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君
摘 要:隨著我國農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農作物產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米作為北方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的提高更是顯得尤為關鍵。而玉米產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施肥模式與栽培技術的影響,因此相關玉米種植人員必須要加以重視。鑒于此,本文就玉米高效施肥模式及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為業內人士以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玉米;施肥模式;栽培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31
近年來,我國玉米年生產量雖然一直處于上升趨勢,但是仍然存在資源緊缺的狀況。我國作為全球玉米生產大國,必須加快玉米的生產,減緩玉米緊缺的現狀。而要想提高玉米生產產量,就必須要對其施肥模式以及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探究出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提高玉米產量,從而滿足農業市場對于玉米產量的需求。
1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研究
1.1 平衡養分供應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施肥處理。而一些種植者往往由于對化肥了解的不到位,使得玉米作物生長受到影響,例如有些種植者只注重氮肥的施加,而忽視了磷鉀肥的施加,導致作物出現養分供應不平衡的現象,從而制約了作物的生長,因此在進行玉米作物施肥時,要按照平衡作物養分的標準進行肥料的施加,以確保農作物的健康成長。另外,在對玉米作物進行施肥時,要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即將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達到高效施肥的目的。
1.2 用好種肥
在玉米播種時,需要在種子周圍施加一定量的種肥,為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提供養分。種肥的選取根據肥料的性質而言,一般選用磷鉀肥混合作為種肥,以達到高效施肥的目的。在種肥施加時,可以在施肥點局部的較高濃度區,減少土壤固定,這樣有利于根系吸收。
2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2.1 播種前的整地工作
由于玉米作物根系較為發達,需要從種植土壤中汲取大量的水分和養分,因此在進行玉米播種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即對種植田地土壤進行深松。一般土壤深松程度要達到25cm以上,以確保土壤具有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在進行整地的同時,要對田地施加一定量的有機肥,并且保證肥料進入土壤10~15cm左右。
2.2 玉米品種的選擇
要想提高玉米種植產量,必要要選擇優質的玉米品種,在進行選種時,需要根據以下幾點進行選擇:選擇品種委員會審定并命名的品種。由于該類玉米品種在審定前都已經過生產試驗,并且得到了相關的風險評估,所以此類品種具有風險小、適應性強的特點;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品種。玉米品種的選擇應當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例如黑龍江省甘南縣種植人員在進行玉米品種選擇時,要盡量選擇生長期在117~120d左右的品種,以確保玉米產品不受當地氣候的影響;選擇抗性強的玉米品種。玉米品種的抗性對于玉米產量的影響較大,由于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導致作物出現病害,從而降低了作物的產量,因此選擇抗性強的玉米品種十分關鍵,可以有效防止作物生長過程中一些病害現象的發生,以達到提高玉米產量的目的。
2.3 玉米作物的播種
在進行玉米播種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玉米在進行播種時,其種子很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一旦溫度過低,便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病害情況。因此,在進行玉米播種時,要對土壤溫度進行測定,測定標準為土壤層溫度為10℃,這是玉米播種的最佳時期;玉米播種質量控制。為了提高玉米播種質量,需要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晾曬,時間控制在2d左右;在播種時,要盡量選擇籽粒大小相似的種子進行播種,目的是確保播種的均勻性,同時播種深度要進行合理控制,通常將深度控制在3~5cm左右;除草。在玉米播種后的出苗期,需要對作物周圍的雜草進行清除,以防止雜草吸收作物的養分而降低產量。在除草時,一般選擇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但是由于除草劑對土壤危害較大,因此在使用除草劑除草時,一定要控制除草劑的用量;間苗和定苗。要及時對作物進行間苗和定苗,以確保作物可以更加健康的生長,進而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2.4 施肥管理
前文介紹了玉米的高效施肥模式,在實際的施肥過程中,要根據作物的實際情況進行肥量的施加,不可過度施肥,以免給玉米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
2.5 玉米蟲害的防治
玉米蟲害是導致玉米產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玉米生長期間,做好科學的防治蟲害工作尤為重要。玉米蟲害一般出現在6、7月份,正值天氣炎熱時期,由于玉米是親水親肥作物,因此需要相關種植人員做好澆水工作,同時對作物噴灑殺蟲劑,以達到滅蟲防害的目的。
3 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玉米作物生產現狀不容樂觀,而玉米產量的提高受其施肥模式和栽培技術的影響,因此相關的研究人員要從玉米高效施肥模式以及高產栽培技術方向進行研究,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的更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海濤,許波.玉米施肥誤區及高產高效施肥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2008(05):44.
[2]丁海濤.淺談玉米高產的施肥和栽培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6(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