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油田車輛設備潤滑系統維護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車輛設備潤滑系統維護與保養的相關措施,對油田車輛設備維護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油田車輛設備;潤滑系統;維護保養
車輛設備是油田現場施工作業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設備,車輛設備安全管理的效果會直接影響井下作業的效率,甚至危及井下作業的安全。而潤滑系統的正常工作是車輛設備正常工作的保障。據國內外資料統計,70%~95%的機械系統故障是由潤滑系統失效引起的。因此,對油田車輛設備潤滑系統的維護保養特別重要。
1.油田車輛設備潤滑系統維護存在的問題
1.1潤滑知識欠缺
油田車輛設備的種類很多,導致了油田無法對所有車輛設備進行集中統一潤滑管理,部分一線員工擔負著日常潤滑管理的任務。他們的潤滑知識老化或僅來自于潤滑油廠商;潤滑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平,例如使用機械油,以為有油就行;認為加油量寧多勿少,有油就能潤滑;或是傾向于購買最便宜的或最貴的潤滑油,導致還存在用錯潤滑油或者潤滑油不對路而導致車輛設備潤滑不良的現象。
1.2難以正確對待按期換油和按質換油間的關系
部分管理人員將按質換油和按期換油簡單的絕對化、對立化,按期的就按期,按質的就化驗,沒有能力做就暫時擱淺。在用油時,有些油沒有到換油周期就已經劣化,但沒有引起重視,從而導致失去潤滑能力;有的到了換油周期,就直接換油,但油并沒有劣化,而產生潤滑油的浪費。
1.3注重按期按質換油,忽視定期清洗潤滑系統
車輛故障的主要特征多數是發動機機油燈報警,通過對發動機解體檢查,發現發動機油底、氣門室蓋內壁、凸輪軸外表等部位油泥、積垢現象較嚴重,并且機油集濾器濾網有不同程度的堵塞,據此,判斷故障為潤滑系統故障。故障造成個別發動機曲軸軸瓦、凸輪軸燒毀及缸蓋報廢,但經調查發現,潤滑油為正品,檢測油品質量也合格。分析原因在于,發動機累計運轉在一定的時限以內,沒有對發動機定期進行清理維護是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1.4潤滑油升級換代存在困難
油田目前供應體制很難保證全都使用高質量等級、大品牌的潤滑油產品,很難從源頭上保證油品在儲存運輸環節不出現混裝,而且也必須采購油田三產和改制企業的產品,導致潤滑油升級換代存在困難。
2.油田車輛設備潤滑系統維護對策
2.1經常檢查潤滑油的質量
在檢查油位時,應注意檢查潤滑油的污染程度,潤滑油尺上的潤滑油不應有變色(潤滑油變黑現象除外)的現象。當潤滑油達到使用的時間或達到換油指標時(我們單位要求按質換油),應及時更換潤滑油。多級油在使用時容易變黑,屬于正常現象。檢查潤滑油質量的常用方法有:油跡對比、黏度比較試驗和化驗法等幾種。用油跡對比法檢測潤滑油質量時,可在潔凈的白紙上分別滴下同種新潤滑油和正在使用的潤滑油各一滴,比較二者變化情況。如果在用的油中間黑點里有較多的硬質瀝青及炭粒等,表明潤滑油濾清器的濾清作用不良,但并不說明潤滑油已經變質;如果潤滑油中間黑點較小且色澤較淺,周圍的黃色潤跡較大,油跡的界線不很明顯且逐漸擴散,說明潤滑油中潔凈分散劑沿未耗盡,仍可繼續使用;如果黑點較大,且油呈黑褐色、均勻無顆粒,黑點與周圍的黃色油跡界線清晰,有明顯的分界線,則說明其中潔凈分散劑已經失效,表明潤滑油已變質,應及時更換。
2.2選擇合適換油周期、確保潤滑油質量
