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摘 要:通過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師資建設的共性與個性問題分析,明確了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內容,并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應用型"雙師"隊伍建設策略。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雙師"教師
地方本科院校大都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約占到占我國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是我國高等教育分類調整的一個重要辦學類型。地方本科院校與地方經濟發展和地方產業轉型的關系十分緊密,國家引導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方向發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為了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突出辦學的應用技術特色,這就要通過觀念的轉變和人才培養方式的變革實現自身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對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來說,建設一支應用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迫在眉睫。
一、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師資建設的共性與個性問題
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地方本科院校師資建設的普遍共性問題,主要表現如下:一是當前比較多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區位優勢不好,計算機專業人才引進難,企業高技術人才引進存在門檻,造成師資隊伍的結構不盡合理。二是計算機專業的教師長期在傳統的學科教育和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普遍不高,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素量比較少。三是計算機教師的現代企業文化和現代教學理念相對偏低,同時大多是工科畢業的高校學生,沒有過硬的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不利于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計算機專業個性問題,主要表現如下:一是計算機作為工科性質的專業,對于專業教師的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相對來說更加高,在地方本科院校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主要是培養技術應用性的與崗位能力相匹配的“零距離”應用型管理和操作人才,那么對于教師的計算機理論和實踐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需要具有 “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二是計算機專業本身的實踐操作性十分強,但是更需要十分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在實踐方面出成果。而地方高校計算機教師往往但不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要么過分偏重理論,要么過分偏重實踐。
二、明確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內容
由于我國計劃生育的政策長期執行,學生人數逐年下降,而本科院校的數量卻不斷增長,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區位優勢問題,生源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只有不斷的提高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形成優勢,其中師資隊伍能力水平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對于計算機專業教師的培養而言,需要進行職業化的培養模式轉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專業教師的能力專業化。專業性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指教師具有計算機學科的專業性,第二個方面是指教師要具有教育的專業性。這樣一來,就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既要熟練地掌握計算機專業理論與技能知識,又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方法,這樣才有有效的將計算機專業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2.教師職業的教育專業化。當前我國對于教師實行了準入制度,這就要求教師既有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素質,主要是對于教育職業必備的教師教育資格、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比較熟練的教學方式方法應用能力。
3.教師個人發展的專業化。對于計算機專業教師來說,教師能力的發展主要是兩個方面的能力,即專業理論知識的吸收和拓展,以及實踐應用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好可以通過獅子團隊建設,培養這兩個方面的教師發展平臺,促進計算機專業“雙師型” 隊伍的形成。
三、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應用型“雙師”隊伍建設策略
1.加快計算機專業教師觀念轉變與標準制定
對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師而言,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和建設過程中,要強調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對接社會的發展和相關學科專業前沿知識的更新,形成對接行業產業的“雙師”隊伍建設的自覺性。因此,學校需要盡快建立起“雙師型”教師的職業素質認定標準,以規范專業教師的職業標準,提高教師自我“雙師” 素質重視和提升。
一般而言,對于計算機專業的“雙師” 教師職業標準制定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教師具備計算機專業的理論素養,可以通過一定的專業考核手段進行界定,如專業理論水平測試;二是進入“雙師”隊伍的教師必須具備中級以上職稱;三是取得計算機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者相應的計算機技能等級證書;四是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具備高校教師教育教學的技能能力;五是計算機專業教師須具有一定的企業實踐鍛煉的經歷,一般在總計2年以上,能夠結合計算機專業理論指導學生的實踐實訓課程。
2.加強應用型師資的引進和培養力度
當前從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上來看,引進企業人才存在這學歷限制,在上級行政部門未能放開政策的情況下,地方本科院校可以變通處理,采用人事代理、聘任制、兼職教師、客座教師的方式引進企業優秀人才為學校教學服務;在待遇上,學校可以通過比照在編教師的薪酬給予這些特殊人才同等待遇。
在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要切實制定和實施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養制度。一是通過派出去,學習國外或者國內計算機方面的最新專業課程知識,了解掌握國內外計算機產業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學會國內外相關一流企業的最新技術和管理相關知識技能。二是通過有計劃地對教師學學歷里進修,讓學校學歷層次尚低的教師有一個上升發展的空間,從而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專業視野。三是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培養,促使教師能夠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3.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雙師”素質提升
地方經濟和產業的發展與本地高校的人才培養具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地方本科院校與本地企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培養計算機專業“雙師”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一是校企建立長期文庫的聯系機制,實現教師和信息技術相關企業技術人員的互通,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成長;二是教師深入信息技術企業實踐鍛煉,通過實際的生產任務鍛煉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三是通過聘請信息技術企業技術專家或技術能手,為教師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四是在信息技術企業里面建立教學車間,學校和企業共同投資建設,圍繞實際的生產項目運營,并可進行利潤分成,提高教師待遇和補貼學生生活費。五是校企共同開展信息技術相關科技研發和技術改造項目,激發教師創新能力,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4.健全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激勵機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二級學院在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管理上,要合理安排教師的崗位,明確其崗位職責,制定明確的績效考核體系。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的時候,要充分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意見,建立符合整體教師利益的制度,讓教師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計算機專業“雙師”教師的激勵機制建設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完善教師的職稱評聘和任用機制建設,將實踐教學的能力、水平和創新成果納入職稱考核系統,提升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創新積極性。二是建立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教學考核機制和實踐教學考核機制,將二者進行綜合考量,給予教師“雙師”教學業績考評。
參考文獻:
[1]魏明,郝理想.論中國特色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的建設及發展趨勢[J].職教論壇,2011(24).
[2]葉飛躍.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類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時代教育,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