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瀟俊


摘 要:目的:篩選適宜當涂縣地區種植的雜交水稻品種。方法:開展雜交水稻品種對比試驗,主要從豐產性、抗逆性和品質3個方面考察各品種在當涂地區的適應性。結果:通過試驗來看,產量超過對照的雜交水稻品種有Y兩優6號、Y兩優1928、兩優2469、珞優8號、齊兩優918、新華兩優9號。結論:綜合豐產性、抗逆性、品質等因素來看,在當涂地區有一定優勢的品種有:Y兩優1928、齊兩優918。
關鍵詞:當涂縣;雜交水稻;品種對比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6-0067-02
Compared Test of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 Dangtu County
Wu Xiaojun
(Dangtu County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Dangtu 243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Choose the suitable variety of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 Dangtu County.The suitability of different varieties in the region was studied from three aspects:high yield,resistance and quality.Result:Through the test,the yield of hybrid rice was more than the CK,including Y liangyou 6,Y liangyou 1928,Liangyou 2469,Luoyou 8,Qi liangyou 918 and Xinhua liangyou 9.Conclusion:From comprehensive productivity,stress resistance,quality and other factors,there are certain advantages in varieties,Y liangyou 1928 and Qi liangyou 918 in Dangtu County.
Key words:Dangtu County;Hybrid rice;Varieties comparison
為了促進當涂縣水稻生產的發展,2013年在市、縣領導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當涂縣農科所組織實施了9個雜交水稻品種對比試驗,從豐產性、抗逆性、品質等方面進行考量[1-2],以篩選出適宜該縣種植的雜交水稻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本試驗共安排9個雜交水稻品種,分別為:Y兩優1928、兩優378、湘兩優396、齊兩優918、徽兩優996、Y兩優6號、新華兩優9號、兩優2469和珞優8號,另外以兩優6326為對照。
1.2 試驗地點 當涂縣現代農業示范區,試驗地土壤肥力水平中等。
1.3 試驗設計 采取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13.2m2,四周設有保護行,株行距均為16.5cm×26.4cm,每穴插1個種子苗,分別于5月7日播種、6月11日移栽。
1.4 肥料運籌 大田總施肥量折合純氮187.5kg/hm2,五氧化二磷90kg/hm2,氧化鉀135kg/hm2,磷肥作一次性基施,氮、鉀肥基追比均為6∶4。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產量結果分析 由表1可知:參試的9個品種平均產量變幅在10 000.5~8 599.5kg/hm2,從高到低依次為Y兩優6號>Y兩優1928>兩優2469>珞優8號>齊兩優918>新華兩優9號>兩優6326>湘兩優396>兩優378>徽兩優996。
2.2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表現 由表1可知:參試9個品種平均全生育期變幅在141~138d。齊兩優918的全生育期最長為141d,比對照兩優6326遲熟2d;湘兩優396與徽兩優996的全生育期最短為138d,比對照兩優6326早熟1d。
2.3 不同品種的經濟性狀考查
2.3.1 株高 由表1可知:參試9個品種平均株高變幅在140~117cm。植株最高的是新華兩優9號為140cm,植株最矮的是徽兩優996為117cm,對照兩優6326的株高為134cm。
2.3.2 穗粒結構 由表1可知:(1)參試9個品種平均穗長變幅在28.67~24.49cm,穗子最長的是Y兩優6號為28.67cm,穗子最短的是珞優8號為24.49cm,對照兩優6326平均穗長為27.10cm;(2)每穗總粒數變幅在321.88~177.90粒,新華兩優9號的每穗總粒數最多為321.88粒,兩優2469的每穗總粒數最少為177.90粒,對照兩優6326的每穗總粒數為181.25粒;(3)結實率變幅在88.00%~66.05%,結實率最高的是兩優378為88.00%,結實率最低的是齊兩優918為66.05%,對照兩優6326的結實率是82.86%;(4)千粒重變幅在29.10~24.25g,千粒重最高的是湘兩優396為29.10g,千粒重最低的是兩優378為24.25g,對照兩優6326為28.20g。
2.3.3 分蘗與成穗 由表1可知:(1)參試9個品種高峰苗變幅在418.5萬~283.5萬株/hm2,分蘗最強的是兩優378,高峰苗為418.5萬株/hm2,分蘗最弱的是新華兩優9號,高峰苗為283.5萬株/hm2,對照兩優6326的高峰苗為387萬株/hm2;(2)有效穗變幅在261萬~164.25萬株/hm2,Y兩優1928的有效穗最高為261萬株/hm2,新華兩優9號的有效穗最少為164.25萬株/hm2,對照兩優6326的有效穗為223.5萬株/hm2;(3)成穗率變幅在78.03%~55.95%,Y兩優1928的成穗率最高為78.03%,湘兩優396的成穗率最低為55.95%,對照兩優6326成穗率為57.75%。
2.4 抗性鑒定
2.4.1 抗病性 由表1可知:參試9個品種均未發生白葉枯病、矮縮病、稻瘟病和稻曲病,而每個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紋枯病的發生。
2.4.2 抗倒性 由表1可知:參試9個品種中7個表現抗倒,2個抗倒性不夠理想。
3 結論與討論
2013年的氣候與往年相比比較特殊,7月、8月連續高溫天氣長,對雜交水稻的結實率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對各品種的耐高溫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同時也是選出優勢品種的好機會。由本次試驗可知:(1)綜合豐產性、抗逆性、品質等因素來看,在當涂地區有一定優勢的品種有:Y兩優1928、齊兩優918。(2)在篩選優勢品種時,不可片面關注產量大小,應從豐產性、抗逆性、品質等方面綜合考慮衡量,以便選出高產穩產、品質較好的品種。(3)參試的大多數品種在當涂縣均為1年試驗,有待繼續參試,以作進一步鑒定。
參考文獻
[1]李晏軍.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發展研究(1964~2010)[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0.
[2]石揚娟,申廣勒,周宗玲,等.9個雜交水稻新組合品比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4):3302-330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