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飛飛
摘 要:我國在高層建筑方面起步較晚,但是進步很快,目前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就目前而言,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我們還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目前我國在超高層施工方面還存在很多傳統的施工方式,因此我國的超高層建筑施工應該逐漸轉變施工方式,將超高層結構水平樓板鋼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在科技的發展下逐漸優化。特別是全封閉的施工方式,為超高層建筑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超層建筑;水平樓板;全封閉;施工
超高層建筑是在我國城市化水平逐漸提高的基礎上發展的,和社會的發展規律一致。但是超高層建筑在施工中,給施工單位以及企業帶來一定的困難。高層建筑逐漸向上發展,但是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不能忽視超高層建筑的地下施工。我國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而進步。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基本的施工材料是鋼筋、混凝土,而主要的施工方法就是全封閉的施工。
這種施工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質量,而當前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也保證施工的進度,以下筆者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對該施工技術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1、工程簡介
某超層建筑工程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由地下四層、地上103層的主塔樓和28層的附樓組成。其中主塔樓高432m,主塔樓采用外鋼管混凝土和內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結構體系,其核心筒平面呈六邊形形狀,豎向67層以下為甲級寫字樓,層高4.5m;67層以上為五星級酒店,層高3.375m。
2、水平樓板全封閉超高施工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在這一過程中工期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交工,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縮短施工的周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施工設計人員一定要提高施工的效率,將工程縮短到最佳的水平。工程的設計人員一定要和工程的監理人員對施工的現場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后,按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施工技術進行了改進和創新,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質量,縮短施工的周期。在施工的過程中,采用的新方案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將核心筒縱向的剪力墻施工方式轉變成提膜施工,這樣就可以十分有效的加快施工的進度。除此之外,在施工的過程中還將主塔樓的核心筒在水平方向上分成了兩個施工的區域。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質量,施工的進度也完全可以達到施工的標準和要求。
首先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T型筒鋼管支撐設計的平面圖紙上的顯示,在建筑結構當中,有六角的核心筒和方筒區域選擇了水平的結構,提膜系統在安裝的過程中也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將施工的進度一直停留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在對該區域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普通支模的形式,支模的腳手架在已經建設完成的建筑樓層上。
其次是在設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部分的T形筒區域水平的結構,其在施工中,應該和外框樓板的施工保持同步的水平,所以整體來講,其施工的進度并不是很快,因為施工的過程中會受到67層以及以上層設計形式的變化,所以在實際的施工中也需要對先前的提膜系統進行改進和重新安裝。在對其進行改裝之前,應該將68層的水平樓板當做是提膜改造中要選用的封閉層結構。
按照施工的標準和要求,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制定一個非常完備的方案,同時還要讓專家對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有效的分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該工程在施工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流程以及相關的安全措施都組織了專家審核圖案對其進行分析,經過了比較仔細的修改之后,設計出了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施工方案。同時在實踐檢驗之后,證明施工中采用這套施工方案具有比較大的優勢,而在相似的工程建設中也可以使用這樣的設計方案。
3、施工流程
為保證施工時間充足,確定從66層剪力墻上安裝68層樓板模板支撐工字鋼,確保在施工68層水平樓板之前,其支撐體系已完成大部分安裝。支撐材料為128b工字鋼(Q235)、114工字鋼(Q235)、準48×3.5鋼管及高100mm的準25短鋼筋。
4、施工要點
4.1支撐梁板并進行預埋件施工
依據68層水平結構及66層剪力墻的布置,確定支模鋼梁支撐平面定位。在綁扎完67層剪力墻鋼筋之后進行提模,在露出的埋件上焊接連接板,以便于安裝支撐用鋼梁。由于云線范圍內為梁(高700mm)結構,所以設計與之連接的鋼梁無法連接,現采取相應地方法施工。
4.2安裝工字鋼支撐
在焊接完埋件連接板后,安裝樓板施工支撐用鋼梁支撐用次梁搭設平面位置。支撐主梁與埋件連接形式、支撐主梁與次梁連接形式。
4.3模板支撐搭設
68層混凝土梁板的截面形式為:板厚150mm,梁截面(mm2)有250×700、300×700、200×1000、400×700等四種。采用如下支模方式:①新增板結構:立桿間距為1000×1000mm,次龍骨(70mm×70mm木枋)間距300mm,主龍骨(準48×3.5mm)間距1000mm。②新增梁結構:立桿間距為900×900mm,次龍骨(70mm×70mm木枋)間距300ram,主龍骨(2×準48×3.5mm鋼管)間距900mm。側模豎肋間距為300mm。
4.4鋼管搭設構造要求
本支模體系的搭設必須嚴格按照本方案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執行;可調頂托伸出的長度不得大于300mm,當可調托座(含底座)的螺桿伸出長度大于300mm時采取增加一道水平拉桿的固定措施;木枋搭接處應有穩固的支頂支撐,搭接長度至少伸出可調頂托100mm。
5、安全措施
在操作平臺設計環節,一定要對各個因素都予以充分的考慮,同時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鋼梁支撐的底部,其在施工中和已經施工完成的T型筒樓板之間的間距是比較大的,所以其也不能很好的將支撐的體系直接放在樓板上方,所以在施工中必須要從掛架的底部完成吊籃的安裝,同時壞要將吊籃當做鋼梁施工的操作平臺。
在實際的鋼梁安裝過程中,需要用起吊機將鋼梁吊起,并慢慢下放到設計中所要求的部位,在鋼梁安裝的過程中,一定要用起重機械對其進行起吊施工,同時還要以比較慢的速度放在設計要求的位置上,同時還要經過嚴格的調整再對其進行安裝。在安裝之前,一定要把掛架上所有的灰塵和雜物徹底的清理,模板的表面也應該保持清潔,在施工中還要設置安全防護網,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施工人員自身的安全。在對鋼梁進行下放的時候,一定要對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能太快,這樣才能保證施工的安全。在鋼梁安裝徹底結束之后。應該在對鋼梁安裝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檢查,為了保證其自身的穩定程度,必須要安裝防護網,拆卸下的物品不能亂扔。
6、結語
本篇文章敘述了超高層建筑的水平結構全封閉施工,對施工的步驟和施工方法做出了詳細的敘述,全封閉的施工對于超高層建筑施工來說非常重要,保證了建筑的安全,對于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做出貢獻,提高建筑行業的施工技術。雖然我國的全封閉施工技術發展慢,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來缺陷,面對問題,建筑行業要總結經驗,學習成功的案例,提高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林柏勝,季柏城.超高層建筑結構體系選型[J].建筑設計管理.2004(04)
[2]齊建國,王文可,蘇峰.超高層建筑結構體系在我國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