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瓦房店市泡崖鄉人民政府, 遼寧 瓦房店 116300)
應加快縣鄉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
鄒 晶
(遼寧省瓦房店市泡崖鄉人民政府, 遼寧 瓦房店 116300)
我國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將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建設、理論化建設、指引建設和人才建設,并列為推動管理會計建設的四項重點工作。毋庸置疑,財會管理信息化是當前我國財會改革的重要任務。介于這一形式,縣鄉財會管理也應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便適應財會改革大環境的需求。然而,當前我國縣鄉財會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步伐不快,仍處于一個不太成熟的階段,拖了國家整體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后腿。因此,我們有必要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出一條加快縣鄉財會管理信息化步伐的路子。
財會管理對信息系統的要求應體現在模型化、多視覺、大數據和靈活性四個方面。然而近年來,我國的一些縣鄉財會管理,往往只注重于自身內部的經費管理與使用,忽視了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具體表現以下五個方面:
(一)財會核算軟件版本不夠統一。縣鄉財務部門及所屬的行政事業單位缺乏統一的財會軟件,這不僅會給部門單位間的數據對比、財會匯總分析等帶來不便,也增加了財會人員的學習負擔,影響了會計人員在各單位之間的流動和交流,使財會信息系統的維護成本有增無減。
(二)財會信息未能實現一體化,財會信息的孤島現象較為嚴重。一方面,各部門單位的財會管理信息系統及自身的行政辦公管理的財會信息,尚未實現預算、核算和決算的一體化。另一方面,縣鄉的財會管理信息系統與自身的行政辦公管理信息系統未能有機地銜接起來,未能實現二者的有效集成,使各部門單位內部財務管理的預算編制審查、支付管理和報賬管理等信息系統相對較為獨立,未能有效地整合為共享數據信息系統。
(三)財會信息的服務功能薄弱。由于在財務軟件方面基本上是以核算軟件為主,沒能形成財會共享的數據系統,加之縣鄉財會信息的孤島現象較為嚴重,致使部門單位的預算編制、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和工資支付等方面均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況,使部門單位的財會管理功能、控制功能及信息服務功能顯得相對薄弱。
(四)預算控制不夠細致。現有的縣鄉財會管理系統建設主要停留在財會核算方面,但在預算執行控制方面不夠細致。雖然已經實施了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等信息系統,但在財政部門統配的管理系統中,預算只細化到預算單位級別,項目的支出管理比較粗放。由于缺乏信息系統的支持,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難以把把報批的項目進一步分解細化為子項目,并在具體對應到預算單位的內部科室時,難以實現按照子項目的預算,對預算單位的內部科室及責任人,進行嚴格的精細控制。
(五)經費的申請和報銷效率較低。在縣鄉的財會管理信息工作中,對于資金的使用和報銷,沒能有效地實現信息化管理。對經費的申請和報銷,雖然通過紙制單據的流轉,但由于手工記賬管理無法及時準確地比對預算批準的限額和實際支付的金額是否相符,這就不可能為領導的審批工作提出及時準確的財會數據支撐。
(一)建設縣鄉政府各部門單位共享的統一財會信息平臺。統一縣鄉政府各部門單位統一的財會管理系統,提供統一的財會信息門戶,形成統一的財會管理平臺。這樣,能夠對會計科目體系、輔助核算項目、記賬憑證模板和財會管理審批流程等核算和管理規則,建立統分結合的分級管理機制,實現各基層單位的財會規范化管理。由于各部門單位的財會管理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統一,能夠為縣鄉財會管理提供統一的信息環境。從而可實現各部門單位共享一個財會信息平臺,一套財會產品,避免重復投資,降低財會信息管理和維護的成本。
(二)實現財會管理信息系統與辦公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實現預算、核算和決算的一體化。首先,應依托人員、資產、預算標準、專項指標和財會數據史料等基礎信息庫的支出,通過仔細認真的分析,產生合理的預算申報資料,確保資金從預算環節開始,就能實施細化管理。其次,應建設以財政預算為龍頭,逐級分解的預算管理體系,以分解后的部門預算為載體,控制預算的執行進度,實現預算、預算執行和決算的平穩過渡管理。年終決算時,依托財會信息系統,定制相關的決算表,自動從財會核算系統中,獲取相關的決算數據,使核算與決算有機地銜接起來,徹底消除財會信息的孤島現象。
(三)不斷強化縣鄉財會信息的服務功能,提高財會信息的監管水平。圍繞這一問題,要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做到實時的財務分析,努力提高財會的監管水平。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財會報表的信息系統、主管賬務的查詢分析信息系統和領導決策的分析信息系統,結合財會數據形成分析信息圖表,實現多角度多層次地提取和展現預算資金的運行情況。這樣,既能方便領導從全局縱覽各部門單位的財務狀況,也容易追溯撲捉到具體的財會疑點及存在違反財經紀律的具體事項,從而使財會信息的服務功能得到了強化。二要重視專項資金項目庫的財會信息集成,使專項資金項目的執行過程記錄、專項資金的績效跟蹤和專項資金撥付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三要全面細致地對財政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及時的展現和分析;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應適時地跟蹤檢查,并結合財政資金的需求順序和使用時間,進行嚴格的資金撥付,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達到強化財經紀律,提升財會信息服務功能的目的。
(四)對財政資金的使用過程,要認真細化、嚴格控制,實現預算執行績效的動態管理。對于縣鄉的經費預算指標管理,要細化分解到內部科室、責任人和子項目。應把部門的計劃審批和費用報銷,作為重要的控制點,依托信息系統,審批資金計劃;依據預算指標和計劃,對費用的報銷實行精確控制。應改變事后由預算單位對預算執行的最終結果負總責的做法,形成由具體責任人對具體的預算項目以及預算的執行過程精確負責的新局面。進而實現預算指標的績效動態管理和部門計劃指標的績效動態管理。
(五)實現網上經費報銷,提高財會的服務質量。要不斷深化財會報銷管理系統建設,提高人們對財會服務的滿意度。對不同類型的經費報銷要求,應實行網上流轉,堅持審批的透明度。應規范審批流程,管理好審批痕跡,嚴肅認真地對待審計意見。應把網上銀行的支付功能和短信的提醒功能結合起來,縮短報銷審批和資金到賬的所需時間,提高人們對財會服務的滿意度。應通過財會報銷管理系統、預算管理系統和賬務服務系統的有效集成,強化經費支出的預算控制,使報銷結果自動生成賬務憑證,確保會計核算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要加快縣鄉財會管理信息化步伐,廣大財會工作者就必須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堅持誠實守信,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責任擔當,發揮職能作用;樹立大國財會理念,積極進取,勤勉敬業,勇于投身到財會管理信息化的熱潮之中,為縣鄉財會管理信息化的早日實現添磚加瓦,做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TU723
:B
1007-6344(2017)08-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