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蓮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意識的提高,工藝美術的建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造型藝術稱之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服務于工藝美術,是以豐富的知識文化指導工藝美術的實施。文章就兩者之間從服務對象、美學價值和研究范圍的聯系與差別進行簡要探討,旨在豐富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研究體系,重視對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和保護。
關鍵詞:工藝美術;藝術設計;技術探討
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是藝術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兩者均有一定的藝術成分與藝術意義所在,具備一定的審美意義。近年來,各大高校也相應的開設此類專業,如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和包裝設計等。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是對立統一且一脈相承的關系,要想徹底區分兩者之間存在的共性與個性,掌握各自的發展規律與趨勢,則需對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的本質與內涵進行深刻研究。
1.概念及其表現形式和發展
1.1工藝美術和藝術設計
在我國的古代便有工藝的說法。但,那時的工藝與現在的工藝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古代的工藝是“工”與“藝”二者合成的。工是指能工巧匠,有技術的人,而藝則是指才藝才能。發展到五四運動時期,工藝美術又被其他的名稱所代替。如:圖案美術工藝。直到發展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的各大院校紛紛設立工藝美術的相關專業,并且相關的工藝美術的服務也開始興起,在我國工藝美術算是真正的確定了下來。在工藝美術的命名方面,后來也經歷了幾次變更,最終將工藝美術的名字確定下來。藝術設計在我國的發展只有短短的二十年的時間,他的名字的來由是英文的 design.藝術設計的范圍更加偏向于工業的生產。藝術設計是指產品生產的過程中,按照產品本身的特性,考慮產品的使用性能,添加相關的藝術的成分,使得產品更加的人性化與藝術化。從藝術設計本身來看,藝術設計具有藝術性,這是他本身的特性,但是它也具有科學性,因為藝術設計要根據產品的特性合理的進行設計。藝術設計來源于美術,使得藝術設計更加偏向于藝術性,也使得它的科學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1.2 內涵
關于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目前我國對于二者 的關系主要存在以下的兩種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工藝美術的存在嚴重的阻礙了藝術設計的科學性,阻礙了藝術設計的發展,并且藝術設計更加符合現代中國的發展,所以工藝美術應當被拋棄。另一種認為藝術設計是在工藝美術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二者是繼承的關系,但是關于二者應該如何發展也沒有給出一定的方案。
1.3發展
“工藝美術”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當時,為了豐富市場交易內容,工匠們通過生活與美學結合的方式制造的手工制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極大的優勢,這不僅對工匠的手工技藝起到了促進作用,也使得工藝美術自 身的發展技術得到不斷的提高,促使設計者設計出色彩更加華麗、應用更加廣泛,并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藝術作品。通過19世紀初歐洲爆發的“工藝美術”運動,人們提出了“工藝設計”這 一概念,直到20世紀初,包豪斯學院的成立才使得這個概念得以確立。十九世紀歐洲工業化的發展,給市場帶來的負面效應促使造價低廉且質量粗糙的工業產品繁多,一些對產品要求嚴格的藝術家看到這一現象反映出設計方面的嚴重缺陷,開始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隨后,“工藝美術”由英國轉向歐洲,在歐洲其發展的形式為“新藝術”運動,接著又發展成為“裝飾藝術”運動。直到20世紀初期,“現代設計”出現在人們的眼里,“藝術設計”這一觀點才逐漸得以確立。包豪斯設計學院成立于1919年,該學院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鉆研新的藝術形式與藝術手段,適應工業化時期市場的需求,加強產品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使其產品的設計更加滿足大眾的需求。
2.區別
2.1服務對象不同
物質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通過歷史的發展與時間的篩選而確定其價值與意義所在。需求決定市場,市場決定價值,不同時代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需要。有些器物的設計與制作并不是很快被人們認可與應用,而需相當一段的時間通過試用來驗證其價值與意義。各種器物的制造與應用有其自身的發展形式,相比而言,在我國封建自然經濟與社會計劃經濟時期,由于商業活動與市場發展水平低下,信息傳播速度緩慢,因此而造成工藝美術展示空間狹窄,面向社會不廣泛,生產出來的手工藝術品多以宮廷及達官富貴所用。作為工業革命與商品經濟共同的產物,藝術設計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和功能不斷的提 升,其產品設計與生產能夠更好的面向市場與大眾,滿足人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由此可見,工藝美術與工藝設計在其各自的服務對象上存在根本上的差別。
2.2美學價值不同
工藝美術作為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產物,是通過傳統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及其價值模式的結合而產生,是集科學與藝術的精華所在;而藝術設計是現代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時代產物,是結合人性與時代特征綜合而來,并且學科之間交流頻繁。也正是由于我國工業化起步較晚,因此我國的藝術設計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宗白華先生曾經說過:“懂藝術美學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藝術美學”,這也是對我國目前工藝美術的發展狀態 仍以畫室作業為主的具體闡明。
2.3研究范圍不同
田自秉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告訴我們工藝美術的發展由器、織、雕、染、 塑、繪六方面組成;尹定邦的《設計學概論》告訴我們藝術設計參與的范圍遠廣于工藝美術,其主要包括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產品設計三大類型。縱觀我國工藝美術的發展史,從時代的角度反映出藝術設計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的提高而不斷深入,具備鮮明的時代特征。
3.結語
總而言之,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同源異流,工藝美術所蘊含的思想和文化是對藝術設計教學的指導,使得藝術設計教學在一種意識形態指導中開展,在學習先進設計理念的同時,掌握淵博的工藝美術知識和文化。從歷史的發展歷程來看,滿足社會的需要,響應時代的呼喚,工藝美術轉向藝術設計已成為藝術拓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白瑞.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探討[J]. 住宅與房地產,2016(11):21.
[2]高浙湘.淺談工藝美術與設計分析[J].論苑,2016(12):83.
[3]陸金. 再論中國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的關系[J]. 傳媒與藝術,2014(2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