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文++彭昌家++羅東洋
摘 要:該文介紹了南充市油菜主要的病蟲種類,提出了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旨在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地做好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確保油菜高產、穩產及油菜生產和油菜籽質量安全,增加農民收益。
關鍵詞: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6-0106-03
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為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種)類型為: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campestris) L.],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1-3]。油菜是我國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和總產超過世界總量的25%,長江流域是世界三大油菜主產區之一。油菜籽富含油脂、蛋白質,是油、菜、飼兼用的重要經濟作物[3-4]。油菜花盛開時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年來,中國各地紛紛舉辦油菜賞花節,是春季休假旅游的好地方;花朵凋謝后,油菜籽可以榨油。
油菜是南充市第一大油料作物,2016年種植面積8.83萬hm2,其中甘藍型油菜面積達90%以上,總產24.9萬t,占油料作物總產的63.0%[5]。油菜病蟲害是影響油菜安全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全市常年油菜病蟲害發生面積5.67萬~6.67萬hm2,造成油菜損失約3 500t左右。為搞好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提高油菜產量,確保油菜生產、質量安全和全面落實國、省促進油料(菜)生產意見,筆者從2007年開始,結合油菜高產創建進行了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示范,在部、省農業主管部門的支持下,依托油菜高產創建和農業部“第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優化、組裝了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路線,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體系,通過近10年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2016年全市油菜平均單產提高到2 820kg/hm2,較2006年增產11.4%,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5]。本文參考國內有關地區油菜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經驗[6-8],特提出了適合南充市的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現介紹如下。
1 主要病蟲種類
全市油菜病蟲害種類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白銹病、蚜蟲、菜青蟲、黃曲跳甲等。
2 防治策略
以預測預報為前提,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基礎,適時藥控為關鍵,全面推廣綜合治理技術。
3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3.1 農業防控
3.1.1 選用抗病品種 選擇豐產性好、抗病(蟲)性高(尤其是高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強的中熟品種,特別應推薦低芥酸、低硫甙的優質雜交油菜品種,建議農戶選用南充市種子管理站2017年小春推介品種中的油菜品種,如:德興油558、中綿油783、川油36、川油46、陽光198、蓉油18、德新油88等。
3.1.2 合理輪作,減少菌源 實行稻油輪作或油菜與禾本科作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以減少菌源。
3.1.3 窄廂深溝栽培,降低濕害 漕溝深冷下濕田推行窄廂深溝栽培,有利于瀝水防漬,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害。其他稻田油菜要開好“三溝”,做到溝溝相通,達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雨停田干。保持土壤通透性良好,以利于油菜深扎。
3.1.4 搞好種子處理,減少病種子和小菌核 播前用10%鹽水選種,淘汰浮起來的病種子及小菌核,選好的種子晾干后播種。
3.1.5 加強健身栽培,增強抗逆力 一是適期播種。育苗移栽的9月上中旬選好苗床,培育矮健壯苗,4~6葉中小苗移栽,直播的10月上旬進行機械直播或人工撒播。二是合理密植。移栽的一般栽10.5萬~12.0萬株/hm2,機械播種的基本苗達到30.0萬~37.5萬株/hm2,人工撒播的留苗22.5萬~30.0萬株/hm2。并在播栽前用草甘膦或農達等搞好化學除草或人工除草,減少雜草,減輕發病。三是配方施肥,增施磷、鉀、硼肥。采取“重底早追,重施開盤肥,看苗補施蕾薹肥,花期噴施硼肥”的施肥原則。一般施純氮180.0~210.0kg/hm2,底肥以有機肥、磷鉀肥或復合肥為主,硼肥15.0kg。四是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清溝排濕,在油菜盛花期前中耕培土2~3次,既可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倒伏,又可埋殺菌核,減輕病害。生長中后期及時摘除病、黃、老葉,隨即帶出田外作飼料或集中漚肥,不可丟棄田間,減輕病菌蔓延危害。
3.2 物理防治 一是黃板誘殺。在秋播油菜地懸掛黃板300~450張/hm2,色板高于地面50cm,可大量誘殺有翅蚜。二是用銀灰、白色或黑色薄膜覆蓋油菜行間40~50d,有驅蚜防病的作用。
