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廣遂西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模式和管養技術研究
龔 潔
(四川遂廣遂西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高速公路綠化帶做好養護管理工作,不僅能夠保證行車安全性,而且有利于駕駛員獲得良好的視覺體驗。本文首先介紹了高速公路綠化管理工作特點,然后闡述了養護管理模式和管養技術,以供參考。
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模式;管養技術
在高速公路中,綠化是建設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高速公路上的綠化工程也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因此對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普通的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相比,高速公路位于特殊的環境下,其一實用性更強,體現在固坡、除塵、除噪、減緩疲勞等;其二植被生長緩慢,具有較高的耐旱性;其三養護措施簡單,屬于粗放型管理模式。
具體到綠化設計施工上,由于線路長、氣候條件復雜、行車速度快,因此設計時要滿足動態景觀、全局景觀的原則[1]。換言之,將點線面設計結合起來,構建出連續性的公路景觀,駕駛人員在行車期間能夠持續觀賞到自然生態景觀。另外,顏色方面通過合理搭配,對色調進行總體規劃,既考慮到本土景觀的協調性,又能夠發揮出心理調節作用,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由此可見,深入研究綠化養護管理模式和管養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設中,綠化工程的完成,代表著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始,因此俗話常說三分栽種、七分管理,可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養護管理的重要性高低,一般可以將管理工作分成兩類:一是重點區域,主要是中央分隔帶、交叉口等位置;二是普通區域,主要是立交、邊坡等區域。四川的氣候特點區域差異顯著,東部夏熱冬暖,西部寒冷冬長,不僅氣候類型多,而且垂直變化大。因此高速公路的綠化工程應該栽種適溫植物,例如雪松、女貞、紫荊、紅繼木、鋪地柏等。
2.1 中央分隔帶綠化
道路中央分隔帶的綠化設計,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防止眩暈,二是夜間行車時防止眩光,因此設計要保證形式多樣化,既不影響交通安全,又不會降低景觀美感?;诖?,一般會采用漸變重復原則,將植物和防眩設施交替設置。實踐研究結果表明,在整個高速公路的綠化方案中,中央分隔帶的綠化難度最大,其一具有惡劣的環境,瀝青路面會形成熱島效應;其二存在嚴重污染;其三溫差大、水分少,不利于植物生長[2]。因此,綠化植物在選擇上,以抗旱性強、易于管理的類型優先,可以種植草花。
2.2 路側綠化
路側綠化帶的作用,一是加固邊坡,二是水土保持,在種植上可以直接種植草皮,或者播撒花種草種,例如格?;?。具體來說,第一,如果是土質邊坡,可供選擇的植物種類較多,能夠和沿線原有植物相互搭配,從而模擬出自然群落。第二,如果是石質邊坡,植物種類應該優先選擇攀緣類,例如金銀花、爬山虎等,在提高覆蓋率的同時,還能夠遮蓋住石質建筑,起到美觀效果。第三,在高填方路段的坡腳位置,主要栽種喬灌木,并且和綠色通道等環境保持一致。第四,在低填方路段則以花灌木為主。綜合來看,路側綠化帶不僅能夠美化自然環境,同時兼具生態防護的作用,設計期間要考慮到路線環境。
2.3 互通式立交綠化
在高速公路中,互通式立交區域面積大,因此綠化設計是一個重點,一般是對自然綠化方案進行組合,促使互通立交景觀和地域文化特色有機結合。就目前而言,常用兩種綠化模式:一是大型模紋圖案模式,二是苗圃景觀模式,根據線路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用[3]。第一,如果立交靠近城市出入口,應該加大資金投入,選擇大片常綠草坪為基礎,同時點綴植物景觀、色彩圖案等。另外,樹木高低相間配置,能夠表現出分明的層次感,提高立交的藝術水平。第二,如果立交位于城市偏遠區域,綠化設計時可以和苗圃、經濟林結合在一起。以苗圃地的建設為例,苗木應該選擇美化效果好、經濟增長點高的類型,并對其合理布局,從而實現美化立交匝道的目標。與此同時,還能夠培育出優質的苗木,可自用、可經營,提高經濟效益。第三,如果立交區域不適合綠化,可以實施開挖整填,將其改造成經濟林、魚塘、畜牧養殖廠等,建成立體生態經濟。
