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國防部稱,美國“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10日已駛入朝鮮半島海域,“為有效應對朝鮮可能進行的核試驗等一系列戰略挑釁做好準備”。“朝鮮半島會否出現四月危機?”11日,朝鮮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將在平壤召開,這天也是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最高領導人5周年的日子,外界很關注會上將如何推進“核與經濟并進的路線”。15日是紀念金日成誕辰的“太陽節”,西方媒體盛傳朝鮮有可能“借機進行第六次核試驗”。也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向朝鮮海岸派出海軍戰斗群,是受到對敘利亞“成功打擊”的啟發。朝鮮半島進入關鍵的一周。“上周五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是對朝鮮的警告嗎?”美國國務卿蒂勒森9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專訪時被問道。他表示,任何國家只要違反國際規則,只要對別國構成威脅,美國就有可能對其實施類似打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兩次強調:中方密切關注半島局勢發展,在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都應保持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
蒂勒森不點名警告朝鮮
據韓國KBS電視臺報道,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改變原定駛往澳大利亞的任務計劃,10日已開到朝鮮半島附近,意味著美國充分認識到半島緊張局勢的嚴重性。美太平洋司令部發言人大衛·本漢姆表示,朝鮮試射導彈和開發核武器是本地區最大的威脅。韓國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跡象表明,美國認為有必要對朝鮮發出“美國會采取單邊軍事行動”的信息。
“美國在亞太航母超過半數云集朝鮮半島周邊”,韓國《世界日報》10日稱,除了“卡爾·文森”號,美國部署在日本橫須賀的“里根”號核動力航母和4艘宙斯盾艦、巡洋艦也將于4月底來到韓國周邊海域,而準航母級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也正在前往韓國的途中,這意味著美國在太平洋地區航母戰力的一半最近將出現在朝鮮半島周邊。
韓美也從10日開始史上最大規模的戰時后勤補給聯合軍演。美軍出動包括來自本土、關島、駐韓美軍的2500余名增援兵力,而韓國則派出1200余名兵力參演。
蒂勒森9日被ABC記者問到美軍對敘利亞的空襲是否對朝鮮是一個警告時,他說:“如果你違反國際標準或國際協定,如果你沒有履行承諾,或是成了其他國家的威脅,就會有回應。”他同時澄清美國航母開往朝鮮半島并非為了朝鮮政權的更迭:“我們的目標是使朝鮮半島無核化,而不是推翻政權。”當被問及朝鮮導彈的射程離美國有多近時,蒂勒森說:“評估起來有點困難,但顯然他們的發射系統取得重大進步,這也是我們最擔憂的地方。”
日本電視臺10日評論稱,美國在加強對朝鮮的壓力。蒂勒森等于公開表示,對敘利亞進行攻擊,目的也是對推進核與導彈開發的朝鮮進行警告。通過與特朗普兩次電話會談,日本政府確認了特朗普政權的強硬姿態。日本首相官邸人士稱,如果朝鮮繼續作出挑釁行動,并開發出接近美國本土射程的核導彈時,特朗普可能決定行使武力,“特朗普政府的忍耐力并不強”。
韓國《中央日報》10日稱,美國兩個航母戰斗群和兩個兩棲戰斗群將云集半島周邊,一旦半島有事將優先參戰。特朗普宣布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越過“紅線”,僅過一天就下令空襲敘空軍基地。文章稱,目前尚不清楚美為朝鮮設下的“紅線”是什么,但專家們大多認為,第六次核試驗就是美國的“第一輪禁區”。
平壤洋溢節日氣氛
與半島周邊的劍拔弩張迥異,朝鮮國內連日來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各種紀念活動陸續展開。平壤市街頭已經插滿朝鮮國旗和彩旗,迎接“太陽節”的到來。10日下午,《環球時報》駐平壤記者路過金日成廣場時發現,主要干道開始限制車輛通行,金日成廣場上聚集了身著盛裝的朝鮮民眾。
9日是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出任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紀念日,“慶祝金正日同志出任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24周年中央報告大會”8日在平壤舉行。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黃炳誓作了報告。11日,朝鮮最高權力機構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將在平壤召開。對此,韓國KBS電視臺10日分析認為,11日召開的最高人民會議有可能強調在核與導彈開發方面取得的成就。此外,朝鮮2013年宣布“核與經濟并進路線”,不排除此次人民會議通過某種決議,將更多財力轉向經濟和民生領域的可能。
