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后諾獎”時期莫言小說研究的瓶頸和路徑
——兼及莫言研究的分期問題與劉廣遠、王敬茹商榷

2017-04-11 01:31:28姬志海
社會科學動態 2017年9期
關鍵詞:小說創作研究

姬志海

“后諾獎”時期莫言小說研究的瓶頸和路徑
——兼及莫言研究的分期問題與劉廣遠、王敬茹商榷

姬志海

自2012年10月到2017年5月,國內外學界對莫言研究的批評文章驟然增多,這無疑意味著針對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研究,更大一股蓄勢待發的學術發展性與突破力正在啟動。這其中,劉廣遠、王敬茹在其發表的《莫言研究綜述》一文中提出了針對莫言研究30年的“三分期法”:1985—1990年,探索期、高潮期;1990—2000年,質疑期、批判期;2000—2010年,成熟期。此種觀點實可商榷,1995年(莫言《豐乳肥臀》的發表),2006年(莫言被授予“福岡亞洲文化獎”)和2012年(莫言獲得諾獎)這三個節點理應在莫言研究的分期中得到必要之體現。又及,針對“后諾獎事件”以來學界關于莫言研究的新焦點、新瓶頸以及可能性的解決方案諸問題,也沒有在其文中得到應有之體現——這正是我們要探討的幾個問題。

后諾獎時期;莫言研究;新意義;新焦點;新瓶頸;新路徑

一、“后諾獎”時期莫言研究的意義、概況和瓶頸

198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小說發展流變一直都是學界關注和研究的熱點,莫言更是這其中不可繞開的重量級作家之一。1985年《透明的紅蘿卜》的發表,“重感覺敘事”的莫言開始為文壇所側目,其后《金發嬰兒》、《爆炸》、《球狀閃電》等一大批同類型中短篇小說接連發力,特別是1986年以《紅高梁》為代表的紅高粱家族系列的新歷史主義小說的問世更使莫言成為擁有眾多讀者的先鋒派小說家。從90年代的《酒國》 《豐乳肥臀》開始,莫言嘗試狂歡化的多聲部敘事技巧,并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進入新世紀以來,他更是以《檀香刑》《四十一炮》 《生死疲勞》 《蛙》等多部均可堪稱經典的長篇小說文本,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中國小說作家,躋身于世界一流小說大師的行列。2006年7月,繼巴金之后,莫言被授予了“福岡亞洲文化獎”,時隔六年,他又一舉斬獲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一個中國籍作家。

倘以“莫言”為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即可發現,自2012年10月到2017年5月,國內批評界對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批評文章驟然增多。與此同時,一大批國內知名學者還先后在北京、濟南各地舉行了若干場針對莫言創作進行專題分析的大型學術研討會,以《當代作家評論》 《小說評論》為代表的重量級學術期刊也先后開辟針對莫言小說的研究專欄……影響所及,越來越多的臺灣學者與海外漢學家也先后接踵加入到這一討論和互動中來。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關于莫言及其小說的研究勢必成為一個吸引國內學人和國外漢學界乃至國外文學界眾多研究目光的新的“磁極”和“黑洞”。也即是說:針對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研究,更大一股蓄勢待發的學術發展性與突破力正在啟動,更多具有巨大創新潛力的、新的學術知識生長點也正在形成。

筆者以為,在莫言獲得諾獎以后的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對之進行研究不僅僅是學界盲目趨時的“大勢”所趨,從更深層面的意義上來講,它還是建構更科學、更合學術邏輯的中國現當代白話小說史體系的學術要求。自2012年10月11號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出迄今,學界關于“莫言是否已經超越了魯迅、中國當代小說是否已經全面超越了現代小說”的爭論就一直眾說紛紜、聚訟不已。大體看來,對此問題持質疑態度的學人不僅是大有人在似乎還略占上風,先是有清華大學肖鷹教授在京專題學術研討會上傳檄在先,聲稱“我認為他(莫言)是不會獲獎的。所以他獲獎后我受到了莫大的打擊。諾貝爾獎讓我失望,諾貝爾文學獎失去了起碼的文學性的水準,除非全球已經沒有真正的文學了”①;繼而又有復旦大學郜元寶教授發難于其后,其在2013年2月下旬的《文學報》上斷言:包括莫言在內的中國當代作家在整體上與現代作家之間的差距委實不可“以道里計”云云。②以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為代表的中國當代小說作家和當代小說到底該進行怎樣的文學史定位?當代作家的小說究竟是否應該進行經典化的學界認證?莫言(包括另一位漢語小說作家高行健)等在國際上接連斬獲文學獎項的事實本身能否視為中國當代小說取得世界認可的佐證?時至今日能否認定中國當代小說作家和作品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時代特色,并足以與中國現代小說作家及其經典創作可以頡頏并舉,從而已經成長為新的一代之雄?上述這些疑問,相信大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對莫言及其小說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中得到啟示和解答。

