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皓然
摘 要:我國東北地區冬季天氣嚴寒是由東北所處的地理環境所致,東北天氣四季分明,冬季很漫長,比如東北的漠河地區,它位于東北的最北端,每年每月的平均氣溫都極低,這種特殊的條件也已經成為了當地建筑設計的制約條件,同時建筑師們在進行創作時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約。東北地區的經濟水平一直相對其他地區呈落后趨勢,產生這種經濟落后的原因,從一方面是因為東北地理位置偏僻,再者是因為地區對外交流閉塞的關系,同時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建筑技術水平受到的局限性。
關鍵詞:東北寒地;建筑設計;適應性;技術策略
在東北寒地建筑的實際中,一些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技巧都很難得到推廣和應用。近年來,東北寒地城市的建設已經在逐漸走向經濟化的道路,逐漸將經濟與地域之間的界限打破,使東北寒地建筑的設計融入進了傳統寒地建設的設計理念,促進了建筑的蛻變和轉型,同時也能夠使我們從中發現,寒地建筑設計中由于缺少可行的建筑理論指導,加上對建筑設計的盲目和茫然,建筑風格一味模仿其他地區的建筑,就使得實際建筑不能滿足東北寒地建筑的需求,那么面臨著這樣地域風格嚴重衰竭的現象,本文通過對東北寒地地域氣候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技術措施,希望能夠對東北寒地建筑設計的設計人員有所啟示,為東北寒地建設作出貢獻。
一、東北寒地建筑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1、建筑形態偏差
由于東北地區的地勢關系,冬季氣溫低,寒冷氣候強度較大,那么為了抵御寒冷氣候的影響,東北寒地的建筑形態要從御寒角度來設計,既要敦實厚重,又要不失規整,同時在規劃布局的設計過程中,又要考慮到能夠使建筑內部吸收更多的陽光,空間中能夠不受到寒風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的東北寒地建筑中,很多的寒地城市建筑采用了南方建筑的設計方式,建筑多從美觀的角度來籌建,這些建筑采用南方建筑輕盈的特點來體現,與此同時,在寒地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惜將建筑的體型擴大。這樣的建筑不能夠滿足東北寒地住宅用戶的需求,這樣“南轅北轍”的設計還造成建筑運營的成本大程度浪費。還有,東北寒地住宅北向封閉式陽臺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溝通室內外空間的一個區域,能夠將冬季建筑內部熱能消耗和散失減小。可是,在實際的建筑中,建筑設計師往往利用自己以往建筑經驗,沒有考慮到寒地建筑設計的需求,只是片面的強調要做到建筑的創新,而將建筑應該以“御寒”為主的目的完全忽視,他們一味的追求室內空間的寬敞和明亮,這就使得建筑的舒適性大大降低。
2、環境設計的偏差
在東北寒地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師經常將地域條件和氣候特點忽視掉,他們盲目的將一些適用于其他地區的建筑景觀和規劃理念強加到寒地建筑設計當中,還有一些建筑師沒有對寒地氣候和生活習慣深入的了解,在設計中還可笑的采用水體和綠地,這就是設計師明顯對后期維護工作缺乏考慮的表現,一旦到了冬季,室外的環境就會成為一個潛在的污染空間體。除此之外,在很多寒地建筑設計中,一些建筑師十分缺乏技術措施來做到對自然環境的全方位掌控。
3、技術應用的偏差
“綠色技術、生態技術、低碳技術”的概念與原則已被建筑業界所廣泛認同,但在東北寒地建筑設計中仍存在著對于建筑符號、審美情趣的關注大于設計技術和建造技術等層面的現象,缺乏對寒地適宜性建筑技術的深入了解和付諸實施的能力,在設計中更多地流于形式或表現出技術惰性。過分追求節能忽視建筑健康性與舒適性的現象則普遍存在。例如,東北寒地建筑冬季保溫的主要技術措施是強化隔離層,增加室內空間的氣密性,節能數據的統計按照不開窗來計算的。而開窗換新風與節能實際上是一對矛盾體,有的項目片面關注能耗指標的降低,忽視適當的自然空氣交換,造成室內空氣質量較低。
二、東北寒地建筑設計適應性技術策略
