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問與答
寶寶2個月,是配方粉喂養。我有點擔心,吃奶粉的孩子真的不如吃母乳的孩子聰明嗎?
盡管每個媽媽都希望能夠給寶寶最有質量的愛,都希望能夠從寶寶出生開始就保質保量地提供給寶寶黃金口糧——母乳。但是,母乳喂養畢竟還是會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失敗。這種情況下,只能用替代品——配方粉來喂養。雖然配方粉是通過對其他哺乳動物的奶進行營養成分改造,但其實營養價值總體而言是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求的。因為目前生產的配方粉也都是以母乳作為標準,來調整其營養素品種和含量的,所以,母乳可以提供的營養素,配方粉都不少,孩子是不會因為沒有母乳吃就不聰明的。并且,聰明與否,受遺傳、玩耍、有效陪伴、發現天性等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響更大,食物只是一小部分影響因素罷了。因此,家長請放下焦慮,增加與寶寶之間的母嬰交流,彌補沒能母乳喂養的缺憾。
寶寶5個月了,快吃輔食了,寶寶輔食是自己做好還是去買成品好?輔食添加最初,還是需要買成品的。世界各國的兒科專業團體,都建議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要選擇市售的添加了鐵元素的嬰兒米粉。這是因為一方面,米粉是考驗寶寶對固體食物是否可以耐受的相對安全、易消化的最佳食材;另一方面,市售的嬰兒米粉,添加了鐵及維生素C,有利于預防4~6個月容易出現的生理性貧血。
當米粉添加成功以后,寶寶開始添加菜泥、肉泥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做了。現在有很多嬰兒輔食制作工具銷售,如研磨碗、小篩子、料理機等,都可以把食材做成泥糊樣,符合孩子添加輔食的年齡段特點。家庭自制輔食的好處在于:食材選擇更新鮮、更廣泛,食物的品種更多樣,食物的量可以靈活控制。
另外,市售的成品,難免會含有一些添加劑,雖然是按照嬰兒配方食品的質檢要求控制添加的品種和添加的量,但容易讓輔食偏“鮮美”。對于1歲以內的嬰兒而言,輔食越尊重食物原本的味道,越有利于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這也是我們建議1歲以內的輔食不要添加調味料的原因。

營養專家
劉遂謙
北京和睦家醫院臨床營養師,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認證督導營養師
寶寶11個月。腹瀉后,有人說要照常進食,有人說要餓著點,少吃兩頓沒關系,到底該怎么辦?
關于“寶寶腹瀉后”是否可以照常進食,目前的觀點認為,即使寶寶正處于腹瀉中,如果癥狀不是十分嚴重的話也不應該禁食。所以,寶寶腹瀉停止后肯定是應該“進食”,而不是“禁食”的。
但對于進食的種類還是應該視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具體的選擇。腹瀉對于寶寶腸道黏膜是一次損傷,腹瀉越嚴重、持續時間越長則對寶寶腸道的傷害越大。而腸道黏膜的損傷是需要時間來修復的。所以腹瀉過后的寶寶應該先吃一些易消化的純碳水化合物流質食物,如爛米粥、藕粉、無油的爛面條等。隨著寶寶腸道功能的恢復逐漸改為低脂半流食,如肉末碎菜粥、碎山藥粥、碎菜掛面甩蛋、蒸蛋羹等。然后,再依次變為軟食,直到恢復普通的飲食。
如果寶寶本身腹瀉不是太嚴重且持續時間不長,則可以跳過流食階段,直接吃半流食,直到能吃普通飲食。如果寶寶在恢復飲食的過程中腹瀉出現反復,可以退回原飲食或暫時禁食1~2頓,待寶寶腸道功能恢復后再次嘗試吃飯。
所以,腹瀉后的寶寶吃東西是“天經地義”的,而“餓兩頓”則是當吃東西導致腹瀉出現反復時的“權宜之計”。

營養專家
李寧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所有的人和動物都會根據身體的需要來調控食欲,從而決定是饑是飽及吃多吃少。這是生物的本能,再小的寶寶也不例外。所以,讓寶寶自行決定吃到什么時候為止是最符合其生理狀況的。其實,在寶寶吃飯的問題上,大人們能做的就是選擇合適的食物種類及搭配,讓寶寶攝入營養均衡的食物。而吃多少則應由寶寶自行決定。但大部分家長都怕自己的寶寶吃得不夠量,很多人會在寶寶表示不吃了以后再“追加”一些食物。這樣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兩種不良后果:厭食或肥胖。所以,建議家長不要在寶寶已經明確表示吃飽了的情況下再強行喂飯。如果擔心寶寶攝入不足,可以通過監測其生長發育曲線來判斷。如果寶寶的身高和體重處于同年齡孩子的正常水平,則不論家長主觀上認為寶寶吃得多么少,都無須強迫寶寶吃飯。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特別是身高的發育落后于同年齡的寶寶,而且通過與其他同齡孩子比較,確實寶寶吃得較少,家長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引導寶寶增加食物的攝入。但更重要的是密切監測其生長發育指標,如無改善應盡快就醫查找原因。
寶寶2歲,都是自己吃,沒吃完的部分,奶奶都會喂給寶寶吃完,這算強迫喂食嗎?會造成寶寶厭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