總體看來,歷經眾多研究者的廣泛探討和深入對話,學界針對莫言及其小說的研究,經歷了一個從表及里、漸次深入的過程,也初步積累了一些可喜的研究實績和優秀的學術成果:就國內來看,除了發表在各級刊物上的專題文章,以及眾多資深學者的研究著作(如張志忠教授1990年出版,2012年修訂后再版的《莫言論》;賀立華和楊守森等于1992年發表的《怪才莫言》和1997年作家鐘怡雯的《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等)以外,尚有1992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別出版的三套《莫言研究資料》和200部左右被中國知網收錄的碩士和博士畢業論文。當然,有關莫言的研究不僅限于國內學界,而且遠及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就筆者所接觸到的研究材料來看,大陸之外的莫言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國、日本、法國、越南和港臺地區。

以下,筆者擬對學界關于莫言及其小說研究的基本觀點、主要思路和研究范式等問題做一次簡單的掃描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分別就當下學界在莫言研究中面臨的研究范式上的瓶頸問題、30多年來的莫言研究階段的劃分界限問題、2012年“后諾獎事件”以來學界圍繞著莫言研究所出現的新的聚焦點問題進行闡述和評析。

早在1997年,陳啟德先生就初步羅列了截止到彼時學界關于莫言研究的四種向度③:即一是“怪味”尋蹤,“對莫言作品大膽的藝術探索,色彩語言運用的奇特,莫言作品中的生命意識、酒神精神和莫言‘高粱地’的傳統文化精神進行研究”,這以張衛中在《論福克納與馬爾克斯對莫言的影響》、張志忠的《莫言文體論》、張清華的《祖宗遺產的啟示》和胡河清的《論阿城、莫言對人格美的追求與東方文化傳統》等為主要代表。二是審丑掃描。針對莫言《紅蝗》 《豐乳肥臀》等文本創作,一批學者“集中而又犀利兇猛地批判了莫言的反文化、非理性的書寫丑惡事物”,這以楊聯芬的《莫言小說的價值與缺陷》,賀紹俊、潘凱雄的《毫無節制的紅蝗》,王干的《反文化的失敗——莫言近期創作批判》,張學軍的《莫言小說與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夏志厚的《紅色的變異——從〈透明的紅蘿卜〉、〈紅高粱〉到〈紅蝗〉》和顏純鈞的《幽閑而騷亂的心靈——論作為一種文學現象的莫言小說》為代表。三是感覺探微,主要探討了莫言作品獨特的語言風格,以鐘本康的《感覺的超越、意象的編織——莫言〈罪過〉的語言分析》、朱向前的《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郵票”——莫言小說漫評》、大衛的《莫言及其感覺的宿命》和楊聯芬的《莫言小說的價值與缺陷》等為代表。四是文體透視,對莫言小說中自覺踐行的文體意識進行了歸納。以朱向前的《莫言小說“寫意”散論》和季紅真的《現代人的民族民間神話——莫言散論之二》為代表。

1995—1997年可以視為莫言研究的第一次小的高潮,因此陳啟德先生對此所作的綜述和總結大有必要,這之后,越來越多的批評文獻將視域重點集中和聚焦在了莫言小說既定的文本自身的探討和分析上:諸如對莫言藝術創新的研究;對其作品中所展現的民間立場、生命意識、女性主義、欲望化書寫、審丑、結構主義敘事學、狂歡化敘述層面的研究;對隱藏在其文本間的東西方文化的共鳴與碰撞的研究;或者是從政治的角度來分析忖度其小說的主題研究(這種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主題研究多是國外學界的研究用力所在)……

