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菏澤醫學??茖W校,山東菏澤 274000)
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性及其化學結構之間的相關性菏澤醫學??茖W校化學教研室
范偉(菏澤醫學??茖W校,山東菏澤 274000)
黃酮類化合物屬于一種多酚類氧化劑,其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當中。本文在對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生物特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其抗氧化性和化學結構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并且借助此研究結果對尋找更加高效、低毒的抗氧化劑提供依據。
黃酮類化合物;抗氧化性;化學結構
自由基產生于有氧生活活動的生理過程當中,自由基的活動行為和存在方式與生物體的病變之間有著較大的關系,近年來所產生的的各種低治愈率疾病都與自由基有著較大的關系。而黃酮類化合物在清楚自由基和抗氧化方面具有較好的作用,為了提高其藥理活性,需要對其抗氧化性和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自由基主要指的是在外層軌道上含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沒有進行配對的電子的原子、離子或者分子,在目前對抗氧化劑的研究當中,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預防性抗氧化性,這種抗氧化性主要是能夠對引發階段的自由基進行清除;而另外一種抗氧化主要指的是斷鏈型抗氧化劑,這種抗氧化劑主要是能夠對自由基反應鏈中的自由基進行捕捉,并且對自由基進行阻止。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黃酮類化合物在實際的抗氧化反應過程中能夠完成以上兩個方面的內容,也就是說不僅能夠對引發階段的自由基進行清除,同時也能夠對自由基反應鏈中的自由基進行直接捕捉,以此來阻止自由基進行一系列的反應,這樣不僅能夠預防自由基的產生,同時也能夠對已經生成的自由基進行阻止[1]。
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是一類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結構的化合物,在這個化合物的分子當中,存在有個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堿性,能與強酸成鹽,其羥基衍生物多具黃色,所以又被稱為黃酮。黃酮類化合物存在于大多數的植物體內,在植物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與糖結合成苷類,其中的一小部分以游離形式存在,整體是以結構為基本母核的天然產物。其中的存在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形態,首先是以脂鏈的形式存在,另外一種是與形成六元或者五元環的形式,也就是兩個苯環通過中央三碳鏈進行連接而成的一種化合物。根據這種不同的基本結構形式,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分為黃酮或者黃酮醇類,這樣兩種形式的化合物存在于不同的植物當中,除了這兩種化合物之外,還存在有著其它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2]。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母核體現在圖一:

圖一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母核
(1)首先是酚羥基取代基的位置和數目。對于黃酮類化合物之中的羥基基團來說,可以參與以下這種反應:,其中的F為黃酮類化合物,這樣的反應能夠生成比較穩定的半醌式自由基,并且可以終止自由基的鏈式反應。其中B環和C環的抗氧化性活性,而A環上的C7和C5在對自由基進行清除的過程中也能夠發揮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由于B環中酚羥基具有最高的活性,所以說B環中酚羥基的整體結構是決定清除自由基的關鍵性因素。所以說黃酮類化合物中B環酚羥基的數目與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
(2)B環中鄰苯二酚的重要性。從上述中可以知道,B環中酚羥基的數目與黃酮類環合物抗氧化性之間存在著交大的關系,而B環中鄰苯二酚的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主要原因在于黃酮類化合物中的的鄰位酚羥基與自由基進行反應之后,能夠形成相對較為穩定的共軛半醌式自由基,自由基從而變得更加穩定[3]。
(3)C2和C3之間的雙鍵。根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C2和C3之間的雙鍵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C2和C3之間的雙鍵能夠延長鄰二羥基所形成的的共軛體系,而B環在失去電子之后能夠通過自旋來形成更為穩定的自由基,而這樣的雙鍵被氫化之后,能夠縮短共軛體系,這樣也就降低了羥基的作用,羥基作用的削弱,會使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產生一定程度的降低。除了C2和C3之間雙鍵的作用之外,位羰基的不同作用也會使黃酮類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產生一定的影響。
經過相關研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活性,而此性能與黃酮類化合物的化學結構有著交大的關系,所以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性仍在研究當中,以此來保證黃酮類化合物能夠發揮出更加有效而穩定的抗氧化作用。
[1]呂娜.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與其化學結構的關系[J].現代養生b,2014(11):31-31.
[2]陳宇,董映雪,鄭璐,等.竹葉黃酮類物質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5(12):4-8.
[3]張秋燕,張福平,陳秋華,等.鼠麴草黃酮類化合物抗氧化性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30-32.
[4]吳肖虎.幾種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4.
[5]蔣曉文,白俊鵬,田星,等.牛蒡根中黃酮苷類化學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構效關系的研究[J].中草藥,2016,47(5):72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