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皓 孫初鋒(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
果膠的提取工藝研究及其應用
張皓 孫初鋒(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
酸水解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果膠提取法,本實驗在酸水解方法的基礎上,用超聲波輔助法,對果膠的提取工藝進行了優化。
果膠;酸水解法;超聲波輔助酸水解法;優化
果膠在減肥、防癌抗癌、養生保健等方面有著巨大的食用、藥用價值,有著非常大的消費市場,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對果膠的需求幾乎完全依賴國外進口。
目前,果膠的提取方法有以下幾種:酸水解法、離子交換樹脂提取法、酶提取法、草酸銨提取法、微波輔助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應用最廣泛的是酸水解提取果膠法。
將蘋果放入粉碎機粉碎,把果渣置于40℃的水中(10倍體積)浸泡30 min,再用40℃的水洗滌3~4次,除去可溶性糖和色素等雜質,除水過濾,將果渣放在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在60℃的溫度下烘干,至吸水紙按壓無明顯水分時停止烘干操作。
酸水解提取法的工藝已知,在基于酸水解法的條件下,測定超聲波輔助酸水解法下的不同影響因素的條件選擇,并選擇最佳條件。
3.1 最佳萃取劑的選擇
取果渣5.00g,按固液比為1:20的比例加入蒸餾水,pH調節為2.0,在90℃的溫度下不斷攪拌并加熱120min.。酸水解法常選用無機稀酸試劑,本實驗又多采用了有機酸試劑。不同酸提取劑對產率的影響如下所示:

對比不同萃取劑對果膠產率的影響,選擇以磷酸亞硫酸混合液(1:2)為萃取劑。
3.2 最佳超聲波頻率的選擇
在上述條件下,分別選用20、40、60、80、100kHz的不同頻率,進行果膠提取。超聲波頻率對果膠產率如下所示:

由實驗數據發現,在40~60kHz的頻率范圍內,果膠的產率比較高。考慮到儀器的功耗,最佳的超聲波頻率選50kHz。
3.3 最佳溫度的選擇
在上述條件下,選40、50、60、70、80、90℃六組分別進行試驗。溫度對產率的影響如下所示:

由圖分析得最佳溫度范圍是70~80℃,出于操作安全和恒溫水浴能耗兩者的影響因素,選取70℃為最佳加熱溫度。
3.4 最佳pH的選擇
在上述條件下,取pH分別為1.8、1.9、2.0、2.1、2.2五組,進行實驗。pH對產率的影響如下所示:

由數據可知,最佳pH可能在pH1.8之前,所以重新做pH—產率實驗。

重新實驗后的數據顯示:在pH1.6左右為最佳pH值。最佳pH取1.6。
3.5 最佳加熱時長的選擇
在前述條件下,以加熱120min為基準,選取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 5組。加熱時長對產率的影響如下圖所示:

由數據看出,當達到90min時,再繼續加熱對果膠的產率幾乎沒有變化。所以,在60min~90min之間可能存在加熱時長—產率的最佳值。因此,再取70min、80min實驗。

綜合分析,在加熱90min時,果膠產率已經進本達到最佳,但加熱80min與90min并無太大差異。所以,最佳加熱時長取80min(若要獲得盡可能多的果膠,可適當增加加熱時長)。
3.6 提取劑對產率的影響及分析
不管是酸水解提取果膠法,還是其他方法,乙醇是普遍使用且經濟綠色的提取劑。目前市場上,暢銷的乙醇是濃度為75%的型號(CAS:64-17-5)。從各方面的影響因素考慮,在本次實驗中不考慮乙醇濃度對果膠產率的影響。
通過實驗得最佳提取工藝:以磷酸亞硫酸混合液(1:2)為萃取劑,在50kHz、pH1.6、70℃的條件下,加熱80min,經過脫色處理,可以獲得粗品果膠,其產率約為11.80%。
本結論是以操作安全、耗能低、時間短為主要前提下而得出的,在相應的條件下,獲得更高的果膠產率是有實驗理論基礎的。
[1]范莎莎,王楠.果膠提取工藝的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06.
[2]陳豆弟,張露,代紅靈.果膠提取工藝的研究進展[J].飲料工業,2012,02.
[3]楊本華,要曉麗.蘋果果膠提取工藝研究[J].山東化工, 2015,22.
張皓(1995-),男(漢族),現就讀于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