應該承認,學界針對莫言及其小說的研究的確斬獲和積累了不少不乏真知灼見的學術成果,但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迄今很少有學者能夠從M·H·艾布拉姆斯的“世界”“作家”“作品”“讀者接受”這一整體的、系統的角度對莫言及其作品創作進行“博觀”“圓照”式的綜合評價(當然,張志忠教授的《莫言論》有過這種努力的方向,但其對莫言90年代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的長篇小說文本的研究分析尚有待深入,且類似的綜合性研究專著畢竟屈指可數)。按照M·H·艾布拉姆斯的解釋,文學活動有四大要素,即世界—作家—作品—讀者。作為文學活動組成部分的文學批評,也要兼顧這四個要素。倘若“只明顯地傾向于一個要素,就是說,批評家往往只是根據其中的一個要素就生發出他用來界定、劃分和剖析藝術作品的主要范疇,生發出借以評判作品價值的主要標準”④的話,就會造成文學批評的偏執,偏執的結果就自然分別形成了以作者創作為依據的“作者中心”范式、以文本的語言結構為依據的“文本中心”范式和以讀者接受為依據的“讀者中心”范式——應該看到,雖然也有不少論者在“作品”之外的其他三個領域偶爾提及,卻缺乏全面綜合的眼光和專門深入的論述。這種有失片面的研究,似乎與莫言小說所取得的不菲實績及其在中國當代小說史上的地位頗不相稱。也難以(倘若僅從作家在文本中說了些什么來考察的話)令人信服地解釋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復雜性及豐富性——這也即是目前學界關于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研究的亟待改進之處。

所幸這種失之偏頗的研究界窘況正在發生令人欣慰的轉變,筆者通過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在一些著名高校的碩博論文中發現,一種從“反映論,創作論,文本論,接受論”這一互相通約的、整體的、系統的觀照角度切入到莫言小說的研究努力已經初露端倪:比如2011年山東大學寧明的博士論文《論莫言創作的自由精神》、2012年復旦大學齋藤晴彥的博士論文《心理的結構與小說——用分析心理學解讀莫言的作品世界》和2013年西南大學左秀的碩士論文《制度困境下的生命追思——以莫言〈蛙〉為中心》,都分別從作家的創作主體性、作家創作的心理挖掘、作家與其所置身于其中的社會寫作體制之間的關系變化等層面來著眼,昭示了這種綜合性研究方法在學術創新方面的潛力。

二、莫言研究的分期和“后諾獎”以來學界的新焦點

針對莫言研究界更新速度快、更新頻率高的客觀事實,為了將來研究者的研究便利計,筆者以為對30多年來的莫言研究歷程進行階段上的劃分是非常有意義的,因此,也就對渤海大學的劉廣遠、王敬茹在其《莫言研究綜述》⑤中提出的“三分期法”格外關注,但筆者在閱讀之后發現,劉、王在參照和借鑒黃萍在《莫言小說研究述評》⑥中提出的按照歷時順序分期的三分法(即是發端期1985年、高潮期1986年—1990年、拓展期1990年—)的基礎之上建構的所謂新的“三分期法”(即是1985—1990年探索期、高潮期;1990—2000年質疑期、批判期;2000—2010年成熟期) 是大可商榷的。首先,這種新“三分法”說完全忽視了1995年(莫言《豐乳肥臀》的發表),2006年(莫言被授予“福岡亞洲文化獎”)和2012年(莫言獲得諾獎)這三個節點在莫言研究的分期中不可或缺的極端重要性。其次,這種所謂“三分期法”,也主要針對的是莫言2010年之前的創作,而實際情況是2010年特別是2012年以后迄今的莫言研究又有了最新的變化和趨勢,沒有引起二人的注意,正是基于此,筆者通過對上述兩種三分法進行適當的整合之后,將學界針對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研究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5—1995年,可以視為是初步探索期;

第二階段為1995—2006年,可以視為是深入探討期;

第三階段為2006—2012年,可以視為是發展成熟期;

