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彩虹
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山醫院產科,山東煙臺 264001
淺析品管圈用于降低會陰切口感染率管理中的臨床效果
譚彩虹
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山醫院產科,山東煙臺 264001
目的 探究品管圈用于降低會陰切口感染率管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該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會陰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管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品管圈進行護理管理干預,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會陰切口感染率以及無形成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無形成果優于對照組的,觀察組患者的會陰切口感染率(8.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會陰切口感染率(4.00%),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會陰切口感染率以及無形成果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品管圈進行護理干預可較好提升會陰切口感染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患者的會陰切開率,提升了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預防治療會陰感染具有較高。
品管圈;會陰切口感染率;臨床效果
會陰傷口感染主要是因為患者陰道分娩后5 d之內傷口無法愈合,造成一定的感染。有關研究表明,該類感染的發病率高達10%,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部分患者會出現無乳或者少乳等問題[1]。品管圈的開展,可使得職責、工作內容相近醫務人員建立小團體,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有效地降低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率。為此,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該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會陰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該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會陰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年齡范圍25~71歲,平均(44.3±8.6)歲;觀察組,年齡范圍23~70歲,平均(43.2±7.5)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較好的對比。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品管圈進行護理管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建立品管圈小組 在自己的科室內成立品管圈小組,組成人員均是自愿參加的,小組的各項活動需要護士長組織。
1.2.2 制定行動計劃 擬定開展品管圈活動的計劃,要積極的對計劃的可行性、經濟性和效益性進行緊密結合后然后進行有效的評估,分析影響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的原因,并且制定好相應的解決措施[2]。
1.2.3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自身要熟悉,掌握預防會陰切口發生感染影響因素和相關注意事項等,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和文化程度給患者制定適合的會陰護理指導內容,給予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可開設相關講座,進行定期培訓和學習;①加強會陰管理理念的轉變:護理培訓人員要掌握新形勢下,會陰管理理念的發展形式,可有效減少醫療干預,促進患者進行自然分娩,保護患者的會陰,降低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率等;②提高患者會陰條件評估的準確性: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會陰指標和會陰條件觀量表,對患者的會陰條件做評估,在進行實踐之前,護理人員需要熟練地掌握患者的會陰指標和會陰條件觀量表[3]。
1.2.4 質控管理 詳細登記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的患者相關信息,認真落實每天的交接班制度,值班護士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飲食和服藥等情況,要對患者的會陰感染情況及時填寫[4]。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所有患者進行調查,分別對3個滿意度等級的患者進行統計,計算患者的總滿意度。②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會陰切口發生率。③觀察兩組的無形成果:工作積極性、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團隊精神以及專業知識。由品管圈小組的成員互相進行評分,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最后取所有成員的平均值。
1.4 統計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為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會陰切口發生率,采用[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為兩組的無形成果,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兩組患者的總滿意度均具有改善,其中,觀察患者的總滿意度是 96.00%,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是76.00%(P<0.05),詳細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2.2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會陰切口發生率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率不斷的減少(P<0.05),詳細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會陰切口發生率[n(%)]
2.3 對比無形成果
實驗組的無形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內容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的無形成果[(±s),分]

表3 兩組的無形成果[(±s),分]
組別 工作積極性 責任心 溝通協調能力 團隊精神 專業知識實驗組(n=25)對照組(n=25)t P 4.93±0.53 3.75±0.62 7.233 4<0.01 4.92±0.41 3.25±0.36 15.303 7<0.01 4.92±0.31 3.75±0.26 14.458 7<0.01 4.89±0.36 3.26±0.31 17.155 0<0.01 4.72±0.41 3.32±0.32 13.459 0<0.01
品管圈是一種由相同、相近或者互補的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組成的小圈團體,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規定的活動程序,直接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是一種較為活潑的品管形式。品管圈的特點是主要強調領導、技術人員、員工進行有效的結合,向更高的技術、工藝、管理方面進行發展。近幾年來,品管圈不斷的引進臨床,幫助臨床科室開展各項工作,具有較好的效果[5]。在品管圈管理下對會陰切口感染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干預具有較多的優點,可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率,使護理人員能熟練地掌握預防會陰切口感染的各項護理工作,促進了患者產后的快速恢復,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較好地提升了患者滿意度,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質[6]定期參加管理知識培訓,使護理人員學習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使用,提升了醫院護理文化水平,護理人員能夠認真細致地評估患者,轉變了服務理念,提高了社會責任感,改善了溝通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了護理工作的健康發展[7]。實施了品管圈活動后,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團隊精神以及專業知識明顯提高,顯著提升了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醫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品管圈管理下對會陰切口感染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干預具有較多的優點,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患者的會陰切口感染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1]王娜,盧俊紅,張紅茹,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會陰Ⅲ度裂傷發生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63(5):1080-1081.
[2]丁海燕.品管圈活動對降低會陰切口愈合不良率的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9):657-658.
[3]呂艷.品管圈活動對降低會陰側切率的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15,23(5):446-447.
[4]任惠瓊,賈金平.品質管理活動圈對降低會陰側切率的應用效果[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19(3):53-56.
[5]吳春燕,陶蘭,錢秀君,等.系統化護理對降低會陰切口感染率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9):2546-2547.
[6]陳麗,李妍,肖紅,等.PDCA循環法對降低會陰切口感染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4(10):893-895.
[7]謝倩,殷勤.紅外線照射結合甲硝唑及碘伏液濕敷對降低會陰切口縫合術后感染率的影響[J].激光雜志,2015,36(4):201-203.
R47
A
1672-5654(2017)02(b)-0119-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5.119
2016-11-15)
譚彩虹(1972.11-),女,山東煙臺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