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21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母嬰結局的臨床觀察
趙紅
目的 探討妊娠期糖尿病(GDM)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收集21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納入觀察組,選取同期檢查無內外科疾病的21例健康產婦納入對照組,對兩組母嬰結局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產婦分娩期總并發癥發生率高達38.10%,其中妊娠高血壓癥4例、羊水過多2例、產后感染1例、產后出血1例。對照組產婦分娩期總并發癥發生率僅為9.52%,其中羊水過多和產后出血各1例。兩組產婦分娩期總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均為單胎,每組21例新生兒。觀察組新生兒發生不良結局事件7例,其中巨大兒3例、早產兒1例、窒息1例、低血糖2例;對照組新生兒早產兒1例,不良結局事件發生率為4.76%;觀察組新生兒不良結局事件發生率33.33%高于對照組的4.76%,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危害影響較大,可引發產婦分娩期多種并發癥及新生兒不良結局事件,因此臨床在產婦妊娠期間,應加大糖尿病篩查力度,及時發現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診治措施
妊娠期糖尿病;并發癥;母嬰;影響;臨床觀察
妊娠期糖尿病是目前臨床孕產婦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有關學者統計[1],妊娠期婦女合并糖尿病幾率約占2.5%,其中包括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對母嬰影響甚大,且近年來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予以診治是目前臨床醫護人員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2]。作者現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21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全面的臨床觀察,并與正常健康孕產婦進行對比,旨在為臨床確定個體化診治方案提供有效參考。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現選取作者所在醫院中2013年1月~2014年 1月接收的21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作為觀察組,產婦年齡最小21歲,最大38歲,中位年齡29.5歲,孕周(38.8±3.2)周,其中首次分娩產婦14例,≥2次分娩產婦7例。選取同期于本院進行全身檢查,且無異常情況的21例健康產婦作為對照組,產婦年齡最小22歲,最大39歲,中位年齡30.5歲,孕周(39.2±2.8)周,其中首次分娩產婦13例,≥2次分娩產婦8例。兩組產婦均為單胎妊娠,且排除合并其中多臟器功能衰竭、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的產婦[3]。本次所選研究對象均為自愿參與。兩組產婦的年齡、孕齡、分娩次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比較。
1.2 診斷方法 對產婦進行≥2次的空腹血糖測定,如血糖值均≥5.8 mmol/L,可確診為糖尿病;檢測患者尿糖,若確診為陽性,需進一步做空腹血糖檢查及糖篩查實驗(一般在妊娠24~28周進行檢查,將50 g葡萄糖粉溶于200 ml水中,5 min內服完,其后1 h血糖值≥7.8 mmol/L為糖篩查陽性,應檢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異常可診斷為糖尿病);或口服75 g葡萄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以上任一方法檢測指標異常,均可診斷為GDM[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期及產后并發癥情況;觀察兩組分娩后新生兒健康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分娩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分娩期總并發癥發生率為38.10%,其中妊娠高血壓癥4例、羊水過多2例、產后感染1例、產后出血1例。對照組產婦分娩期總并發癥發生率僅為9.52%,其中羊水過多和產后出血各1例。兩組產婦分娩期總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健康狀況比較 兩組產婦均為單胎,每組21例新生兒。觀察組新生兒發生不良結局事件7例,其中巨大兒3例、早產兒1例、窒息1例、低血糖2例;對照組新生兒早產兒1例,不良結局事件發生率為4.76%;觀察組新生兒不良結局事件發生率33.33%高于對照組的4.76%,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新生兒健康狀況比較[n(%)]
妊娠期糖尿病對孕產婦的影響: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產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癥(19.05%)、產后感染(4.76%)的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于孕婦產期體內代謝系統出現較大變化,一旦血糖升高,糖尿病孕婦的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變窄,加上腎血管病變導致腎缺血,從而增加妊娠高血壓癥的發生率[5-12]。
妊娠期糖尿病對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換新生兒不良結局事件發生率為33.33%,其中巨大兒現象所占比例為14.29%,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關學者指出,產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使得胎兒胰島素不斷升高,增加糖原、蛋白質的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使得胎兒迅速生長,最終導致巨大兒[13-17]。因此針對血糖異常的孕產婦給予早期、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產科并發癥,改善胎兒預后。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危害影響較大,可引發產婦分娩期多種并發癥及新生兒不良結局事件,因此臨床在產婦妊娠期間,應加大糖尿病篩查力度,及時發現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診治措施,早期給予適當胰島素,并根據患者血糖值及孕期進展隨時調整用藥劑量,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飲食控制,全面提高生產質量。
[1]周艷紅,郭巧紅,曹衛,等.胰島素持續皮下輸注治療妊娠糖尿病療效及安全性的臨床觀察.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2):58-60.
[2]王文迪,杜鵑.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活性的變化及臨床意義.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4,43(8):738-741.
[3]楊秋霞,方倩.胰島素泵短期強化干預聯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9):135-137.
[4]程萌,楊悅,郝靜.探討不同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北京醫學,2016,38(2):118-121.
[5]代正燕,劉丹,李潤,等.孕期增重及總增重與妊娠期糖尿病關系的隊列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37(10):1336-1340.
[6]周莉,吳連方,范玲,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產后糖代謝異常的影響因素.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2,33(2):263-267.
[7]張朝霞,梁麗凌.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海南醫學,2010,21(6):47-48.
[8]李麗敏.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當代醫學,2010,16(16):31-32.
[9]宋曉平,張艷梅.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影響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3,28(5):767-769.
[10]黎俊伶,韋楠雁.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廣西醫學,2013(7):907-908.
[11]蘭曉玲,謝斯煒,黎鳳彩,等.8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臨床分析.河北醫學,2011,17(5):640-642.
[12]趙文娟.妊娠期糖尿病影響因素及母嬰結局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國醫科大學,2009.
[13]梁雪梅,王加,陸琳琳.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素治療對母嬰結局的影響.中國醫學創新,2013(3):62-63.
[14]鄭玲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醫生,2012,50(5):38-40.
[15]楊凱樂.妊娠期糖尿病篩查與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的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4):268-269.
[16]張路,王靖凱,王培席.179例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4,25(2):89-92.
[17]程建華.妊娠期糖尿病危險因素及對妊娠結局母嬰的影響研究.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94
2017-01-17]
116399 瓦房店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