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鄆城縣水務局, 山東 274700)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探究
蔣愛香
(山東省鄆城縣水務局, 山東 274700)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命脈,水利信息化是國家的基本國情之一,推進水利現代化來促進水利信息化,是降低水資源的消耗和水利的整體效益發展的必由之路。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必要性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信息化、全球化已成為世界性的一種大趨勢。《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的對信息化指出來其重要性“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趨勢,也是我國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和產業化升級的關鍵環節,我們要把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放在優先的位置”。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比較全面化、系統化、專業化的系統工程,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來說,工程管理、人員管理、資料收集等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進行統一地指揮和管理。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參數文檔、各種業務模型等,如果能夠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處理,例如通過網絡化的操作平臺來對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進行協調和指揮,使用相關的應用軟件、信息庫等來對資料和信息進行共享,會大大減少資料收集的時間,從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效率。
2.1 信息資源不足
水利工作管理要面對洪澇、干旱及水污染災窯的防范、水資源環境監測四大主題,所需支撐信息在內容上涉及面廠,信息采集的時空間隔、數據類型、數據精度、交換格式與表達方式具有多樣化特征。盡管多年來水行政主管部門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同時積累一些基本觀測資料、初步建設了一些基礎數據庫。但涉及減災決策、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利建設管理等眾多急需的相關基礎信息資源建設還極不完善。如服務于多層次業務需求的空間數據,水資源調度,工程現狀與工程規劃設計及其他各專業數據庫的建設尚未全面啟動。
2.2 信息共享困難
當前對于信息的共享性以及重用性是信息資源價值優勢的突出體現,共享是充分開發和廣泛利用信息資源的基礎。由于水利信息化還處于起步階段,各種信息基礎設施與共享機制仍不配套,導致有限的信息資源共享困難。對于當前水利系統結合各項業務應用目標,開發建設了一些專用數據庫及相應的應用軟件。但由于各自技術水平、任務來源和資金渠道不同,這些數據庫及其應用大多分散建設在各個地區和不同業務部門,呈現條塊分割的特征,形成以地域、專業、部門等為邊界的信息孤島。
2.3 應用基礎薄弱
信息開發與應用的基礎是信息的共享與水利業務處理的數字化,除因信息資源限制導致的應用水平低外,對信息技術在水利業務應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數水利業務數學模型還難以對實際狀況做出科學的模擬。各級水利業務部門低水平重復開發的市用軟件功能單一、系統性差、標難化程度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層次較低、成本高、維護困難,不能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維護的應用軟件資源。
3.1 加大資源的開發利用率
信息資源是目前我國信息產業的重要資源,是我國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無形資產,對于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水利水電的核心任務是合理開發以及全面利用信息資源,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利水電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為此,水利水電工程應該建立完善的以及標準的實施規范以及標準,進而對于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為此,水利水電工程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系統建設,例如,水利水電工程企業應該抓好防汛抗旱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強化對于水土保持以及水資源的管理,對于大型或者中型的水庫以及灌溉區域進行全面信息化覆蓋,進而做好水利水電工程信息全面化。
3.2 建立優良的信息化系統機制
信息化系統機制是水利水電工程進行信息化維護以及管理的主要約束以及管理體制,加強對于信息化系統機制的開發、研究以及利用,對于加快水利水電工程信息化進展的有效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另外,除了要進行信息化系統機制的開發、研究以及利用外,水利水電工程企業還應該加強自身信息化管理組織能力,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化管理有效機構,加強水利水電工程信息化機構的有效職能發揮。同時,水利信息化管理有效機構還應該充分的發揮技術優勢以及業務職能,提高他們對于水利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盡量避免一些資源分散、重復建設、重復立項以及其他問題的出現,使得水利水電工程信息化系統機制的維護以及運行做到全面到位。
3.3 促進水利工程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水利工程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是事項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點。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中,因網絡設施不完善等各種原因導致水利工程信息資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相關部門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資源網絡建設,建立數據庫使信息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為了適應世道發展的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網絡,將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收集、傳播,保證數據信息得到科學、統一的處理和保管,并將水利工程信息資源的有線網絡處理與無線網絡處理緊密結合。
水利信息化建設就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和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對水利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和共享程度,從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設和水事處理的效率和效能。筆者認為,未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特別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新型網絡,將成為水利調度系統的平臺支撐。
4.1 自動化
現代通信網絡在原有互聯網平臺上進行了升級改造,拓寬了網絡連接的對象范圍,保證了水利工程系統的自動化作業。其自動控制特點表現于多個方面:對水利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幫助作業人員執行各項水資源調配流程,減小了人工操作的難度;對水量數據的自動化控制,借助網絡平臺傳輸水利數據,向管理中心提供最切實可靠的數據信息,為水資源分配提供可靠的指導。
4.2 智能化
計算機網絡是水利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網絡內存儲了大量水利項目有關的數據,方便了后期水調度的綜合管理。信息網絡應用于水資源監控中,實現了整個水灌溉信息的智能調配,按照水資源應用方案的要求傳輸信息指令,方便了設備操作功能的穩定運行。對于大型水利灌溉區,設定智能監控系統也可幫助水電站執行有效的控制方案。
4.3 安全化
監控系統是對水資源開發流程的監督與控制,從宏觀上反應了灌溉區作業的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的水利風險以指導人員調整水控制方式。自然界水災害事故對水電站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既增加了人員的傷亡人數,也破壞了信息設備功能的完整性。基于計算機網絡監控系統的調度模式,通過向數據中心傳遞水資源信息,為灌溉區供水調控與指導創造了條件,降低了水資源的浪費率。
總而言之,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化科技的運用涉及各個領域。信息化科技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運用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我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很多方面的技術還不成熟。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設也是在不斷進步發展的,不能一蹴而就。這將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水利信息化的建設能促進水利工程現代化的腳步。
[1]張偉,葉凱.淺談水利工程監理和項目管理接軌[J],建設監理,2015(02)
[2]李陶.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4,20(5):84-85
U45
:B
1007-6344(2017)08-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