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星
什么是人生的秘密
樊 星
做人有做人的道理,從“孝悌忠信”到“明哲保身”,人人都懂,可為什么踐行起來相當不易?因為在那些盡人皆知的道理之外,還有好些不便明言的“潛規則”和“玄機”,如《增廣賢文》中的那些世故之談:“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做官莫向前,作客莫在后”等等,都是對世事艱難、人心叵測的人生感慨。因此,一方面,關于美德的老生常談必須經常講、反復講;另一方面,關于世事變幻莫測的故事,也一直是作家們經常寫、反復寫的題材。
也正因為處世不易,那些成功者的經驗才格外引人矚目。他們是如何走運的?他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復制?——劉詩偉的長篇小說新作《南方的秘密》因此才有看頭。小說取材于荊楚鄉村一位農民企業家的創業故事,從他命運的大起大落洞悉鄉村能人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想點子、跑路子、常常不按常規出牌、與時俱進又出奇制勝的種種手段,寫出他成功的秘密,以及事業做大以后,因為鋪得太開而突然倒塌的悲劇。讀這部小說,使我很自然想到了當代小說史上的幾部同類題材力作——從蔣子龍的《燕趙悲歌》、《農民帝國》到李佩甫的《羊的門》……農民的狠勁、農民的心計、農民的手段,常常與那些“高大上”的口號無關,而其中的種種精明設計、奇妙運作,以及“人算不如天算”的陰差陽錯,則充分體現了民間做人、干事、成功、失誤的玄機。
小說主人公周大順,一個殘疾人,為什么能把“地下”縫紉店的胸兜事業越做越大?那“人生絕密”居然是源于妹妹的奶子無意間暴露后被男人們圍觀。這一筆,寫出了內心的屈辱是創業契機的契機。他的發家沒有遭遇打壓,與他的殘疾人身份有關,也與他保持“低調”、善于接近領導有關。他還能利用量身之便收獲“地下”戀情。趕上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向城市進軍,將生意做大以后,又開發“干部服”……他知道“得賴在社會主義身上”,更深知在談成功經驗的同時不能傳授真正的“秘密”:“上邊”“是經濟的潤滑劑”——送禮送的是“政治禮品”,與干部們相處“講分寸”(“見到生產隊干部時仰頭哈哈大笑;看望區領導時說說笑笑;在縣長書記面前就一邊點頭一邊謙遜地微笑?!保≌f抓住了中國社會的一個關鍵點:辦事常常離不了“上邊”的支持,而要得到官員的支持就必須送禮(行賄)?!罢问墙洕臐櫥瑒?,這也是成功的重要秘密!然而,為什么很多商人在按照這一“潛規則”辦事時終于一敗涂地?古詩云:“天意從來高難問”,“聞道長安似弈棋”。有的人栽在了投資失誤,因為盲目擴張引起的資金鏈斷裂,有的人栽在了與貪官“一損俱損”上,如此看來,得到官員的支持、取得政治資源作為經濟的潤滑劑也不是成功的最可靠保障??!許多赫赫有名的企業家后來隨風而逝,提醒世人:做大事業談何容易!“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更需要非凡的眼光、過人的才干,還有常人不及的美德。
周大順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有眼光、有能量,可身上也散發出任性、偏執、盲目自信的蠻氣;他雖然“順利”暴發,收獲了政協委員、勞動模范等榮譽,但事業隨之一波三折。由于西服的流行,導致他的“干部服”的滯銷,雖然通過努力實現轉型,可好大喜功的野性、自我膨脹的狂妄(從喜歡炫耀自己與“上邊”的關系到在工業園中樹立起自己的石雕塑像)最終使他一度倒在了“三大項目”引發的擠兌風潮中。當這場風潮被有關部門低調平息后,他的反省結論是:“政治搞經濟是為了政治,經濟一旦影響政治,政治就會拋棄經濟……”而不是自己的毛病與失算。這正是周大順這類企業家的通病:諉過于人,或者,抱怨天命。
這樣,《南方的秘密》就寫出了警世的意味。政治是經濟的潤滑劑。政治也是經濟的如來佛。從當年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到當代許多風云一時的商界驕子,最終都倒在了政治風云的突變上,令人感慨。應該說,這些“秘密”一般人都以為懂,可一落到變化無常、云詭波譎的現實社會中,還是看不準、摸不透,一不小心就翻了船。
樊星,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