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召開,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楊曉渡在談政商關系的演講中警示,有資本希望在掌握經濟權力之后,謀取政治上的權力,這是十分危險的。商人謀權可以粗略地分為兩類——直接攫取權力,以及利用官員做幌子當地下“組織部長”。
直接謀權:商人干政
山西呂梁下屬的文水縣有一名叫王輝的女商人,1992年后隨丈夫去外地經商,成立了一家集團公司。
經商15年后,生意成功的王輝在2007年底進入文水官場,2010年4月,她升任縣政協副主席,2011年6月,改任副縣長。
據文水當地官員介紹,王輝在北京做生意期間,擴展了自己的人際圈,經人介紹,認識了時任呂梁市委書記的聶春玉,由此回到了家鄉。
在選舉縣政協副主席現場,一位政協委員稱,“選王輝當政協副主席是縣里的一個政治任務,市領導對縣委書記說,如果她選不上,你這個書記就別當了。選不上,政協主席也當不長。”
非但如此,連時任文水縣政協主席王志剛都被呂梁市委組織部的一個副部長找去談話,要求“保持好的局面,一定要保證選舉成功”。隨后,文水縣政協專門給政協委員中的黨員開會,要求與市委保持一致。
最終,全縣197名政協委員投票選舉后,作為唯一的候選人,王輝以120多票當選。
2011年6月,王輝當選副縣長時,聶春玉獲升遷,成為山西省委常委,權力更大了。
為了讓王輝選上,文水縣要求各鄉鎮的人大主席保證選票,“哪個區丟了票,出了問題”,就要免職。就這樣,一個女商人短短4年內就成了副縣長,官場之路一片光明。
如果說女商人王輝攫取副縣長一職,僅僅是個副處級而已的話,有的商人則更為大膽,他們的手段甚至伸到了省里,比如此前引起廣泛關注的四川劉漢劉維特大涉黑案。其中,劉漢就有個鮮亮的頭銜——四川省政協常委。
2014年4月,《湖北日報》刊發公安機關偵破劉漢劉維特大涉黑犯罪集團紀實文章《雷霆搗黑,利劍除惡》。
報道披露,1993年以來,劉漢與劉維等人通過開設賭博游戲機廳、經營建材、從事期貨交易等活動,逐步積累經濟實力。2000年,劉漢將漢龍集團總部遷至成都,進入礦產、電力、證券、股票等行業非法謀取暴利。同時,用金錢鋪路,向當地政權組織滲透,獲取九屆四川省政協委員、十屆及十一屆四川省政協常委等頭銜。連他的馬仔——團伙成員孫某都是四川省人大代表、綿陽市人大代表、德陽市人大常委會委員。
戴上省政協常委等光鮮的“紅帽”后,劉漢憑此政治身份暴力斂財400億,購置車輛數百輛,其中不乏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等大量頂級豪車。不但有經濟利益,他還憑借政治身份為黑社會行為尋求捷徑。
報道披露了一個細節:2009年的廣漢鬧市區槍殺案發生后,警方根據掌握的線索傳喚劉維到公安局接受訊問,劉漢以四川省政協常委的身份打電話給省公安廳某領導,說“家里人等著他吃年飯”,要劉維回家。一個小時后,劉維便被放回。
正是劉漢憑借職權關系處處妨礙辦案,使得槍案主角——劉維5年都無法歸案。
2014年劉漢劉維案宣判后,《第一財經日報》曾梳理了2004年起長達10年的23例較大型、由官方媒體通報的商人涉黑案件。報道發現,其中有10人曾出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9人參與過慈善事業,甚至還有全國聞名的“慈善家”。
比如原長春吉港集團公司監事局主席桑粵春,1998年以民營企業家的身份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新華網報道稱,桑粵春之所以能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混混搖身幾變,成為“紅遍”黑白兩道的民營企業家和黑社會性質組織頭目,“全國人大代表”這個“紅頂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桑粵春任職的四年中,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通過騙取貸款和政府資金、虛報注冊資本、故意占用他人資金等手段,使其事業飛速發展。直至2002年10月22日,桑粵春被刑事拘留。
間接謀權:當“地下組織部長”
趙晉、徐明、周濱……近年來,伴隨著眾多高級別官員的落馬,一些“關鍵商人”的名字逐漸走進公眾的視野。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部分官商勾結現象已不是簡單的經濟性腐敗問題,而是政治性腐敗問題,一些商人不僅利用官員手中的權力獲得壟斷經濟利益,有的甚至成為“地下組織部長”。
山西金業煤焦集團董事長張新明,被稱為“山西首富”“三晉首席煤老板”“山西賭王”“太原地下組織部長”……
2014年8月,《華夏時報》曾報道,“張新明江湖氣很重。”太原市一位公務人員表示,“他很張揚,什么事情都敢做,我曾聽到過他在電話里罵太原一個部門的副局長,全然不顧周邊什么環境,有沒有人。”
一個月后,《山西日報》發表評論痛斥“商人當地下組織部長”。文章稱,山西政治生態突出問題之一,就是干部腐敗多發連發與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如孿生兄弟,如影隨形。
在古代,士農工商有嚴格的秩序,要跨越身份的界線,殊為不易,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官;在特殊的時期,商人有錢可以買功名,多半只是享受當官的禮遇,但沒有當官的實權和待遇。所以自古有所謂“為官發財,應當兩道”。
3月19日的演講中,楊曉渡在談到“斬斷官商勾結的利益鏈條”時指出,有些企業家特別愿意同政府官員打交道,有兩種情況是不正常的。一種是資本希望求得一種照顧,但有違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另一種是資本希望在掌握經濟權力之后,謀取政治上的權力,這是十分危險的。
“從政府角度看,一些官員為了一己之私,利用手中權力涉租尋租,插手工程建設、土地出讓,侵吞國有資產,大搞利益輸送、大發不義之財,這有違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宗旨。”楊曉渡說。
新型的“政企”關系該是怎樣的狀態?概括起來,其實只有兩個字——親、清。
楊曉渡表示,“親”是團結、協同、互相尊重;“清”則是清白干凈,政府廉潔,企業規矩。“我們堅持有腐必反,老虎蒼蠅一起打。我們嚴肅查處潛規則,嚴防暗箱操作。特別是嚴肅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案件,著力清除黨內的政治隱患。”楊曉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