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2015年度,對懷遠縣玉米開展了兩種施肥橫式下的肥料效率試驗。結果表明,與常規施肥模式相比,配方施肥模式下全肥區玉米產量有所提高,氮、磷、鉀肥的利用效率也明顯提高。初步表明,測土配方施肥在節約肥料、不降低作物產量的同時,對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有較好的作用。
關鍵詞:玉米;配方施肥;效率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6-0102-02
為探討配方施肥和常規施肥條件下玉米的肥料利用效率,2015年度安排了兩種施肥模式下的玉米肥料效率試驗,以期為進一步完善配方施肥提供參考。
1 試驗設計
試驗安排在包集鎮。試驗土壤為砂姜黑土類的青白土。試驗前土壤基礎養分狀況為:有機質1.35%,全N1.20%,有效磷24mg/kg,有效鉀125mg/kg,pH6.3。安排了兩個試驗,分別為配方施肥條件下的肥效試驗和常規施肥條件下的肥效試驗。
1.1 配方施肥條件下的肥效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
處理I-1,PK:施磷肥(純)75kg/hm2、鉀肥(純)180kg/hm2;
處理I-2,NP:施氮肥(純)270kg/hm2、磷肥(純)75kg/hm2;
處理I-3,NK:施氮肥(純)270kg/hm2、鉀肥(純)180kg/hm2;
處理I-4,NPK:施氮肥(純)270kg/hm2、磷肥(純)75kg/hm2、鉀肥(純)180kg/hm2。
1.2 常規施肥條件下的肥效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
處理II-1,PK:施磷肥(純)1 12.5kg/hm2、鉀肥(純)150kg/hm2;
處理II-2,NP:施氮肥(純)300kg/hm2、磷肥(純)112.5kg/hm2;
處理II-3,NK:施氮肥(純)300kg/hm2、鉀肥(純)150kg/hm2;
處理II-4,NPK:施氮肥(純)300kg/hm2、磷肥(純)112.5kg/hm2、鉀肥(純)150kg/hm2。
兩個試驗小區面積均為30m2,重復3次。試驗用玉米品種為隆平206,2015年6月14日播種,10月3日收獲。收獲時取籽粒和植株樣進行氮磷鉀養分含量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 配方施肥條件下的肥料利用率試驗,4個處理玉米株高185~250cm,穗位高度75~95cm,每穗行數在13.7~15.2行,每行粒數21.5~35.4粒,百粒重27.2~33.6g。常規施肥條件下的肥料利用率試驗,4個處理玉米株高170~265cm,穗位高度76~102cm,每穗行數14.0~15.3行,每行粒數20.2~32.8粒,百粒重26.8~33.4g。從兩個試驗的玉米農藝性狀結果(表1)可以看出,不施氮肥對玉米生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無法獲得較好的產量構成,從而對產量造成較大影響。
2.2 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對兩個試驗小區玉米進行單收單打,獲得產量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兩個試驗均表現為處理4(NPK)產量最高,其次是處理3(NK)處理。因此在氮磷鉀三要素中,氮肥是玉米高產的首要因素,其次是鉀肥。當然,氮磷鉀合理配合使用才能保障玉米高產高效。兩種施肥條件下相比,配方施肥模式下全肥區產量較常規施肥模式下高306kg/hm2,產量提高率為3.53%。可見,配方施肥在節約肥料的同時,玉米產量并沒有降低,甚至還有所提高,表明配方施肥可以使養分均衡供應,有利于玉米協調生長。
2.3 肥料利用率分析 根據表2數據,通過計算獲得兩種施肥模式下玉米地上部分帶走養分量(表3)。利用差減法計算出全肥區氮磷鉀肥利用率(表4)。可以看出,配方模式下的氮、磷、鉀肥的利用率分別為45.8%、39.4%和35.7%,較常規施肥模式下氮、磷、鉀肥利用率的40.9%、29.3%和35.5%,分別高4.9、11.1和0.2個百分點。試驗初步表明實施配方施肥在均衡肥料使用的同時,能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3 結論
本次玉米肥料效率試驗結果表明,玉米配方施肥下的肥料利用率較常規施肥模式有明顯的提高,氮、磷、鉀肥利用率分別提高4.9、11.1和0.2個百分點。玉米全肥區產量也提高306kg/hm2,增產率為3.53%。因此,玉米上的肥效試驗初步表明,科學合理的測土配方施肥,在節約肥料,均衡養分供給,不降低作物產量的同時,對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也有較好的作用。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