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露微
摘要:《新課標》中指出,評價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并使學生明確要克服的缺點,明確發展方向。因此,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正確的作業評價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健康的審美觀,認識美術學習中的優缺點,明確努力的方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日常的美術教學過程中,作業批改一般只等級批改,評價展示的方法也相對單一。所以如何更好地評價美術作業,促進學生美術作品創作的提高,讓學生的美術作業更加有效。值得我們一線美術教師深入研究。下面我就結合平時的教學來談談自己對美術作業評價的幾點想法。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的評價方法引導學生客觀公正的正確的認識自己作業上的優缺點,并在今后的繪畫創作中不斷完善,不斷提升,達到一個新高度。
關鍵詞:小學美術;作業評價;多樣化;有效性
G623.75
美術課需要創造性,同樣的美術作業評價也需要創造性,由平常的教師主導轉變為關注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自己創作的作品評價上,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幾年來,也聽過非常多教師在課上對美術作業的不同評價,但很多時候還是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單一的教師評價取代了作業評價的多樣化,使得學生的作業得不到提升。
因此,如何讓評價作業更加有效,我采取了教師,學生,家長立體式、多角度的評價方式很有必要。通過教師的點評,讓學生的創作思維能朝著客觀、公正、正確的思路走,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生自評,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風格,分析作業是否達到自己的目標;通過同學互評,讓他們吸取其他同學的閃光點,在欣賞中學習,在欣賞中激勵自己,取長補短,一起進步,共同發展;通過讓家長參與對自己孩子作業的評價,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讓家長用欣賞的眼光來激勵自己的孩子不斷進步。通過這種多維度的評價方式,我看到了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想象力也會更豐富,創造力更強。下面就以上四點展開分析:
教師點評
比較傳統的美術作業評價,都是用“像”或者“不像”來評價,這樣會容易帶有教師的個人色彩,成人的思維,教師覺得像就會得到較高的評價,如果不符合教師的審美觀點就得不到好的評價。小學生的美術作品,通常都是天馬行空,根據自己的認知來完成,只要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作品自圓其說,教師都應該給予積極的評價,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逐步的引導學生正確的繪畫意識。
針對不同年級的作業,也應該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用積累星星這種有趣的評價方式,累積一定數量的星星,便可以以抽獎的方式兌換自己喜歡的小禮物。在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第8課《魚兒游游》中,我是這樣評價的:第一次評價分別給每個孩子加上一顆星,第二次找出緊扣主體展開繪畫的作品再加一顆星,第三次找出魚兒大小適中,構圖飽滿的作品再加一顆星,第四次找出背景完整,整體色彩效果較好的再加一顆星。既然設定了星級別評價,教師就不應該吝嗇給星,更不應該只有開頭沒有結尾,要給學生有始有終,說到做到的承若,并且定期兌換禮品,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創作。而對于中高年級可以用鼓勵性語言,比如“在構圖上做的很好,如果在色彩上能再多考慮冷暖對比等顏色,作業效果會更完美”,時常強化專業方面的評價,不定時的將孩子的作業評價引入正確的軌道。
學生自評
通過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審視,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能力,讓學生先對自己作業做評價,如果學生評價的不在點上,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學生一些問題促進他們更好地評價作業。比如問學生:你為何會這樣畫,這樣畫與別人有什么區別?你最初想達到的作業效果是否已經實現,如果沒有,問題出在哪里,能自己找一找嗎?這幅畫你覺得最滿意的地方在哪里?不滿意的地方在哪里?讓學生在自評當中,結合老師的點評,不斷完善自己。
學生互評
作業完成后,可以讓同桌或者鄰桌對換作品,從色彩、構圖等方面給對方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取其精華,精益求精。
人人當“評委”,評別人的優劣,自己給別人提建議,別人幫自己出主意,做到“百家爭鳴”活躍氛圍,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氣氛中學習、成長。作品完成后,挑選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上老師評語,張貼在公告欄上,供其他同學學習參考,學習別人長處的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自己。
在人教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上冊第9課《蜻蜓飛飛》中,有些孩子只會評價自己喜歡什么顏色,蜻蜓很可愛,除了從評價作品的色彩、構圖上還要注重細節評價,學生是否切入本節重點蜻蜓翅膀上美麗的紋樣,我們可以從中引導孩子從紋樣上結合點、線、面進行評價。把構圖、色彩、紋樣都美的作業展示給全班同學欣賞,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家長評價
眾所周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肯定會讓孩子心中的自信之花開的更加絢爛。比如在某幅作品上,家長如果認可了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造詣,表揚一番,那么孩子就會當場表現出在這個領域里的成就感,以后再這個領域的練習中就會更加用心,從而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美術作業的評價,需要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多種評價并存,注意學生的心理體驗和心理需求,并盡可能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讓美術課堂的作業評價得到升華,化評價為一種動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創造性和自信心,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美術生活中健康成長,才能在美術課上走的更遠,變得更強大。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2011年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中國美術教育》常銳倫 2003年5期《談結課環節對學生作業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