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龍 孫艷 侯艷麗
簽土地流轉合同 也不能太任性
□王景龍 孫艷 侯艷麗
隨著土地的集約經營,家庭農場的現身,把土地轉讓、轉包給種田大戶或交由農場代為種植,自己外出打工的農民不斷增多,人員流動、土地經營權流轉已成常態。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重人情”輕合同。因為沒有書面合同,或書面合同約定不明,一旦發生糾紛,處理起來很難,合法權益維護時常受阻。這里提醒大家,行這步勿忘“四忌”:一忌沒“把”的口頭合同,二忌“價款不清”的書面協議,三忌“期限不明”的書面合同,四忌無權利人同意的“代理文書”。
黃某去年全家外出打工,承包地交由村中一位遠房的親戚于某所辦的家庭農場代管。因為親屬關系,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最近黃某要收回土地,轉包給村里的種糧大戶蔣某。于以是“轉讓”,不是“代管”,不同意退出接手經營的土地。是“轉讓”,還是“代管”,因無書面合同,雙方各持一詞。
口頭合同“沒抓手”,有關部門解決起來難度很大。
說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土地流轉”這類事關農民切實利益的重大事項,屬于法律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簽約的范圍。
張某前年外出打工,把承包的土地轉包給了自己的表哥胡某。張某和胡某是實在親戚,雙方雖求人寫了一方協議,可協議中只有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轉土地的用途,卻忘了寫“流轉價款”。雙方當時都沒有留意,事后發覺,也都沒好意思提出“補訂”。最近張某回來結賬,當地外包土地價款為每畝三百至五百元不等。究竟每畝是按三百元還是五百元,雙方鬧翻了臉。另外良種補貼、農資補貼、柴油補貼等各種補貼,都叫胡某領走。實在親戚,鬧上了法庭。
說法:“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是《農村土地承包法》在第三十七條中規定的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書面合同的必備條款。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六十二條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價款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可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就“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法院可根據實際情況,按土地的等級,在每畝三百至五百元的價款中裁決。
姜某外出打工把承包的土地租給了村里的集體農場,雙方簽訂了合同,明確了“租金”的具體價格等內容,可租期規定不具體,只寫“長期”。姜某在外混了五年,因為無文化、無技術,一直沒找到固定的工作。“實在混不下去了,他從城里又回到農村,要種自己的地。可農場不同意退給他,說日期沒到。姜某認為,五年,時間不短了,可為“長期”,自己可以把土地收回。
說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流轉的起止時間”,也是《農村土地承包法》在第三十七條中規定的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書面合同的必備條款。流轉期限不明,可以按《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的上述規定辦理,姜某收回土地的請求應當得到法律的支持。
顏某三年前帶妻攜子進城打工,土地交由伯父代管。在外面混日子好辛苦,且高齡的父母需要他照顧,于是他準備返鄉。可回家發現,村主任為了給自己親屬吳某辦的家庭農場擴容,沒經顏某和家人的同意,竟代他和吳某簽訂了土地轉讓協議,將顏某的土地經營權轉給了吳某的家庭農場,且轉讓價格也不能令人滿意。
說法:《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規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條、第三十四條規定,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村主任沒經顏某同意,代理顏某與吳某簽訂的轉讓顏某土地的協議是違法的。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土地流轉”這類事關農民切實利益的重大事項,屬于法律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簽約的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