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養老這件民生大事
——記南充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局局長張曉艷
“繳費補貼增加、繳費最高標準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上調這些消息,你們曉不曉得?”“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多少,怎樣辦理相關手續,你們清楚不?”……在南充市高坪區擦耳鎮石佛溝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局局長張曉艷耐心地詢問當地村民,對對方不太清楚的地方,又立即予以解釋。
自2012年調任局長至今,張曉艷在每一次的走村入戶工作中,都以拉家常形式和村干部及村民聊天,了解其對城鄉居保政策的知曉程度,而這也是她最為關注的。
城鄉居保工作涉及億萬城鄉居民家庭,尤其是惠及到億萬農民的德政工程。基于多年的工作經驗,張曉艷認為做好居保工作的關鍵在于兩點,一是抓好服務,二是抓好基金監管。
為抓好服務,張曉艷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帶著感情為群眾服好務。首先開展業務培訓和崗位技能大練兵,打造一流職工隊伍;其次是下沉業務項目,推進“互聯網+居保”改革,方便參保群眾在家門口辦理參保領待手續,以精湛的技能,周到的服務,讓參保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養老錢,容不得有一絲閃失。”張曉艷認識到,居保干部必須深入探悉基金管理和運營現狀,發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再造制度流程,規范管理,嚴防漏洞。為此,她從檢查方式上著力,帶領職工隊伍定期不定期開展交叉檢查、抽查等發現和整改問題,從思想認識上筑牢基金風險防控籬笆。
為深入了解民意,張曉艷常常帶隊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到全市尚有因殘致貧、因病返貧、年老體衰等貧困人員游離在居保制度之外,張曉艷十分痛心:“特別是老人沒有養老金養老,生活諸多困難。”為此,她一直在思考:如何保障群眾對養老不犯愁,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2016年,張曉艷帶領居保系統勇擔當善作為,精準發力,印制了“一表兩圖”,實行掛圖作戰,建立了“重度殘疾人、失獨家庭夫妻”臺賬,共為21100名“重度殘疾人、失獨家庭夫妻”代繳養老保險費211萬元,倡議幫扶單位為499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代繳養老保險費73.58萬元。
“目前,我們已提高重度殘疾人、失獨家庭夫妻的代繳養老保險費標準到每年200元/人。還準備出臺《南充市人民政府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費的通知》,變倡議行為為機制保障。”張曉艷認為,只有從制度上、機制上解決了貧困戶的后顧之憂,才能使其生活更有盼頭,更有動力。
在張曉艷的領導下,當地居保工作呈現諸多亮點。
一方面,制度模式和籌資方式上的突破具有南充特色,具有創新性。“要幫助好、服務好參保群眾,就必須破解制度難題,讓事實說話,讓受益群眾口碑相傳,這比單一的、熱鬧的宣傳更有說服力。”為此,張曉艷帶頭歸納整合并出臺《南充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呈現三個亮點:一是增設了繳費檔次。在順慶區探索增設了4000元最高繳費檔次,成功對接當年職工社保40%繳費下限,高于全省最高3000元繳費檔次。二是擴大了特殊補助范圍。除重度殘疾人、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外,還對村四職干部等特殊群體給予每年400—700元/人的繳費補貼。三是提高了保障水平。對正常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2元。
另一方面,著力提高繳費水平具有前瞻性。“老百姓目前的待遇領取標準較低,基礎養老金水平很低,也不能完全靠基礎養老金養老,還得要廣大群眾積極參保。”為鼓勵群眾參保,張曉艷帶隊調查部署,2014年在全市提出了“提高繳費標準”的要求,當年南部縣便有17萬人提標,2015年閬中市和儀隴縣共有34萬人提標,到2016年底全市平均繳費標準達 435.5元,嘉陵區人均繳費標準高達876.35元,遠遠高于當時全國人均繳費水平。
就這樣,張曉艷從制度模式上總結其他地區居保制度的先進經驗,既解決了群眾養老的后顧之憂,又充分調動了參保群眾的參保積極性,取得了養老工作的重大突破。
本刊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