上述的一系列在東北寒地建筑設計中普遍存在的設計問題,需要我們深入反省并想出解決的策略來將其解決。適應性技術是對東北寒地設計出現偏差的有效解決方式,它的選擇和應用使自然和經濟能夠和諧發展;它更多的強調技術間的結合,以促進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最終目的,使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能夠改變人們傳統價值觀念,使人們的價值取向和客觀環境達到一致。這樣就能夠使建筑的綜合效益得到提高,也能夠使建筑在追求單項效益的同時獲得更多要素的配合。東北寒地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據它的氣候特征和顯示條件來制定相應的適應性技術策略,這樣的適應性技術策略,關注自然條件制約和建筑形式的變化,對建筑群體組合的空間形態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避免寒冷氣候對建筑的影響;以“主動利用”的手法來對環境進行利用;能夠注重技術的應用來使綜合效益達到平衡,使多種技術相結合來使技術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1、環境適應性技術策略
東北的傳統建筑主要是以樸素為主,無論從布局形態還是到工藝技術都在應對冬季嚴寒氣候的不利影響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體現了建筑和地理、氣候能夠和諧發展的特征,同時,對于今天的建筑設計也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環境適應性技術主要表現在:很多東北建筑群體都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和風勢來進行建筑設計,整體來說,是一個防風御寒的群體布局;其次是在寒地建筑設計中考慮到建筑室內外的過渡空間的因素,像是門廳和樓梯間、陽臺等的設計,想要使其成為一個溫度適應的空間,又能夠減少外圍的護體系熱損失,同時使室內的空間舒適度增加,這就需要采取趨利避害的空間應變方式。東北氣候四季分明,漫長的冬季讓人們充滿了對溫暖,對陽光的渴望。那么就東北寒地的建筑來說,就像是生生不息的植物一樣,離不開陽光的沐浴。在大連的東軟軟件園河口園區的設計當中,建筑師就出充分考慮到了當地地勢的特征,并利用自然景觀進行規劃,將人的理念很好的融入到環境當中,使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完美結合。院落是由不同的建筑的單體進行組合的,在水平方向對冬季寒風所形成的屏障,能夠達到阻擋寒風的作用,能夠使局部環境的氣候得到很好的改善。
2、氣候適應性技術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現代建筑業也在不斷發展,并有所創新,工業革命以后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使人們對居住環節的舒適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各種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構造,包括采暖通風等設備的使用都使建筑室內能夠保持讓人滿意的溫度。這種舒適程度一般是建立在對不可再生資源消耗的基礎上,東北嚴酷的氣候條件就使這種現象表現的愈發明顯。氣候適應性技術策略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傳統上對資源浪費的問題,能夠樹立正確的環境意識,根據東北寒地的氣候特征,和建筑功能以及對建筑形態的需要,對建筑各方面的元素進行協調,讓建筑擁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更好的避免不利影響的產生。
結束語:對于一個優秀的建筑作品來說,不論它在哪個地區,都要保證建筑設計具有一定扎實的根基,要根據現實生活來進行具體規劃,不能夠脫離實際情況。對于東北寒地的建筑設計來說,其中出現很多理念問題和技術問題,那么面對這些問題的產生,適應性技術策略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不過這種方法是目前為止,能夠對東北寒地建筑設計中有所幫助的最有效方式。適應代表一種新思維,新觀念,適應性技術策略能夠喚醒建筑師對建筑基本問題的關注 ,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更好的創作。
參考文獻:
[1]王欣然,陳劍飛,王飛.東北寒地村鎮綠色民居設計初探[J].低溫建筑技術,2014,36(11):16-18.
[2]鄭楠.淺析東北地區冬季施工技術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7).
[3]高智慧.淺談東北地區小城鎮住宅建設策略[J].東方企業文化,2013(4):219-219.
[4]李嘯.淺析東北地區玉米種植的氣候適應性[J].科技致富向導,2015(7).
[5]王鵬程.淺談建筑暖通設備安裝施工技術及節能策略[J].低碳地產,20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