在日朝鮮人總聯合會機關報《朝鮮新報》10日稱,朝鮮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迫在眉睫。報道稱,朝鮮進行新型火箭引擎試驗無論是對“核與經濟并進路線”還是民用產業都具有很好的波及效應,并預示著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的日子越來越近。報道同時將美國航母戰斗群云集朝鮮半島比喻成“強盜的危險敲詐”,警告特朗普政府要考慮清楚魯莽挑釁可能帶來的后果,三思而后行。
戰爭可能性達到“30年最大”
“韓國不會有事吧?”韓“News1”網站10日稱,隨著美國在韓國周邊部署軍備的大動作不斷,韓國網絡上不安情緒迅速擴散。雖然每年春天韓美聯合軍演期間半島局勢都會緊張,但像今年這樣到處流傳“四月危機說”還是首次。
韓國媒體稱,韓國人已經“受夠了”幾十年的南北緊張關系。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去年9月至12月的調查發現,43.2%的受訪者認為危機情況下進攻朝鮮是“必要的”,比3年前增長6.9%;反對武力進攻者比之前下降9%。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周日表示,特朗普近期就會評估鏟除朝鮮導彈“威脅”的選項。報道稱,美國航母的行動是在警告朝鮮,“即便美國當前聚焦敘利亞問題,也沒把他們忘了!”
俄聯邦委員會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奧澤羅夫9日表示,美國海軍戰斗群駛向朝鮮半島,不排除美方對朝鮮軍事設施發動導彈打擊的可能性,而美國此舉“也可能促使朝鮮領導人采取輕率的行動”。他說,世界所有國家應共同行動形成輿論,阻止美國采取這一行動。
日本嘉悅大學教授高橋洋一在“現代商貿”網撰文稱,關于美國對半島采取軍事行動,韓國已進行過推演,預計將導致60萬人死亡。美國“先發制人”采取軍事行動后,朝鮮就會有相當強烈的反擊,“這是朝鮮和敘利亞的根本區別”。因此他認為美軍對朝鮮“斬首”作戰的可能性不大。“但相對而言,在最近30年間,軍事行動的可能性達到了最大時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李明江對美媒說,如果美國打敘利亞是“殺雞給猴看”,對朝鮮來說,有可能適得其反。一旦開戰,如果不能成功實施“斬首”行動或徹底摧毀隱蔽在山里和地下的朝鮮核設施,韓國將面臨難以承受的災難性后果。
武大偉反對單方面對朝制裁
據韓文的韓聯社10日報道,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當天與韓國外交部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金烘均舉行會談并達成共識:如果朝鮮執意進行第六次核試驗或試射洲際導彈,一旦安理會通過相關決議,“中韓兩國都將忠實履行”。武大偉還重申了反對“薩德”入韓的既有立場,并“反對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對朝實施追加制裁”。
不過當天中國讀者看到最多的是韓聯社中文版的報道,文章第一句話就是“韓中兩國10日就嚴懲朝鮮今后的戰略挑釁達成共識”,只字未提“反對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對朝制裁”。10日晚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關于韓聯社此番用詞是否準確的提問時,中國外交部一位官員表示:“這個是大事,我們得了解一下。”
韓國MBC電視臺10日報道稱,隨著半島局勢驟然緊張,外媒盛傳中國已經在東北地區強化備戰態勢,15萬中國解放軍正枕戈待旦“集結完畢”,還有不少解放軍后勤和醫療部門提前在中朝邊境部署。對此韓國外交人士表示,雖然上述說法有些夸張,但中國軍方在中朝邊境地區接連進行演練“是事實”。
10日在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求證“中方向中朝邊境增派15萬名士兵”的傳言,華春瑩回答:“之前韓聯社也有過數次類似的報道,最后證明是子虛烏有。我不知道你的這個消息是從哪里來的。”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10日報道,俄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專家索特尼科夫表示,如果說特朗普對敘利亞實施攻擊沉重打擊了俄美關系,那么對朝鮮動武則將“沉重打擊中美關系”。文章稱,中俄兩國一直準備充當調解者,目前談判陷入僵局的過錯在朝美兩國。
華春瑩說,在中美元首會晤中,雙方確認致力于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同意就半島問題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中方進一步介紹了解決朝核問題的“雙軌并行”思路和“雙暫停”建議,希望各方認真考慮并作出建設性回應。▲
環球時報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