通常情況下以3個月/次的換油周期最為適宜。潤滑油的選擇則要根據車型、使用環境、使用頻率以及油品的API值、SAE值和 TBN值,選出適合所用車輛設備的潤滑油。
此外,機油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變臟、變質,對已變質的機油應及時更換,并要加強潤滑系統的管理,及時清洗濾芯,以確保潤滑油的質量。機油變質原因、檢查方法及處理措施如下:①由于機油在氣缸壁上受到高溫高壓燃氣的氧化作用,會使顏色變黑。取此機油滴在濾紙上,待其自然干燥后分析判斷:如果濾紙上的黑斑深而且大,其中并無顆粒,則表明此機油已經變質,應予更換;若黑斑四周有黃色油跡,表明此機油尚可使用,但應加強過濾作用,提高過濾效果。②由于柴油漏入曲軸箱,將機油沖淡。檢查方法是取此機油置于手心,用手指擦拭后,若能嗅到柴油的氣味,則此機油不能使用,應予更換。③由于冷卻水漏進機油,會使油中出現泡沫。取此油滴在鋁箔紙上觀察,油不散開,而水將散開。對含水的機油可用分油機或靜置沉淀的方法,待油水分離后,方可繼續使用。
2.3使用正廠機油濾清器
現在市場上很多價格低廉的機油濾清器,使用效果較差,會使油道堵塞,甚至有些機油濾清器本身會有濾芯滑落,造成潤滑油道堵塞現象。
2.4定期清洗
即使使用正廠機油和濾清器,但由于機油在發動機內經過長時間高溫,必然會產生膠質和漆膜,同時發動機運轉時會有摩擦雜質產生。因此,油道及零部件表面經常附著有一層油泥。但傳統的換油方式,油泥不能及時隨舊機油放出,反而會加劇發動機的磨損,因此,油泥必須定期清洗。清洗時應使用一種既能把油泥清洗下來,同時又能將油泥分散懸浮而避免油道堵塞的環保型添加劑。
2.5添加保護劑
現在有許多機油添加劑,為了追求其單一的抗磨能力,在油精中加入一定的固體抗磨劑,如鉛粉、特氟龍等。這種油精的抗磨能力較好,但需要超強的懸浮劑支撐。一旦基礎油被氧化,懸浮劑也會氧化,這些固體粉末就會沉積下來,嚴重時會堵塞潤滑油道,引起嚴重的機械故障。因此,為有效保護潤滑系統,不僅需要其潤滑油有較強的抗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其抗氧化、抗酸化的能力。即需要添加一種綜合性的指標(TBN值)較高的保護劑,如美國BG公司生產的BG105及BG110。
2.6確保機油的工作壓力
機油的工作壓力是用以建立它的流動速度,并克服它在流動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因此工作壓力可以反映零件摩擦表面間獲得潤滑油的充分程度。通常機油的工作壓力為 0.2~0.5兆帕(2~5公斤力/厘米2),壓力過高過低都不好。過高,可能造成潤滑油路被漲裂而損壞,過低,可能造成零件間的干摩擦,那怕是短時間,也可能導致燒瓦、抱軸等不良后果。
在工作中,如果發現機油壓力過低,應使發動機卸去負荷低速運轉。首先檢查油路是否通暢,松開油管與油壓表的連接螺母,觀察機油從松開處冒出的情況。如果機油冒出壓力很大,而擰緊螺母后,油壓表不動或動得很少,就說明油路暢通,而油壓表壞了,應該更換。如果不冒機油或冒出機油壓力很低,應立即停止發動機的運轉,進行檢查。
油田車輛設備潤滑系統正常工作是油田車輛設備正常安全工作的保障,對其進行維護保養不僅需要定時、定量、定質換油,同時也需要定時檢查、清洗,以及添加符合要求的保護劑。
參考文獻:
[1]韓彥松,韓泓單,陳紅兵等.油田車輛設備的安全管理[J].特種作業,2007,(12):90-91.
作者簡介:
劉俊(1983—),男,新疆烏魯木齊市人,大學本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