行其道。由于缺乏規范的管理以及合理的教育引導,導致許多大學生深陷其中,甚至有學生因此自殺。本文主要在校園貸的基本情況以入風險防范和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方面,淺談一些觀點和設想。
一、校園貸的基本情況
(一)校園貸借款用途
據調查,大學生借校園貸的用途,有53%的大學生選擇校園貸是用于購物需要(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等)。 有部分學生是用于其他支出,也有部分學生是借款用于還其他債務。
(二)校園貸還款方式
根據在大學生中發問卷調查,大學生借校園貸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還款:約32%的學生通過做兼職還款,44%的學生通過在父母給的生活費中省錢還款,17%的學生是通過獲得獎學金助學金還款,2%的學生通過編造理由問父母要錢還款,5%的學生通過其他借貸平臺借款還款。
(三)校園貸的潛在風險
校園貸一方面給學生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選擇不當的還款方式更會對學生產生不利影響,就如以上分析 ,最后的5%的還款方式(通過其他借貸平臺借款還款)造就了極大的風險,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非常容易導致借款雪球越滾越滾大的情況,甚至引發悲劇。隨著借款金額的升高、借款平臺的增多、每月生活費的下降,學生更容易出現校園貸還不清的情況,陷入困境,甚至自暴自棄。在回答“萬一還不起貸款,您打算怎么辦?”時,每月生活費在600元以下的學生,多達半數表現出較低的還款意愿,選擇“以后有錢再還”,“實在不行就借新還舊”,“沒打算還,貸款信息是假的,反正也找不到我”。 這也極易導致學生因為校園貸自暴自棄,破壞信用。
二、校園貸風險防范措施
校園貸在學校發展規模不斷成長的同時,由于學生們的風險防范意識差,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校園貸進行規范和風險防范。
(一)規范校園貸公司資質
校園貸是市場行為,大學生市場有這樣的需求,但是需要相應的規范管理。鑒于目前發放校園貸的大部分公司是利用民間貸款的個人貸款公司,資質不齊全,行業素質參差不齊。校園貸平臺信息泄露、違規催貸等各項問題突發,政府需要加強網絡平臺管理,嚴格審核貸款公司資質,對于違規建立平臺發放貸款的公司予以清退。并且可以將此項業務納入銀監會管理,貸款平臺的建立需要經過銀監會的審核與批準。
(二)規范貸款利率
目前校園貸的利率普遍居高,有的年利率在20%左右,有的校園貸平臺的年利率高達100%以上,演變成純粹的高利貸。在此不規范的利率下,發生了不少大學生不堪利息重負,還不上貸款而自殺的案例。也有家長為了幫孩子還一萬左右的貸款,最終支付了10多萬的案例,導致家庭蒙受巨大損失。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有必要控制和規范校園貸的利率,限制最高利率,引導校園貸合法、合規地發展,避免校園貸悲劇。
(三)文明催收
由于校園貸平臺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催收方式偏激也是引發校園貸風險的一個關鍵原因。據調查,校園貸催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式:(1)打電話本人催收;(2)打電話給完全父母等聯系人催收;(3)校園貸平臺通過獲取貸款學生的手機通訊錄,向學生的聯系人逐一發短信催收;(4)采取威脅等其他方式催收等。校園貸的不文明催收甚至暴力催收,一方面反映了校園貸平臺的管理不規范,另一方面也給學生及家人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由于不文明催收引發的報道也不時出現在新聞媒體上。所以必須建立規范有序的收款方式。
三、校園貸風險的教育引導機制
(一)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學生合理消費
在大學生從高中邁入大學時,充分利用大學生剛入學的時機,大學輔導員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在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盲目追趕潮流,不愛慕虛榮,讓學生形成樸素的生活作風,建立合理消費理念。同時培養學生們的誠信意識,不輕易信貸,讓學生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的信用。
(二)充分教育和提示校園貸風險
由于大學生普遍缺乏社會經驗,面對誘惑難以充分認識到潛在風險。大學老師尤其是大學輔導員應該向學生們充分披露校園貸潛在的風險。可以通過校園貸的相關報道解讀的方式,讓學生們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校園貸是一種怎樣一種借貸,又會有哪些風險。并且要不定期提示風險,以免學生經不住營銷人員推銷而到校園貸平臺上借款。
(三)對已貸款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大學老師應該充分關心學生,通過談話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動態。對于已經在校園貸平臺貸款的學生,輔導員老師要以和學生談話和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還款能力,向學生和家長提示校園貸的高利率,讓學生和家長盡快還款,以免造成利息負擔,和對學生造成心理負擔。對于已經用過校園貸的學生要進行登記和追蹤,時常關注學生的消費情況,防止校園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