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婭
遵義市紅花崗區口腔醫院,貴州遵義 563000
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對高血壓防治的效果觀察
孫利婭
遵義市紅花崗區口腔醫院,貴州遵義 563000
目的 通過對比該地某社區高血壓異常患者在接受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1年后血壓的變化,探討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對高血壓防治的效果。方法 按照自愿的原則選取該社區經體檢發現血壓異常者200名,其中男性120名,女性80名,年齡49~70歲,平均年齡(60.5±5.5)歲。然后指派專門醫護人員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高血壓診斷及藥物治療相關知識、日常生活控制(飲食習慣、運動情況、戒煙限酒)、心理護理等。干預1年后總結其效果。結果 經過1年的健康教育,該組受試者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和藥物治療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由18.5%上升到70.5%,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受試者在調整日常飲食和加強運動之后,血壓水平比干預前有所下降,收縮壓下降12.9 mmHg,舒張壓下降幅度為3.3 mmHg。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與干預前血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社區存在的大量血壓異常人群,進行社區護理管理式的健康教育,持之以恒,不僅能夠增強血壓異常人群對于高血壓診斷和治療知識的知曉度,還能有效降低血壓,阻止或延緩發展為臨床高血壓的進程。這種干預模式成本相對較低,對于患者預后較好,能夠明顯提高高血壓高危人群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高血壓;防治;效果
高血壓是目前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我國的高血壓發病率也逐年增高,并有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增長率高、危害性高,知曉率低和治療率低以及空置率低等特點[1]。正是由于高血壓的以上特點,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防治,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醫療資料相對有限,對于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等相關知識的宣傳不夠到位。為此,該文通過對比該地某社區高血壓異常患者在接受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1年后血壓的變化,探討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對高血壓防治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自愿的原則選取該社區經體檢發現血壓異常者200名,其中男性120名,女性80名,年齡49~70歲,平均年齡(60.5±5.5)歲。然后指派專門醫護人員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高血壓診斷及藥物治療相關知識、日常生活控制(飲食習慣、運動情況、戒煙限酒)、心理護理等。干預1年后總結其效果。
1.2 高血壓診斷標準
高血壓診斷標準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定[2],即未服用任何治療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1 mmHg=0.133 kPa)(經過至少3次不同日血壓測量,如有≥2次以上血壓值達到該標準)。
1.3 干預方法
干預方法主要是對血壓異常者進行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高血壓診斷及藥物治療相關知識、日常生活控制(飲食習慣、運動情況、戒煙限酒)、心理護理等。
1.3.1 高血壓相關知識教育 由于高血壓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且多數對血壓異常的問題重視不夠,經常忽視可能存在的問題。因此,指派專門的講師每周定期在社區舉行免費的高血壓診斷和治療相關知識講座。由工作人員負責組織受試者前來聽課。并排專門人員進行巡場,對于受試者提出的問題做出耐心詳細的解答,提高其對高血壓的重視程度。講座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直接講解高血壓的相關基礎知識、列舉典型病例、觀看錄像紀錄片、發放宣傳資料等。
1.3.2 日常生活控制 主要包括飲食習慣、運動情況、戒煙限酒。高血壓作為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目前對它的發病原因仍然不是很清楚,可以確定一點是它是多種發病因素和誘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民族、人種、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遺傳因素、日常生活習慣等,其中日常生活習慣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包括飲食、運動、吸煙飲酒等。對于血壓異常的患者或高血壓患者,建議在飲食上應遵循低鹽、低脂、低熱量的原則:如每日攝取食鹽量不超過6 g,保證足夠的鉀、鈣、鎂攝入,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3]。同時由于高血壓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癥或糖耐量異常,最好配合食用低脂、低糖類食物,這樣可以減少總熱量的攝入;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合理搭配日常飲食,進餐時不宜過快、過飽。關于生活不良嗜好,一定要向患者解釋交待吸煙飲酒對高血壓和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建議并正確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必要時可派指定社區護士和家庭醫生定期到居委會或家庭訪視受試者1次。此外,也不能忽視運動對血壓的影響,尤其是老年人。當然由于運動對血壓等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大,對于高血壓患者不能盲目運動,以免引起血壓劇烈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研究者應該遵循個體化治療的原則,即根據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血壓水平等評估患者的總體情況,制定適合每例受試者的運動量。并向患者交待運動的注意事項,如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頭痛、眼前發黑甚至暈厥等應立即停止,必要時到社區衛生所就診。
1.3.3 心理護理 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只能通過藥物和生活控制。由于長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和心理壓力過大,很多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消極厭世等負面情緒,遇事一激動,情緒波動較大,對血壓控制帶來不利影響,也極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此時,醫護人員應該耐心勸說患者,消除其負面情緒。還可以聯合社區居委會、患者家屬、親朋好友等共同參與,督促患者改變不良習慣,調整飲食運動,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連續性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數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1年的健康教育,該組受試者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和藥物治療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由 18.5%上升到70.5%,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受試者在調整日常飲食和加強運動之后,血壓水平比干預前有所下降,收縮壓下降12.9 mmHg,舒張壓下降幅度為3.3 mmHg。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與干預前血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受試者血壓的變化情況[(±s),mmHg]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受試者血壓的變化情況[(±s),mmHg]
血壓值 干預前 干預后 P收縮壓舒張壓145.6±10.3 95.4±8.5 130.5±9.6 84.2±7.3 0.032 0.041
該研究通過對比該社區高血壓異常患者在接受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1年后血壓的變化,發現經過1年的健康教育,該組受試者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和藥物治療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由18.5%上升到70.5%,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受試者在調整日常飲食和加強運動之后,血壓水平比干預前有所下降,收縮壓下降12.9mmHg,舒張壓下降幅度為3.3mmHg。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與干預前血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社區護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為了有效的控制血壓,首先必須提高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其次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防治,將防治高血壓的工作落到實處。
[1]朱雯娜.關于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及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3,26(3):346-347.
[2]沈建江.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價和治療新標準對護理的啟示[J].南方護理學報,2004(7):40.
[3]王麗花.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護理管理[J].基層醫學論.2014, 18(12):1583-1584.
R473.2
A
1672-5654(2017)02(b)-004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5.044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