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黑龍江大慶 163113)
某轉油站站外集輸管道管徑優化設計
王博(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黑龍江大慶 163113)
某轉油站系統工程新建57口水驅油井,需新建單井管線。為確保機采系統安全平穩運行,提高管道效率,降低工程投資,利用水力計算表及熱洗(摻水)管線設計參數計算熱洗(摻水)管線管徑大小。利用PIPEPHASE工藝模擬計算軟件進行模擬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優化油井集油管道的管徑大小。通過經濟評價,管徑為DN65的管線比管徑為DN50的管線每公里貴3.61萬元,因此,在使用管徑為DN50的管線可以保證集采系統安全平穩運行時,不選取管徑為DN65的管線。所以,通過計算及綜合評價,某轉油站系統工程選擇管徑為DN50的管線37.07km;管徑為DN65的管線9.97km,投資估算656.92萬元。
集輸系統;管徑選取;水力計算;pipephase
某轉油站管轄油井161口,其中水驅油井105口,普通聚驅油井11口,高濃度聚驅油井45口,轄計量間8座(其中純水驅間1座,純聚驅間2座)。2015年產能工程除9#聚驅計量間所轄11口油井仍為普通聚驅油井外,其他聚驅油井均為本次產能二次上返利用井。
本次產能將新建水驅加密井57口接入水驅計量間。系統調整后,站場共轄井173口(老井116口,新井57口),計量間7座。新建管道均選內纏聚乙烯膠帶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溫管。
1.1 物性參數
原油物理性質見表2.1-1。

表2.1-1原油物性表
1.2 設計參數
計量站來油進轉油站壓力:0.15~0.2 MPa(表壓);計量站來油進轉油站溫度:34~35℃;摻水出站溫度:≤70℃;摻水出站壓力:≤200m單井平均摻水量:0.7m3/h·口;油井最高允許回壓:≤1.0 MPa(表壓);熱洗強度:20m3/h·井;熱洗周期:60天;井口熱洗壓力:3.5MPa
2.1 去油井摻水(熱洗)管線規格的確定
根據上述設計參數,熱洗強度遠大于單井平均摻水量,因此由熱洗強度確定摻水(熱洗)管線管徑大小。根據水力計算表(表3.1-1)及管線設計參數:井口熱洗壓力=3.5MPa。計算熱洗管線進各計量間壓力。

表3.1-1水力計算表
某轉油站各計量間去油井摻水(熱洗)管線允許水力損失為2.272MPa到2.760MPa,所以管線長度≤600m,選擇管徑為DN50的管線;管線長度>600m,選擇管徑為DN65的管線。
2.2 油井來集油(計量)管線規格的確定
單井集油管道管徑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油井最高允許回壓的設計參數,原油物性,產液量及管線長度。在確定井口回壓≤1.0MPa、進站溫度34℃到35℃的前提下,利用PIPEPHASE等工藝模擬計算軟件進行模擬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優化集輸油管道的管徑大小,提高管道效率,降低工程投資。
2.2.1 產量預測
根據產量預測計算得出:該區塊基建油井出油溫度:29.7℃;平均單井產油量:0.141m3/h;體積含水:90.4%;氣油比:88.9。
2.2.2 集油管線規格的確定
本系統基建新井共57口,利用PIPEPHASE進行模擬計算,根據進站溫度34℃到35℃的要求,調整摻水量。
根據計算結果,得出以下結論:某單井管線距離960m,選擇管徑為DN50的集油管線,井口回壓為0.41MPa<1.0MPa,滿足設計要求。其它單井利用pipephase軟件模擬計算,選擇管徑為DN50的管線均可滿足油井最高允許回壓≤1.0 MPa(表壓)的要求。
(1)某轉油站去油井摻水(熱洗)管線,管線長度≤600m,選擇管徑為DN50的管線;管線長度>600m,選擇管徑為DN65的管線。
(2)某轉油站單井集油管線選擇管徑為DN50的管線。
(3)某轉油站系統工程選擇管徑為DN50的管線37.07km;管徑為DN65的管線9.97km,投資估算656.92萬元。
[1]pipephase多相流管網模擬軟件中文用戶手冊.北京中油奧特科技有限公司.
[2]崔海清.工程流體力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
王博,男,第一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