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華
3月8日上午,成都陽光明媚,走進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錦園城市照護中心,95歲的陳婆婆在護理員秦女士的攙扶下,走出房間曬著太陽,她微笑地說,“這里環境好、服務周到,住著安逸!”
像陳婆婆這樣的老人在錦園城市照護中心還有150多名,他們在那里快樂地安享晚年。這得益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引進萬科集團下屬養老機構,該機構投資1500萬元修建了面積約3588平方米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養老綜合體,建立了社區養老健康服務大平臺,創建起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標桿。
社區治理創新下的社會化養老
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位于市中心。目前,轄區有60歲以上老人1.6萬人,養老助老迫在眉睫。早在2007年以來,由街道辦事處出資開辦了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的玉林老年公寓,聘請10名專職護理人員,采取有償、低償服務方式,全天候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多層次、全方位的養老服務。
近年來,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深化“網格立體化、主體多元化、服務社會化”社區網格治理機制改革,強化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化養老。
這一年,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共投入和使用省市區各級財政民生資金1650萬元,其中社區治理政府采購資金300萬元,養老服務資金350萬元,文化建設資金40萬元,公共服務管理資金180萬元,優撫對象補貼600萬元,幫扶解困資金180萬元,圓滿完成養老服務任務。
“我們凝心聚力深化社區網格治理機制改革,搭建社會組織聚力發展新舞臺,奮力推動社會組織協調發展,積極提升養老化服務水平?!睋啥际形浜顓^玉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構建社區四級網格治理體系,搭建資源整合、各方共同參與治理的不同層級平臺。社區為一級網格,二級網格劃片,三級網格到院,四級網格上樓棟,形成全覆蓋的立體化的治理格局,同時由社會組織負責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139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實行定人、定責、定崗、包任務的“三定一包”責任制,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為了聚集更多的養老助老類社會組織,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辦事處打造了居民服務中心“玉林家園”,引進、培育、孵化100家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社會服務類、公共文體類等社會組織。為養老助老提供了黨員愛心加油站、慈善惠民超市、慈愛嘉養老助殘服務等公共服務項目。
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以“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教、老有所為”為目標,加大養老設施建設,創新養老服務機制,初步形成多元化、社會化、專業化養老服務體系。
據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方方介紹,現在已注冊登記志愿者8650名、隊伍59支,志愿者隊伍主動參與養老助老服務,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養老助老服務1000余人次。
開展全天候養老服務
近年來,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相繼引進“朗力養老服務機構”“慈愛家養老機構”等專業社會組織,打造了微型養老服務中心和為老人提供無償或低償的配餐、送餐服務的“長壽食坊”,實現了日托和臨托,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等全天候的專業服務。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街道相繼在老年公寓、微型養老服務中心打造有“家庭醫生工作室”,創建新型“醫養結合”的社會化養老模式。2015年度,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被評為“四川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先進集體”。
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積極引進萬科集團“萬科—幸福家”長者服務中心項目,建成了武侯區最大的醫養結合型養老院。目前,項目已投入運行,主要開展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服務,探索出了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近年來,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積極搭建為老服務平臺,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多方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目前,已建立玉林老年公寓、“朗力養老服務機構”“慈愛家日間照料中心”等專業社會組織養老場所,實現了“微型養老服務中心”和“長壽食坊”的全覆蓋,初步形成多元化、社會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要做到問需于民,摸清養老事業的發展短板?!背啥际形浜顓^玉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每半年會聽取老齡工作的開展情況,搜集意見建議,及時對老齡工作進行部署。通過“黌門問需、玉林夜話、民情專遞”等形式的活動,廣泛收集老年人意見與建議,盡全力滿足轄區居民的養老需求。
2016年10月28日,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劉家鵬帶民政廳工作組,在市、區民政局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專程到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的養老服務機構參觀和指導,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目前,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基本形成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養老服務網,填補了轄區養老服務的短板。
打造文化微生態
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傾力打造文化微生態,共享品質生活,玉林街道以載體網絡化、管理社會化、人才多元化、平臺信息化為突破口,構建起“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形成“幸福玉林”文化品牌,豐富了廣大群眾精神生活。
“搭建網格,構建立體化文化服務體系。以推進公共文化標準化、精準化試點工作為契機,搭建網格化體系,形成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據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投入400余萬元,建設120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新建玉林文化創意空間、民間博物館和新媒體文化傳播室,創新互聯網+文化普惠模式,建立社區文化活動室,實現了老有所樂。
該負責人介紹,他們還調動轄區內企業、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開展“走進玉林·走近鄰里”品牌文化活動,逐步形成玉林有影響力、有玉林符號文化服務品牌。引進、培育、孵化35支文體類社會組織和文體小組,定期開展活動,滿足居民群眾對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養老系民生大事,我們將加大養老設施建設,搭建為老服務平臺,創新養老服務機制,助推轄區老年服務事業健康發展。”據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瑞琴介紹,他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堅定信心、不斷深化、與時俱進、扎實工作,為轄區社會事業發展、持續改善民生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