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匈牙利、德國特約記者 李震 昭東 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本月9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爆發近期以來的第三次大規模群眾游行,數萬示威群眾呼吁總統不要批準可能關閉中歐大學的新《高等教育法》法案,保住這座號稱“匈牙利自由燈塔”的學校,同時要求“思想自由、教育自由和社會開放”。在西方輿論看來,這次“中歐大學事件”不僅是決定一所高等學府的命運,更是現在蔓延在歐美世界的兩種意識形態的激烈碰撞。
“教改”風云
4日,匈牙利當局掀起一波“教改”浪潮,收緊對國內的外國大學的規定。《高等教育法》修正案當天在國會通過,目前只待總統簽署。該項法案涉及28所國際學府,而許多西方媒體表示,它所針對的具體對象,是由匈牙利裔富豪喬治·索羅斯創辦的中歐大學。根據草案規定,外國大學需在母國建校并授課,才有資格授予學位,否則涉嫌作弊,對匈牙利本土學府意味著不公平競爭。目前中歐大學是唯一一所沒有在母國(美國)提供課程的外國大學。
創辦于1991年的中歐大學目前擁有超過1400名學生,其中國際生占大部分,來自全世界100多個國家。連日來,一些西方學者和政治人士對該校及抗議者予以聲援,聲稱這是對索羅斯的“私仇”。美國方面先是通過國務院發表公告,呼吁匈政府對法案“三思”,之后又表示將于本周派遣外交官到布達佩斯進行磋商。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席亞爾多10日對此表示歡迎。
除本次“教改”風云,中歐大學也已數次引起匈牙利政府的注意,曾經數次涉嫌違規操作以及違法行為被政府指責。德國新聞電視臺10日稱,匈牙利政府認為,索羅斯的大學以及他資助的非政府組織,違反了匈牙利的利益。
激烈辯論
當地時間9日下午,布達佩斯有上萬市民涌上街頭。在國會大廈廣場,擁擠的人群高舉標語,呼吁總統亞諾什否決旨在關停中歐大學的法案。反對者的聲音中,有人要求政府下臺,也有人喊出要武裝推翻政府和雇兇刺殺總理歐爾班的口號。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內外三層地駐守在國會建筑外圍,和示威群眾形成對峙。
在組織者召集游行的臉譜網上,有4萬多人響應支持,而當天上街參加游行的據報道達到8萬人左右。此次游行被認為是近3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聲勢遠超過兩周前的另一場游行——除學生外,老年市民也加入到隊伍中。在國會抗議結束后,數千民眾又自發組織,來到執政黨青民盟總部以及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舉行新一輪的示威。
《匈牙利時報》10日報道,青民盟副主席內梅特說,游行是由索羅斯資助指使的代理團體策劃。匈牙利政府曾提出將外國支持的“代理機構”透明化的法律,而此次游行的目的,正是索羅斯為反對該法的措施。內梅特表示,得到索羅斯支持的團體兩年以來持續攻擊匈牙利政府,其中一個目的是“搗毀邊境防衛,讓非法移民自由進入”。他認為,匈牙利應進行自我保護,第一步就是要實行透明化,并且表示每個人都應該清楚,索羅斯手下的人都是什么樣,受外國支持的團體背后都有哪些金錢和利益。
10日,匈牙利執政黨與各反對黨在國會圍繞當前形勢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歐爾班在回答社會黨議員質詢時說,現在有一種反匈牙利的造謠聲勢。該法案的通過是為將大學規范化,匈牙利政府不會關閉任何一家大學,也包括索羅斯的中歐大學。歐爾班稱,“許多人擔心教學自由問題,我們可讓大家放心的是,匈牙利善于建立大學,將來也會如此。”他說,政府的目的是所有大學都要遵循同樣的法律,而不是誰擁有特權。
“宿敵”對決
在西方輿論看來,匈牙利政府對中歐大學的宿怨,也是現在兩種完全對立的意識形態的體現。《華盛頓郵報》認為,現在這種斗爭已經不限于政府機構內,而是會蔓延到學校、民間組織等各種地方。有媒體認為,“中歐大學危機”是歐爾班和索羅斯這對老冤家之間的又一次斗爭。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表示,在匈牙利,有一些人稱贊索羅斯,但更多人認為他是不法的邪惡分子。歐洲上演移民危機之時,歐爾班曾稱:“對于那些不遺余力削弱歐洲國家、改變傳統歐洲生活方式的人來說,索羅斯是最好的例證……這些為外來移民搖旗吶喊的社會活動人士,終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國際人口販賣網絡的一部分。”今年2月,二人間的不合進一步加劇,歐爾班指控索羅斯“金錢干政”,對國家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俄羅斯政治學家弗拉基米爾·克里烏在接受俄羅斯衛星網采訪時表示,像索羅斯這樣的“投資”,許多時候都是為操縱他國政府、目的是在許多國家進行政治干涉。克里烏稱,“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由寡頭政治控制的全球化……這些‘超自由主義者正是通過操縱和勒索其他國家來改變國際政治。”同時,他也表示擔心歐爾班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登上美國“獨裁黑名單”的人。“歐爾班只是又一個對抗世界掌權者的人士……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現在在敘利亞的所作所為。所有關于化學武器的信息都是建立在非常有爭議的數據上,但這不妨礙他們以此為借口,制定更嚴厲的政策。”
匈牙利將于明年4月舉行下一屆大選,現在,歐爾班通過措施整治反政府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將削弱政治對手的力量,進一步加強自身實力。目前,青民盟與基督教民主人民黨執政聯盟的支持率仍居首位,平均各民調機構的數據,民眾滿意度高于位于第二的反對黨兩倍以上。▲
環球時報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