2.4 服務辦公地點綠化
高速公路中的服務區,主要是為司機和乘客提供短暫休息的地方,服務項目包括車輛加油與維修、餐飲、休閑、購物、觀賞風景等;而辦公地點則是高速公路管理人員的辦公、休息場所。這兩個地方的綠化設計,是以靜態庭院景觀為主,同時采用動靜結合的模式,考慮到不同區域的功能作用[4]。而且,設計期間要求和建筑風格保持一致,考慮到原有的地形地貌,在提高綠化適宜性的同時,能夠節約綠化成本。
3.1 澆水排灌
對綠化植物進行澆水時,最好將時間控制在早晨或黃昏,能避免陽光直射,有利于苗木充分吸收水分。澆水時應保證水量充足,確保土壤澆透。如果綠化帶周圍有河流水源,可以采用滴灌法,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當然,土壤中水分含量過大,也會影響苗木的生長,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大雨過后,要及時針對低洼地區排澇處理,常用方法如地表徑流、明溝或暗溝排水等。
3.2 施肥
施肥是促進植物健康生長的有效途徑,苗木栽種之后及時使用復合肥,按照每株50g的劑量計算,和回填土充分混勻、填實;次年春季追加使用尿素,按照每株10g的劑量計算;最后就要間隔一年時間施肥一次。其中,部分名貴樹木還要在秋冬季節施加有機肥,例如豆餅、草糞等。施加前確保有機肥料充分發酵,并將其搗碎;施加后及時灌水,以促使肥料滲透,避免對樹木根部產生不利影響。
3.3 除草
除草是綠化植物管養中的重要內容,一般采用人工拔草、機械除草兩種方法。多年生的雜草在清理時,一定要連根拔起,并且不要傷害到周圍苗木的根系;分隔帶的雜草盡早清理,互通區的雜草則要完全清除。在夏季(6-8月),除草工作每月2次;在春秋兩季,除草工作每月1次,將雜草的面積控制在綠化面積的5%以內,高度低于草坪和草本地被[5]。
3.4 整形修剪
對樹木進行整形修剪,其目的在于調節生長形式,在健康生長的同時保證樹形整齊。移植后的苗木進行修剪,能夠有效提高成活率。一般整形修剪工作集中在早春、秋冬時節,對苗木的枝條進行整理,保持均衡良好的樹形。
3.5 病蟲害防治
第一,在病害方面,常見紫薇白粉病、瓜子黃楊黑緣螟、金葉女貞潛葉跳甲等。以紫薇白粉病為例,首先在秋冬交際時節,對病葉、病枝徹底清理并銷毀;然后使用粉銹寧(20%、3000倍液)、百菌清(75%、800倍液)進行噴藥防治。第二,在蟲害方面,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植物常發生鼠害,樹根、樹皮、嫩葉等被老鼠啃食。對此,應該及時清理落葉枯枝,并使用化學藥劑滅鼠,一方面消除老鼠的棲息地,另一方面降低火災風險[6]。
綜上所述,本文從中央分隔帶綠化、路側綠化、互通式立交綠化、服務辦公地點綠化等方面,介紹了高速公路綠化管理工作。在管養技術上,主要涉及澆水排灌、施肥、除草、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內容,希望為實際養護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1] 周航.上海市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模式與管養技術探討[J].現代園藝,2015,(22):199.
[2] 李基.現階段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模式和管養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3,(16):271-272.
[3] 陳浩杰.淺析高速公路養護的成本控制[J].財經界,2015,(09):138-139.
[4] 徐宇華.現階段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要素及管養技術淺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3):3098.
U45
:B
1007-6344(2017)08-0077-01
龔潔,女,(1988-5-),四川樂山,大學本科,農學學士學位,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高速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