3.3 生物防治 保護天敵或人工飼養釋放蚜繭蜂、草蛉、食蚜蠅及多種瓢蟲等。本文重點介紹蜜蜂授粉技術:
3.3.1 選用蜜蜂品種 選用適合當地的本地蜜蜂或意大利蜜蜂。
3.3.2 蜂需求量 合理布局放蜂點,連片分布的油菜按0.2~0.4hm2配置1個群勢大于1.5kg以上的授粉蜂群,以達到既保障蜂蜜產量又滿足油菜授粉增產的目的。
3.3.3 入場時間 需在當地繁蜂的,在10—11月進入場地;不在當地繁蜂的,應在油菜開花10%之前(2月中旬)入場。
3.3.4 蜂群擺放 授粉蜜蜂進入場地后,油菜面積在46.7hm2以下,蜂群可布置在田地的任何一邊;如果面積在46.7hm2以上,或地塊長度達2 000m以上,則應將蜂群布置在地塊的中央,減少蜜蜂飛行半徑。授粉蜂群一般以10~20群為一組,分組擺放,并使相鄰組的蜜蜂采集范圍相互重疊。
3.3.5 蜂群管理 選擇耐寒、育子能力強的蜂種;加蓋保溫物,調整巢脾,強群補弱群,保持蜂多于脾,保證蜂箱內子脾的數量與質量,維持箱內溫度穩定,保證蜂群能夠正常繁殖;初花期適當獎勵飼喂、授粉期蜂群輔以產漿和脫粉促進蜂群采粉的積極性,提高授粉質量;為蜜蜂提供干凈的水源,維護和保持良好的蜂群狀態,合理打糖,避免惡性采收。油菜流蜜后期,要儲備飼料,做好遷徙準備;轉地前7d進行蜂群調整,并在油菜蜜源結束后,盡快將蜂群運至下一個蜜源場地。
3.3.6 農藥使用注意事項 若油菜發生病蟲必須施藥,應在蜜蜂入場前10d或蜂場撤離后噴施農藥,或選用對蜜蜂安全的藥劑。加強蜜蜂授粉對油菜增產意義的宣傳,提高農民保護蜜蜂的意識,禁止在蜂場周圍噴灑高毒農藥。
3.4 科學用藥
3.4.1 油菜菌核病 可在主莖開花株率90%、一次分枝開花株率在50%左右或油菜開花期,葉病株率達10%以上,莖病株率在1%以下時開始噴藥防治。其中,偏輕發生年份,在油菜盛花期(一次分枝開花枝率100%、二次分枝開花枝率30%左右時)進行防治;對于易感品種或中等以上發生年份,要在油菜盛花初期(主莖開花株率達95%以上、一次分枝開花枝率20%),開始第一次用藥防治,盛花期(一次分枝開花枝率100%、二次分枝開花枝率30%左右時) 進行第二次防治;大發生年份高產栽培區第二次防治后7~l0d再治一次。可1hm2用50%腐霉利WP600~750g、或70%甲基流菌靈WP675~900g、或50%多菌靈WP(或SC)1 500g、40%菌核凈WP1 500~2 250g、或25%使百克EC375~450g對水900kg手動噴霧、或對水450kg機動彌霧,可兼治霜霉病,注意藥液須均勻噴到植株上下部。各藥劑應輪換使用,以延緩抗藥性。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技術要求使用無人機或煙霧機進行油菜菌核病防治。
3.4.2 霜霉病、白銹病 在早春始病期和抽薹開花期及時用藥防治,可1hm2用75%百菌清WP1 500g,或70%代森錳鋅WP1 500g,或66.5%霜霉威(普力克)水劑750~1 125mL,或58%甲霜靈錳鋅WP2 250~2 625g,或64%殺毒礬WP1 800~2 250g對水450~675kg手動噴霧,或對水112.5~225kg機動彌霧。
3.4.3 蚜蟲 油菜蚜蟲主要有蘿卜蚜、桃蚜和甘藍蚜3種。蚜蟲為害油菜,一般有苗期、(秋季)和抽薹-結莢期(春季)2個防治關鍵時期,甘藍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蚜蟲發生少。播種后用藥土覆蓋,移栽前用噴施1.8%阿維菌素EC或10%吡蟲啉WP1 200~1 500倍、或移栽時,先將菜苗放入前述藥劑2 000倍藥中浸一下苗,然后移栽,可以推遲或減輕苗期蚜害。當油菜有蚜株率達10%或每株平均有蚜10頭以上或苗期蚜株率達15%,移栽定植蚜株率25%~30%,在油菜抽薹開化期,當10%的花蕾上有蚜蟲,平均單蕾有蚜蟲3~5頭是就應防治。每1hm2用生物農藥1.8%阿維菌素EC225~300mL、或0.38%苦參堿EC1 200~1 500mL,化學農藥10%吡蟲啉WP300g、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或2.5%溴氰菊酯EC450~600mL、或3%啶蟲脒EC600~750mL對水450~675kg手動噴霧,或對水112.5~225kg機動彌霧,可兼治菜青蟲。
3.4.4 菜青蟲(菜粉蝶) 應掌握在幼蟲3齡以前噴藥。每1hm2用生物農藥2%阿維·蘇云金WP225~300mL、或生化復配制劑1.7%阿維·高氯氟氰可溶性液劑225~300mL、或15%阿維·毒EC150~225mL對水450~675kg手動噴霧。
3.4.5 黃曲條跳甲 黃曲條跳甲成蟲取食油菜葉片,將葉片咬成許多小孔,嚴重時可將葉片吃光,造成油菜苗成片枯死。幼蟲危害根部,剝食根表皮,并在根的表面蛀成許多環狀蟲道,最后萎蔫而死。成蟲活潑善跳,多棲息在葉背、根部及土縫中。多在早晨或傍晚取食,有趨光性,對黑光燈敏感。藥劑防治可在成蟲盛發期,每1hm2用生物農藥5%魚藤酮EC675~825g、或1%苦參堿醇溶液900mL,生化復配制劑24%阿維·毒EC180~225mL,化學農藥10%高效氯氰菊酯EC225~300mL、48%毒死蜱EC225~300mL、或50%辛硫磷EC450~525mL、或90%敵百蟲結晶675g對水450~675kg手動噴霧。幼蟲危害期也可用90%敵百蟲結晶稀釋1 000倍液后順行灌根。
參考文獻
[1]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栽培技術[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11-15.
[2]M.R.J.霍爾馬斯,著,沈惠聰,譯.油菜的營養與施肥[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6-10.
[3]王家容.江津區優質油菜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17):59-60,128.
[4]陳浩,吳鵬.優質油菜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17):50-51.
[5]蒲春雷,彭昌家.南充市油菜高產創建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6(5):11-13.
[6]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油菜蜜蜂授粉技術規程[EB/OL].[2017-03-13].http://www.doc88.com/p-7963703954320.html.
[7]李青,肖定懷.油菜蜜蜂授粉 綠色防控好處多[N].四川農村日報,2016-03-15(07).
[8]李洪芳.蜜蜂傳粉在油菜增產中的應用技術[J].北方園藝,2007(11):12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