第四階段為2012年諾獎事件以后,可以視為是高潮和新變期。

在上述的四個階段,針對莫言及其小說的研究和對話中,各批評者和諸位學人之間既有著共識和默契,更有著矛盾和分歧。這其中的矛盾和分歧自1995年莫言的《豐乳肥臀》付梓以后開始急劇凸顯,并隨著莫言研究的深入而日趨激化,并在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探索期的研究文獻大多限于對其成名文本《透明的紅蘿卜》和改編電影獲獎后名聲大噪的“《紅高粱》家族系列”的追蹤式評論,這時對莫言的創作批評還屬于比較膚淺的階段。90年代以來,莫言的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跳躍式的發展、轉型期,多聲部共鳴式的狂歡化詩學的小說美學創作元素逐漸進入到莫言的小說試驗中來。1995年,彰顯著強烈的“倫理狂歡”色彩的《豐乳肥臀》的發表讓文壇對莫言的創作重新矚目和深入地探討,由于莫言超前的小說意識、先鋒的小說風格超越了當時學界的接受視域,是時大量的批評文章充滿了道義討伐色彩頗濃的質疑和批判,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批評者(以陳曉明、張清華教授等為代表)高度地肯定了莫言小說創作的“劃時代的”文學史意義。2006年之后,伴隨著莫言被授予“福岡亞洲文化獎”的轟動效應和越來越多的重量級的長篇小說的先后問世,批評界對莫言小說的研究有了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探討與爭鳴,莫言研究開始進入成熟期(從碩士博士的論文情況來看,2002—2006年四年的碩博論文統共只有不到30篇,而在2006年之后的幾年時間里,高校研究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畢業論文就激增到了前四年的五倍之多)。而到了2012年10月以后,如前所述,由于“諾獎事件”的直接推動,學界對于莫言的研究進入了高潮和發展新變期,這期間除了許多知名高校的碩博論文繼續關注莫言及其創作之外,出現的一個最為引人注目的變化就是——圍繞著“莫言是否已經超過了魯迅、中國當代小說是否已經超過了現代小說”的話題,學界一度展開了激烈地爭鋒,且至今這個學術公案都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決。

如前所述,這次爭鋒首先由清華大學的肖鷹教授在北京文藝座談會上對莫言獲獎小說的含金量進行質疑和口誅筆伐在先,繼而又有復旦大學的郜元寶教授在《文學報》上發表的“火藥味兒”更足的檄文《因莫言獲獎而想起魯迅的一些話》殿后,如果說肖鷹教授的批判還只限于莫言自身小說創作的話,那么郜元寶教授則是把討伐對象無限地擴大到了所有當代小說作家身上。二人不無偏激的觀點旋即引起了學界的軒然大波,許多學者都先后著文對此予以批駁,許多大型的學術研討會也圍繞著該論爭先后舉行。

在以黃桂元先生為代表的不少學者看來,“郜教授對當代中國文學已經超過現代文學的說法耿耿于懷,使人莫名其妙,因為并沒有人作如是說,這完全是他自己的一種虛構和想象”⑦。這句話仿佛在向讀者傳遞這樣一種信息:郜教授的這種——在沒有任何人開口設問的前提下,無中生有地“一個人演雙簧”,非得要在“當代中國小說”和“現代小說”二者之間較雌論雄、爭長競短,分出個強弱高下不可——的行為,委實無異于找風車作戰的堂吉訶德,荒唐之極。其實,在這貌似荒唐的漫畫背后,未必就單單是郜教授一個人在那里孤軍與“風車”大戰。因為事實上,自從莫言成功問鼎諾獎這一文壇重磅信息傳出迄今,學界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就一直在醞釀、發酵,彼時已經到了不容回避的地步。與郜教授持相同、相近觀點的學者、批評家不僅是有,而且數量上也絕不會只是寥若晨星的少數幾個。

黃桂元教授對二人觀點的批駁引起了許多學者的共鳴,這其中,針對郜元寶教授們在莫言之于魯迅、中國當代小說之于現代小說二者關系上所持的這一不無“意氣”和“偏激”的論斷,北京師范大學張清華教授的觀點似乎更為中肯,他認為:“90年代以來,中國漢語新文學出現了一個‘準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長篇小說,可以被稱為是五四以來最成熟的、最復雜的、技術含量最高的長篇作品,中國文學從五四時期到上世紀90年代,到了一個總結性階段、一個收獲期……莫言獲獎不僅是‘新時期’文學的總結,也是整個漢語新文學一百年歷史成熟的標志。并不是莫言的作品說明漢語‘新文學’成熟了,而是整個漢語‘新文學’在上世紀90年代后,出現了成熟和收獲的局面。這也是莫言能夠成為一個世界級作家的背景和基礎。事實上應當把魯迅、巴金、沈從文、老舍、莫言、余華、賈平凹、王安憶、張煒、鐵凝、蘇童、格非、畢飛宇等作家看成一個整體,漢語新文學就是這樣一個整體。”⑧

