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飼料細節 提高養豬生產效益
飼料作為養豬成本的主要部分,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許多漏洞,一旦細節把握不好,就會造成不必要的生產損失。下面選比較重要的幾個細節介紹出來,供養豬同仁參考。

玉米水分、雜質的影響 玉米是飼料中比例最大的部分,也是能量的主要供應原料,但其營養成分因各種因素變異很大,特別是秋冬季節多出現水分偏大和雜質偏多的現象,如果不加考慮,會出現秋冬季飼料能量的不足。如10~20千克仔豬飼料中,需要玉米62.3%,豆粕31.7%,豆油2%,預混料4%;如果玉米水分占17%,雜質占3%,則62.3%的玉米只能起到標準玉米58.6%的作用。配方的合理性被破壞,起不到營養平衡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許多豬場出現生長豬生長速度慢、種豬膘情差的原因。
玉米品種的影響 養雞業對玉米品種早有認識,但養豬業尚未引起重視。不同品種、不同的生長期、不同成熟度的玉米,營養差別是很大的,單純查找書上的原料成分表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玉米營養含量,不經測定直接引用,往往不能起到最佳效果。
玉米產地的影響 人們都知道東北地區缺硒,但使用東北玉米的豬場很少采取相應補硒措施,致使許多豬場出現缺硒癥狀,如母豬繁殖性能下降、肥豬肌肉顏色淺等。
攪拌時間 不論是立式攪攪機還是臥式攪拌機,都會對攪拌時間有明確的標準。但常見豬場加工料時,并不按標準時間執行,多是攪拌時間不足,甚至有的豬場在料還沒有粉碎完就開始分裝飼喂,這樣非常影響飼喂效果。
不過秤 許多豬場加工料時不過秤,用料車估計的有,用鐵鍬估計的有,用料罐估計的也有,這些都不是準確的,會因為不過秤使配方的合理性遭到破壞,達不到全價飼料的效果。
季節的影響 夏季常出現母豬發情不理想情況,和飼料是有直接關系的,特別是影響發情配種的維生素A、維生素E。夏天豬的采食量普遍較小,在相同的飼料配方中,能量可滿足其需要,但其他成分特別是維生素會出現不足,特別是體內不能合成的脂溶性生維生素。高溫季節,部分維生素的破壞加劇,相同保存期的飼料中含有的維生素量小得多。夏天所用的原料如玉米,其維生素的含量要普遍低于新鮮玉米,而且劣質玉米(如發霉)多在夏天上市,更加重了原料質量差的危害。
生理階段的影響 不同生理階段的豬對營養的要求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階段的料種,各階段飼喂對應的料是最科學的,如果將料不分階段使用,只能是降低飼料的使用效果。比如仔豬斷奶階段使用專用斷奶料,母豬斷奶使用專用催情母豬料。專用斷奶料必須具備仔豬從吃母乳到固體飼料的過渡,含有幫助消化的酶,含有激活酶活性的復合酸,含有易消化的動物性原料,含有保護小腸絨毛的特殊物質等。而斷奶母豬則是需要促進發情,增加排卵數的料。根據生理階段使用相應的飼料品種,可使豬場生產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營養落差 營養落差是指飼料更換時兩種料的營養差距。如一個人下樓,走樓梯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沒什么不舒服;而如果直接從二樓跳到地面,身體好的可能沒事,一般人會摔壞,或斷腿、或頭破,輕者受傷,重者喪命。豬的營養也是這個道理,如仔豬從高檔乳豬料過渡到一般仔豬料,從營養全面的變成營養不全面的,所有的落差集中到豬身上就可能因采食量減少影響生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減重、營養不足發生疾病等。
(劉剛 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開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