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強+陳倩怡
〔摘 要〕中國古典舞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蘊含著本民族的文化積淀與審美取向。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過程中,基本功訓練中的“短句訓練”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本文通過對短句訓練的認識,分析了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短句訓練的重要性,從而使舞蹈教師提高對短句訓練的重視程度,并培養出更多優秀和適合時代發展的舞蹈人才。
〔關鍵詞〕短句訓練 古典舞 重要性
要說起活躍在現代舞臺上的舞種,不得不提到中國古典舞。中國古典舞發展至今培養出眾多優秀的舞蹈人才,這要得益于其基本功訓練的特殊性,不僅注重舞蹈的基本動作的標準性,還注重基本功中“功”的訓練。中國古典舞的教學是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所以就必須要經過元素訓練、短句訓練、綜合組合訓練這個過程。在整個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過程中,短句訓練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短句訓練的含義
“短句”一般以兩個八拍至四個八拍的長度為一個句子,在一段音樂或節奏的配合下,經過科學選擇若干動作串連和組織起來的一種短小的訓練形式或表演形式。短句將舞蹈組合進行細分,分成很多個單一的舞蹈動作。在中國古典舞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授這些舞蹈短句,訓練學生的舞蹈動作標準性,同時也通過這些單一的舞蹈動作訓練學生的技術技巧,從而讓學生掌握中國古典舞的韻律,獲得表達中國古典舞韻律的能力。
短句組合訓練是中國古典舞組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短句組合是由2至3個單一技術、技巧與輔助動作所組成,“短句”組合是學生學習掌握古典舞基本技術、技巧“要領”的關鍵階段。學生通過對短句組合訓練的多次練習,從而掌握中國古典舞中舞蹈的技術和技巧,完成教學所要達成的動作要求及學習目標。
二、短句訓練是過渡組合訓練的橋梁
短句訓練是過渡到組合訓練的橋梁。中國古典舞的訓練過程包括元素訓練、短句訓練以及綜合性組合訓練,體現了由簡到繁、由元素到綜合的科學結構,而短句訓練就是整個訓練的銜接部分以及強化部分。元素訓練是整個舞蹈教學最先開始的部分,是舞蹈教學的基礎,主要是教導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和思想意識的指引,感受動作中的律動感,在不斷的練習中,當數量達到的時候才會發生質變,也就過渡到了下一個階段短句訓練。而作為強化的短句訓練則是將單一的技術動作與連接動作進行搭配,形成具有連貫性的動作語言。短句訓練中最重要的是“連接”,強調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起、承、轉、合,不僅要體現單一元素的功能性,更要體現出動作的風格、動勢、以及古典舞身韻中的氣息韻味。
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過程中,短句訓練教學讓整個舞蹈教學更加系統,給教學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各種舞蹈元素編成一個個的短句,進行強化訓練,主要解決的是舞蹈動作的銜接以及連續性,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舞蹈動作的風格。學生掌握好動作的規范性和動作之間的連接性,才能順利過渡到綜合運用這個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綜合性組合以及舞臺劇目的呈現。目前很多舞蹈教師是不太注重短句訓練的,更注重元素訓練和綜合性組合訓練,后期出現問題也在這兩個方面進行強化,而沒有真正找到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這樣也就造成了學生在舞臺劇目表演上肢體表現力和連貫性都較薄弱的現象。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短句訓練是不能忽視的,教師應該重視短句訓練的重要性,使教學更加具有科學性。
三、短句訓練使學生更容易掌握中國古典舞的風格和韻律
中國古典舞的風格特征是集曲線美、動態美、氣質美于一體的,舞蹈韻律則是身心的最佳結合,點與線的結合,內外節奏的結合,中國古典舞最重要的就是技術和風格韻律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從單一技術的訓練過渡到針對性的短句組合,目的就是訓練動作的銜接性和音樂節奏的處理。不同的組合在情緒與節奏上的處理是不相同的,例如舞姿控制的柔美,射燕小跳的靈巧等,學生通過針對性的短句訓練,可以掌握不同舞蹈形態語言和情緒風格,使熟練的技術技巧與身法韻律融合在一起。
四、短句訓練促使學生形成清晰的舞蹈意識和精神狀態
舞蹈意識是指舞蹈的感覺,是學生在舞蹈表演時的自我意識;精神狀態是指學生對舞蹈“精、氣、神”的掌握。舞蹈意識在舞蹈表演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傳達出舞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在舞蹈教學中,不同的舞蹈短句代表著不同的舞蹈語匯,也就意味著代表了不同的情緒表達,學生通過這些舞蹈短句的訓練和音樂情境的理解想象,熟悉并掌握該組合所要表達的情緒內涵,同時教師也要在訓練中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哲學思想,使學生通過訓練捕捉中國古典舞典雅大方的氣質,體現傳統審美中“龍飛鳳舞”的精神動態。
五、短句訓練為舞蹈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舞蹈語匯
劇目的創作是由許多的舞蹈語言所組成的,而單一動作元素則要通過短句的過渡才能上升到綜合性表演組合或舞臺作品。舞蹈是傳統文化的身體記憶,要想用舞蹈表達出語言的效果是非常難的,要傳達人物的思想、情感更是不易。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教師對每個單一舞蹈元素的組合編排,必然會考慮到動作之間的銜接性和科學性,所以形成的每一個舞蹈短句都比單一元素更具有舞臺表現力。從舞蹈短句過渡到綜合性表演組合,從課堂過渡到舞臺,舞蹈短句經過更復雜的重組、重構、變形、抽象等創作方式,被賦予了思想、主題、人物、情感,從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舞蹈作品。由此看來,短句訓練也為舞蹈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舞蹈語匯素材。
結語
短句訓練在整個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最后完成綜合性組合和舞臺作品給予過渡性的訓練,它對學生身體的能力運用是一種強化和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短句訓練的重視,在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審美風格的同時編創出更多針對性的短句訓練使教學更加具有科學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人們的欣賞水平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舞蹈表演方式,這也就意味著舞蹈教師和舞蹈演員要不斷創新和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藝和技能。在中國古典舞教學過程中,在掌握原有舞蹈風格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不斷進行研究創新,這樣才能編排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舞蹈人才,才能讓更多的人欣賞古典舞,讀懂古典舞,將古典舞的精髓一直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羅寧.“短句”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10(27).
[2]趙志連.組合訓練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的意義(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3).
[3]王偉.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