客觀地講,莫言們較之于魯迅們、中國當代小說較之于現代小說,或許從整體而言還不能說是業已形成了雙峰并峙、秋色平分的格局,但兩者之間似乎也并不存在著什么清晰絕對的高下優劣之分。所謂“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前者之于后者,既有其不容諱飾的諸多“不及”之處,同時亦有超越先賢們的不菲創作實績——以魯迅們為代表的中國現代小說作家所取得的創作實績委實讓人高山仰止,足以彪炳于文學史冊,對于這一點誰也不能、也不想去否認,但是,中國漢語新文學的長河,卻不能因他們的消逝隱耀而干涸斷流。所謂日月雖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譬之文壇則才人代出而風騷各擅。薪傳至今的中國漢語新小說在新的時代語境中理所當然地也會取得屬于他們自己的輝煌、建造屬于他們時代的自己的豐碑,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順理成章之事。對此,評論界不應該總是熱衷于緬懷逝者,醉心于貴“昔”賤今、厚遠薄近。事實上,以莫言們為代表的中國當代作家在沿著由魯迅們為代表的無數開路先鋒開辟出來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時,在繼續魯迅們未竟的事業、替他們修殘補缺時,也在替他們發揚光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新的文學平臺上,在總結和處理這后30年的當代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現代文學、世界文學這三者之間的繼承和對接關系的同時,在隨同時代的移形換位,60多年以前對魯迅們產生過極大影響的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和新浪漫主義(實質上就是現代主義)諸理論已經被今天洶涌澎湃的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擠出文學中心的今天——必須闡明的是,雖然西方的同步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早在“五四”時期就已傳入中國,但其始終都處在強大的 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壓迫下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充分發展而盡顯其孱弱一面,這種情況一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大大改觀——以莫言們為代表的當代作家在新的空間和高度上的所作出的開拓與創新成就,已經遠非當年的現代作家們所敢夢想!

三、“后諾獎”時期莫言研究的新路徑

所謂“圓照之象、務在博觀”,針對既往研究中研究者人為割裂文學活動四大要素(即是“世界—作家—作品—讀者”)所造成的研究偏頗,筆者以為,對于莫言及其小說文本的研究應該采取的是相對“折衷”的態度與更加綜合多元的方法。

這里所謂的“折衷”是指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倡的一種總體批評觀,《文心雕龍·序志》云:“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舊談者,非雷同也,勢自不可異也。有異乎前論者,非茍異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與異,不屑古今,擘肌分理,惟務折衷。”⑨“折衷”意即“折中”,意思是說對作家的批評應該是持論公正、恰如其分。即是所謂“扣其兩端而權衡之”——針對莫言及其小說創作來說,就是須采用文學的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相結合、整體把握與個案解讀相結合、歷史原則和邏輯原則相結合的系統多元的研究路徑,通過共時與歷時的縱橫對比,把莫言的創作放進整個中國百年白話現代小說的譜系和發展流脈中去衡量,做到長處與短處、優點與缺點的同時兼顧,以此全面、多元、流動發展的宏闊視野來全面觀照莫言的獨特貢獻和創作得失,而不是一味地進行廉價地吹捧或者是充滿學究氣的簡單棒殺。

這里所謂更加多元的方法是指在結合“反映論,創作論,文本論,接受論”這一互相通約的、整體的、系統的觀照角度切入到莫言小說研究的具體操作環節之時,需要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而采取與之相應的不同的研究方法(由于預計使用到的中外文藝理論、批評方法很多,筆者下面還要進行必要的展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任何文藝理論或者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存在著什么清晰絕對的高下優劣之別,而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區分。它們在研究不同的對象時各有自身的優缺點,因此應該加以靈活地運用。在使用各種批評理論時,一定要注意它們的適用性,堅決避免把文本豐富無比的信息當作是個人演練新的批評方法、時髦的批評術語的實驗平臺和表演現場。應該積極地把自己的研究結論放在和前人的學術既有成果的對話中去,盡量開拓表面上似乎不可通約的各種理論視域、學科領域之間的可能性聯系。力爭在對莫言及其小說解讀中,最大限度地將那些從前被忽略和刪除的、處于各種理論縫隙之間的、因為自身不具備某種批評理論的特色而顯得“無色調”的內容和信息展現出來。

循此思路,筆者以為針對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研究不妨從以下五個層面,依照時間的和邏輯的雙重次序進行:

第一,莫言創作所面臨的歷史前提;

第二,莫言的自由主義主體精神;

第三,莫言小說的創作實績與不足;

