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彥波+溫振海


摘 要:為提高蔬菜大棚的土地利用率,解決大棚抗災能力不強的問題,該文對蔬菜大棚結構科學設計以及新型覆蓋材料的利用,設計出適合皖北地區氣候特點的大棚,并通過推廣應用配套適用栽培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開展蔬菜綠色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型主副拱鋼架大棚;設計;配套適用技術;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 S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6-0167-02
2014年2月,阜陽市潁泉區在建設梁營、坎河、田樓、楊店等扶貧產業基地時,設計并推廣應用了GB-932新型主副拱單體鋼架大棚。這種新型的復合塑料大棚棚體采用主副拱鋼架結構,雙層膜覆蓋保溫,冬季棚內最低溫度達8℃,適宜吊蔓作物種植,棚內空間大,通風良好,作物產量高,土地利用率高,維修費用小,材料再利用率高,充分填補了單體棚不能越冬栽培的不足,是設施栽培中較為理想的塑料大棚。本文現將GB-932新型主副拱單體鋼架大棚的設計安裝以及配套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供廣大種植戶借鑒和參考。
1 大棚主要建設規格尺寸
跨度:9.00m,長度:72.00m,頂高:3.35m,肩高:1.40m,風荷載:0.40kN/m2,雪荷載:0.30kN/m2,吊掛荷載:0.15kN/m2,入地深度:0.50m,主拱桿間距:3m,副拱桿間距:1m。
2 大棚主要用材及加工工藝
2.1 用材及加工工藝 詳見表1。
2.2 安裝工藝 主拱桿上下弦及副拱桿長度13m,采用頂部6m+兩側3.5m定尺標注管縮頭8cm螺栓連接,彎管工藝采用液壓彎管機一次成型,主拱頂部高度0.3m。主拱桿主副拱腹桿連接采用氣保焊焊接工藝,對焊接處進行兩遍鋼結構專用防銹漆噴涂處理。頂部拱桿間距2m布置在跨度方向布置一道卡槽。棚體兩側布置0.3m寬×0.1m深C25混凝土以增加棚體穩固性。棚兩側配置手動卷膜通風裝置,通風高度1.0m,通風處配置25目防蟲網。
3 配套適用栽培技術的應用
在進行新型大棚推廣應用的同時,我們進行了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廣與應用。一是利用穴盤育苗,進行了早春大青茄接茬絲瓜種植試驗;二是利用西瓜穴盤苗進行了西瓜套種豇豆和辣椒的試驗;三是進行了白鳳菜、魚腥草等特菜栽培試驗;四是利用番茄穴盤苗進行了冬春茬番茄-早熟白菜-秋延辣椒栽培試驗;五是研發了番茄新型有機質無土栽培技術。利用牛糞和珍珠巖作為無土栽培的基質進行槽式栽培,切實解決了棚室生產不能連年重茬的技術問題,對于提升蔬菜生產的科技含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且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針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無害化防治。精選抗病品種,實施了種子消毒;蔬菜換茬時,應用石灰氮進行了高溫悶棚,改善了土壤環境,解決了蔬菜重茬帶來的病蟲害問題;定植時實施了膜下滴灌技術,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節本增效。藥物防治時我們推廣應用了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此外推廣應用了新型設施,在棚內安裝了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起到了很好的物理防治效果;黃瓜生產上應用了二氧化碳施肥器,增產效果明顯。覆蓋物應用了新型材料,全部應用防霧滴耐老化功能棚膜,在放風口及門洞處覆蓋防蟲網防蟲,夏季采用遮陽網遮陰,冬春用棚膜多層覆蓋保溫,實現了蔬菜生長的全程避雨栽培。
參考文獻
[1]朱建宜.換代無支柱大棚支架機問世[J].中國花卉園藝,2005,22.
[2]湘文.塑料大棚的合理結構[J].現代農業,1980,04.
[3]汪士尚.PGP5—1型農用管式單棟塑料大棚[J].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1982,02.
[4]冷楊,梁桂梅,李建偉,等.蔬菜標準園生態栽培技術解讀[J].中國蔬菜,2010,10.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