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原揚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中國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行為直接影響生態發展,因此,需要給予重視。對生態文明意識與生態文明行為關系進行分析,從大學生生態行為改變與大學生道德素質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生態文明行為;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日益給予重視。越來越多的個人與組織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生態問題意識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形勢,是人們維護人類生態安全的觀念,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態度、對生態文明知識的掌握、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等都屬于生態文明意識的范疇。黨的十八大提到生態文明意識,指出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其生態行為直接影響到生態文明的發展。
一、生態文明意識與生態文明行為的關系
生態文明行為與生態文明意識具有重要聯系,生態文明行為以生態文明意識為基礎。盡管意識只是一種思想形式,但是,意識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性。當行為的主體在思想上具有生態文明意識,此時,行為制圖調整自身行為,確保行為與生態文明發展具有一致性,生態文明意識是生態文明行為前提,生態文明意識強弱直接影響生態文明時間與成都。生態文明意識反作用生態文明行為。一方面人的行為體現了人的思想,行為主體認識生態文明的程度與體現生態文明道德標準是通過行為主體生態文明意識實現的。另外一方面,生態文明意識受生態文明行為的影響。人們基于規章制度對約束自身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提高對于事物的認識。因此,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有利于生態文明意識,同時,惡劣的生態文明希望阻礙生態文明的發展。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文明行為具有相互統一與獨立的特點。生態文明意識與生態文明行為具有不相等性。事實上意識反應外界環境能動性,意識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作用,但是不是行為本身。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文明行為密不可分。
二、利用生態活動舉辦,改變大學生生態行為
第一,通過專業教師的指導,確保生態文明建設活動具有現實意義。盡管生態環境保護屬于學生組織,然而,學生對于生態文明的有關知識認識不足,所以,通過專業老師指導社團活動,確保社團活動開展針對性更強。對各種規章制度進行制定,規范化社團活動。對高校社團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使學生生態管理工作更加規范。
第二,對各種環境保護紀念日進行充分利用,對各種專題活動進行局部。在每年5月31日通過“世界戒煙日”,向學生就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對環境的危害等進行宣傳。在每年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進行植樹植草活動,對校園內的白色污染進行解決,使學生可以通過實際的行動對自身生活空間進行保護。
第三,分析校園環境,使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提升。當前人們不斷提高環保意識,空氣監測質量、水資源監測質量、主要公路噪音監測等在很多城市都已經開展并且向本市居民進行通報。大學生環保社團利用簡單設備,監測、觀測校園內的各項環境之后,向校園內師生定時進行報告,也可以在固定地點利用設置環境通報欄的方式對通報環境。此時,能夠讓學生對自身所處環境更加直觀,對環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關注,利用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的環保意識提升,對學生環保行為進行改變。
第四,高校黨支部黨員模范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生態文明意識與行為提高。高校黨支部對支部活動進行定期的開展,將環保內容加入到活動內容中,比如,每學期的支部活動中進行以環境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對校園內百分污染進行清理,對校園環境進行監督。支部黨員輪流進行環境報告與環境知識的報告,確保環境行為走人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打造和諧校園
第一,大學生生態環境與行為培養需要基于大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可以輔助大學生制定較為明確的目標,并鼓勵他們進行自我教育以達到目標。在目標的制定上,可以從小做起,如讀一本書、參加一次活動等。小卻精確的目標往往容易達成,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的成功的喜悅,堅定其繼續自我教育的信念和自信心。要避免制定不切實際或太難的目標,防止因不能完成所定目標打擊大學生的熱情。加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生態文明意識與行為建設方面,則是通過大學生的自我管理,使其意識到和學習到的生態文明行為,能夠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使大學生生態行為得到改善。
第二,對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進行完善。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證,是環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不但約束人們的言行,同時學生在參與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中,能夠接受教育,在親身實踐中提高環境意識,培養良好環保道德觀,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第三,高校對無紙化辦公給予強調。無紙化辦公指的是指以電子資料代替紙質資料,進而節約資源的一種辦公方式。高校中應該大力提倡無紙化辦公,將很多工作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實現。鄭州升達學院學生信息及成績查詢可以通過教務平臺進行查詢,應該以探討在其他教學中也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例如,每年的學生課程會使用大量的紙張打印作業,可以利用校園網絡提交作業電子版,或課程指導教師在檢查時查閱電子版,從而使得紙張得到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