第四,莫言創作的獨特貢獻及其文學史意義;

第五,莫言作品的闡釋與接受。

在第一層面的敘述里,擬解決的問題是——莫言在其作品中寫作的對象和表現的內容來源——即是莫言“寫什么”的問題。研究者不妨借助馬克思主義的現實主義文學反映論等作為研究這方面的基本方法,即把文學作為一種審美意識形態,其表現的對象必然是作為其形而下基礎的特定社會存在的理論。以莫言生長在其間的共和國60多年以來的客觀歷史真實為中心(兼及其作品上溯的不同時代的歷史敘述,當然,這種敘述也是經過修飾的,但文學研究又不得不在既定的歷史記述里進行)作為解讀其創作表現對象的材料準備和來源的問題。固然,文學表現是以人為中心的,但是,這里人的思想情感、性格行為又必然和特殊的歷史階段相聯系。

在第二層面的敘述里,擬解決的問題是——莫言作為體制內作家是如何處理自身的作家主體性與體制的規范要求之間的關系的——即是莫言怎樣寫的問題。研究者不妨借助知人論世研究、傳記研究和心理學研究以及薩義德的知識分子論等作為批評理論進行深入探討。

第三層面應是論述的重點,在此一層面的敘述里,擬解決的問題應是作家莫言的創作主體性是如何在對體制規范的接納和潛逃中具體表現在其形而下的文本之中的:從小說作為反映時代苦難、映照客觀生活真實、社會痼疾、歷史真相的工具和載體的層面而言,莫言表現出了其對于社會良知的尊重、默認、遵從和堅守;在這個意義上的莫言是個有什么說什么的老老實實的記錄者;從小說作為愉悅心靈感染讀者的藝術表現手法這個層面上來說,莫言又以其先鋒的姿態、神秘獨特的故事資源、變幻莫測的敘事技巧、自由狂放的敘事語言屢開風氣之先,始終處于對傳統敘事逃離、超越乃至顛覆的不太老實的膽大妄為特立獨行的敘述者。在這一層面,研究者不妨采取時間線索的縱向表述,對莫言作品的藝術探索做開放的追蹤式批評。這里研究者不妨借助的批評理論有俄國的形式主義批評、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敘事學理論、后現代主義批評中的現代性批判理論、利奧塔的解構宏大敘事理論、女性主義批評、身體意識論、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祛魅理論、異化理論和重建主體性的理論等等,并在肯定其創作實績的同時,指出其不足乃至缺陷之所在。

在第四層面的敘述里,擬解決的問題是試圖表述莫言在整個中國現代白話小說100年發展譜系中的位置問題,他帶給中國當代文壇特別是他現在的民族化轉向帶給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啟示是什么。本章研究者不妨將以莫言為代表的中國當代作家與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現代作家作出可行性的比較,弄清楚他們之間的承傳與發展。

在第五層面的敘述里,擬解決的問題是對莫言作品的傳播與接受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者不妨借助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現代闡釋學和伊賽爾、姚斯的文學接受理論進行研究。

