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創業夢工廠,孵化未來企業家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工作紀實
在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里(以下簡稱“西南科大科技園”),幾名年輕小伙手中漂亮的無人機格外引人注意。“我們正在做無人機的紅外攝像儀測試,團隊里的十多名合伙人都是學校社團中的成員。”領頭的學生彭秋生和謝福林說,他們創立的綿陽天羽航科技有限公司,在學校鼓勵指導下,先后推出了農用植保無人機、電力防線無人機、航測無人機等,在四川乃至全國逐漸打開了市場。
近年來,為幫助年輕學子“孵化”夢想,西南科大科技園積極為大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在項目技術指導、場地、房租、績效獎勵上給予最大幫扶和優惠,催生了一批創新創業典型,在全省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帶動效應。
目前,西南科大科技園已經成為在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新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平臺,先后被批準成為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國家級首批軍民融合科技服務機構、首批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俱樂部、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省級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成為綿陽科技城區域創新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正全力打造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 園區風貌
2016年,西南科大科技園作為重要成員單位參與組建了中國大學科技園聯盟、西南地區大學科技園聯盟及中國高校技術轉移聯盟,拓寬了工作視野,豐富了服務內容。
園區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學科和智力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科技成果入園轉化,成功促成脈沖激光清洗技術、電腦花樣機控制系統、MYJK-106 凍土環境效應自動監測系統等43 項科技成果入園轉化。組織孵化企業項目參加了科博會、西博會等,推廣了各類成果。
據了解,2012年以來,西南科大科技園成功轉化科技成果119項,入園孵化企業累計擁有各類知識產權176項。
2012年底,在西南科大科技園注冊公司的蔣軍,最初只揣了一個“電子商務外包服務”的創意。入駐后,園區積極為他推介項目、介紹投資商、搭建創業交流的平臺,爭取更多政策支持。“這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于業務的拓展和深化。”蔣軍說,他的四川牛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運營多宗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渠道建設項目,涉及食品、農牧、服裝和建材等多個行業。
為切實加強“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提升企業孵化能力,西南科大科技園推動與學校優勢學科相關的科技企業入園集群集聚成長,建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苗圃,實現了大學生“拎包創業”,幫扶學生成功創辦科技型中小微企業78家,園區現有在孵企業106家。2016年,園區企業提供了實習或就業崗位163個,接納學生實習、實訓2000余人次。
西南科大科技園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培養優勢,開展了系列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活動,推動“雙創”工作屢上新臺階。
園區自成立以來,在創新創業工作開展中組織創業學生4000余人次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獲國家級、省級獎項18項;組織學生申報獲得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88項、省級196項;組織園區創業學生申報獲得四川省科技創新苗子工程項目66項、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4項、一般項目43項、俱樂部專項18項。其中,18個項目在大學科技園落地轉化。
另外,園區還培養出了一批創新創業學生典型,培養科技創新苗子500余人,2014級在校生陳浩入選四川省創新型企業家培養計劃首批培養對象。
本刊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