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時代爭做“紅城創客”
——旺蒼縣總工會服務創新創業工作紀實
5月9日下午,四川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胥純來到廣元市旺蒼縣創新創業服務中心調研。通過實地查看、翻閱資料、聽取匯報、與職工座談等方式詳細了解該中心運行模式、入孵企業發展規劃、職工教育培訓等情況后,胥純對旺蒼縣總工會開展的系列創新創業服務工作充分點贊:“牽頭孵化基地建設,是旺蒼縣委、縣政府賦予縣總工會的職責,這一做法在全省縣級工會當中尚屬首家,是縣級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創新舉措,應該好好總結經驗做法。”
近年來,旺蒼縣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配套政策,全面激發眾創活力。據旺蒼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陳紅英介紹,截至目前,旺蒼縣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雙創中心”)入駐企業45家,累計培訓創新創業人才1000余人次,為在孵企業落實項目資金1000余萬元,發放扶貧小額信貸、創業貸款2億元,轉化科技成果23項,新增產值1.6億元,增加就業崗位6300個。
創新,永遠是旺蒼這片紅色土地永葆活力的源泉。而各方創客則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為幫扶支持創客們將金點子、好主意落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業活動,旺蒼縣積極規劃打造雙創中心,為創業活動提供良好的土壤。

▲ 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胥純(右二)調研“雙創中心”工作

▲ 省科技廳廳長劉東(前排左二)視察“雙創中心”

▲ 與省創新創業促進會開展項目合作
據介紹,雙創中心是由旺蒼縣委縣政府主導,縣總工會牽頭主辦,專業團隊運營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雙創中心面積約5200平方米,有36間獨立辦公室,6個聯合辦公區,100余個開放式辦公工位。有綜合服務大廳、多功能廳(路演廳、會議室)、商務洽談室、閱讀室、創客咖啡區、健身活動中心等18個功能分區。下設旺蒼縣科技型企業孵化中心、旺蒼縣電子商務中心、旺蒼縣職工就業服務(培訓)中心、旺蒼縣中小型企業服務中心。
目前,雙創中心已構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孵化產業鏈條,推動資金鏈引導創新創業鏈、創新創業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創業艱難,優質服務來助力。針對入駐企業面臨的系列發展問題,雙創中心構建了七大服務平臺,幫扶解決在自主創業中遇到的項目、人才、市場、資金等困難。
經營輔導平臺。建立“聯絡員+輔導員+創業導師”輔導機制,定期走訪在孵企業,聘請創業導師為其開展一對一專項輔導。聚集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開展知識產權、投融資、技術研發、財稅管理、項目申報、人力資源管理等各類創業培訓。
人才服務平臺。實施“1+1+1”人才培養計劃,引進各類人才計劃專家到雙創中心創新創業。
政策申報平臺。宣傳解答各級政府關于科技發展規劃和科技發展支撐政策,協助在孵企業落實各級政府對科技企業的各類扶持、鼓勵和優惠政策。
投融資平臺。整合各類金融資源,加大與區域外的銀行、擔保、小貸及投資機構對接,引入專業團隊和外部資源,為在孵企業提供債權和股權融資對接服務。
發展交流平臺。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和機制,為企業提供交流發展平臺。組織企業參加項目路演、創業創新大賽、研討會、政府政策征求意見會等。
市場拓展平臺。該平臺突破縣域空間發展制約,引進離岸孵化器,以在岸與離岸孵化相結合,與四川省創業創新促進會、成都高新區、創女時代等簽訂離岸孵化合作協議,為在孵企業搭建市內外、省內外及國內外交流合作及資源對接平臺。
公共技術平臺。結合當地優勢資源開發和特色農業、旅游等產業,整合各部門的資源優勢,為在孵企業提供技術研發、試驗推廣、產品研制、質量檢測、設備共享、信息咨詢等服務。
為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雙創中心結合縣域優勢產業、特色農業、傳統手工業和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實施產業扶貧融入“互聯網+”的“電商扶貧戰略”,推進旺蒼科技扶貧深入實踐。
培育科技特派員創業。以農業科技創新、新型實用技術成果轉化為抓手,為科技特派員創辦、領辦、協辦的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和涉農企業等搭建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支撐、品牌化培育、市場化運作和產業化發展等服務,實現技術、信息、金融和產業聯動發展。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以“科技扶貧融入全縣97個貧困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抓手,以培育孵化科技型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助推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業大戶、社會化服務超市等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全產業鏈增值和品牌化發展,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培育傳統涉農企業向“互聯網+”轉型。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實現“線下體驗+線上服務”深度融合,助推“互聯網+”思維在農業發展中真正運用。
強有力的政策扶持,換得了百花齊放,各展風姿。近年來,旺蒼縣逐步涌現出了木門茶葉、天寶食品、春雷電商、米倉山皂角、巾幗建功農村婦女創業致富互助會等一批極具旺蒼地方特色的創新創業主體,他們依托地方優勢資源,創新立業,做大做強,帶動和服務廣大貧困勞動家庭脫貧增收。
“目前我們流轉了近萬畝土地來做皂角種植,幫助精準貧困戶46人就業,帶動200余人靈活就業。”在旺蒼縣首屆“紅城匠人”創新創業大賽上奪得優秀獎的米倉山皂角項目負責人王國林表示,他所在的企業從2016年9月入駐雙創中心以來,不但沒交過1分錢房租水電費,縣總工會還為其提供了4000元的辦公資金。這也是每戶入駐企業都能享受到的待遇。
“在抓好工會工作的同時,也要發揮工會組織的獨特優勢,助推全縣‘雙創’工作做得更好。”陳紅英介紹,雙創中心計劃3年內培育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場6家、國家級示范場3家,農專社省級示范社5家、國家級示范社2家,龍頭企業市級3家、省級2家、國家級1家;培育年產值超過200萬元的企業5家、超過500萬元的企業3家。
本刊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