以下筆者就這種綜合研究范式自身具有的潛在創新可能性及其應用價值略作展望。

如前所述,依據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學批評必須要兼顧世界—作家—作品—讀者這四個要素”的觀點和劉勰“折中”的文學批評準則,目前國內外學界關于莫言及其小說創作的研究盡管非常豐富并且具有呈幾何倍數上升的趨勢,但是這種研究往往只能流于“片面的深刻”而缺乏整體的觀照。盡管張志忠教授的《莫言論》以及筆者上文所列舉的若干篇碩博論文中的研究路徑對于目前的莫言研究現狀有著某種糾偏救弊的良好導向作用,但是,作為踐行這一綜合研究方法的開拓者,他們的研究積累還不是非常的深厚,其中仍然有許多沒有說透的或是沒有說到的或是雖然說到但是依然尚有可以商榷余地的地方。比如,在他們的論著中幾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有失“折衷”的傾向,均有對莫言創作的不足和缺陷方面談得不夠深入之現象。其次,在一些針對莫言及其小說研究的碩博論文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學術硬傷,試以寧明的博士論文為例,就可以對這種研究中存在的武斷、隨意性進行斑豹,其若干觀點的確讓筆者不敢茍同:寧明在其博士論文《論莫言創作的自由精神》⑩的前言中斷言:“而到了90年代和21世紀,……自由空間可謂史無前例,一切內容都可以呈現,一切觀點都可以表達,原先的禁忌全部成為創新的靶子,包括性,包括道德,包括習慣,包括習以為常,價值觀徹底實現了多元化……在這場創新型的‘文學革命’中,真正實現了‘創作自由’,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筆者以為這種表述大為可疑,90年代以后,文學創作的外部環境的松綁的確是推進文學繁榮的不容否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種境況似乎還沒有達到所謂的“徹底實現了多元化”的地步,至少當代體制內外的中國作家在其任何付梓的文本里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方向還是有的吧,對這種創作環境的陳述可以以“一元多向”(這里的一元就是上述的兩個堅持,多向是不同的審美和價值取向)來概括似乎更為合理。徹底多元化和一元多向貌似是差不多的表述,但后者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直接限制或者決定了莫言小說的取材領域和方向卻毋庸置疑。筆者以為寧明先生的這種論述無形中就放大了作家的創作主體性,有為情造文的致命缺陷。不能作為支撐其論點的材料和論據。其次,寧明以為作為小說作家的莫言對于自身主體性的體認所賴的自由精神主要是從西方過來的舶來品——這里寧明先生應該是斷章取義地采用了湖北大學劉川鄂教授關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自由主義文學思潮的說法,對此種結論,筆者仍然認為過于輕率,筆者以為,這種“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客觀地浸透在中國傳統優秀文人的血脈里的,從先秦到清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批堅守自身主體性的作家群的存在,他們才敢于以其哀情著書、以其哭泣著書、以其不平著書、以其發憤著書、以其性靈著書、以其怨毒著書、以其怒吼著書……他們的這哀情這哭泣這不平這憤慨這性靈這怨毒這怒吼匯聚起來的巨浪洪波,不斷地沖決封建正統思想中的由“發乎情止乎禮義”、“美刺諷諫”、“詩教”與“載道”……等共同搭筑的堤壩,終于成就了中國古典文學淵停谷儲,鐘靈毓秀,洋洋乎大觀,郁郁乎文哉的輝煌。這種“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的對于主體創作自由的追求和捍衛精神作為基因密碼傳遞給了莫言,而這一遺傳基因無疑從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莫言們的小說創作。

通過以上討論,不難發現,在處理學界既有的莫言研究分期的問題上,1995年、2006年和2012年這三個特別重要的年份不僅要考慮進來,而且應該將其作為劃分莫言研究階段的重要節點矗立起來。在“后諾獎時期”莫言研究的方法上,針對涌現出來的各種問題,學界應該采取更加廣闊的多元視角——即是從“世界”“作家”“作品”“讀者接受”這四個可以互相通約的扇面——作為進入的研究路徑,惟其如此,才不致在研究中失之偏頗,從而在這種內外結合的綜合研究視閾中開掘出更多的學術創新點和“知識增量”來。

注釋:

① 參見高旭東等:《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從魯迅到莫言》,《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② 郜元寶:《因莫言獲獎而想起魯迅的一些話》,《文學報》2013年2月21日。

③陳吉德:《穿越高粱地——莫言研究綜述》,《莫言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253頁。

④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6頁。

⑤ 劉廣遠、王敬茹:《莫言研究綜述》,《沈陽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⑥ 黃萍:《莫言小說研究述評》,《新世紀論叢》2006年第4期。

⑦黃桂元:《被消費的魯迅與被糾纏的莫言——兼與郜元寶先生商榷》,《文學報》2013年4月4日。

⑧ 張清華:《從魯迅到莫言,這是一個譜系》,《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11月2日。

⑨ 王利器:《文心雕龍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5頁。

⑩ 寧明:《論莫言創作的自由精神》,山東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年。

(責任編輯 劉保昌)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后諾獎時期’莫言研究的綜合路徑”(2014236);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三十年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作家創作嬗變論”(KYCX17_0008)

I206.7

A

(2017)09-0055-07

姬志海,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江蘇南京,210023。

猜你喜歡
小說創作研究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一墻之隔》創作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日b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微拍精品|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二区|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高清色本在线www|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五月婷婷|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福利一区三区| 国产va在线观看| 国产导航在线| 亚洲最黄视频|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91在线|日本|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先锋资源|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欧美精品xx|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日韩天堂视频|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狠狠亚洲五月天|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色有码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9er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国产新AV天堂|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亚洲综合二区| 99福利视频导航| 一级毛片基地|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