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漪
出版業集團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王馨漪
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過程中,具有文化引導作用的出版業首當其沖,開始進行積極的探索。構建出版集團的決定給出版界帶來了新的活力,也暗藏著風險。因此,對出版業集團化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分析,探尋出適合自己的道路,就顯得尤為重要。
出版業;集團化改革;集約化經營
我國的出版社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走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道路。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WTO,使得力量弱小的出版單位暴露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了尋求生機,出版業的集團化改革已是必要之舉。
在我國,出版業的集團化改革大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末出版社自發成立跨地區的出版組織。例如,1988年,花城出版機構聯合成立了“地方文藝出版社聯合發行集團”。1989年,華東六省一市成立“華東省級新華書店發行集團”。這一時期的聯結,被視為出版業集團化的雛形。
第二階段,1992年開始,為適應出版業集團化的需求,政府作為一種行政力量,開始介入出版業集團化改革和集約化經營之中。此后,一批依托行政力量構建的省級試點出版集團開始出現。
第三階段的集團化改革,可以視為將政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值,這一階段的典型特征是以資產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出版集團。1999年,我國第一個國家試點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掛牌成立。此后,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廣東出版集團、遼寧出版集團等紛紛亮相。它們的出現,標志著一批具備選題、策劃、編輯、加工、發行等多項職能的大型媒介集團的成立,更映射著中國出版業集團化改革和集約化經營時代的到來。
回顧我國出版業發展的幾十年歷程,可以發現,出版業集團化改革和集約化經營的選擇既是時代的產物,亦是必要之舉。
首先,從國內環境來看,世紀之交的我國出版業,發展進程緩慢。此時,我國的出版單位是以小規模、分散化經營為主,存在經營規模小、產品不具規模化等弊端。因此,通過優勢整合、資本介入等方式將出版社納入集團化道路是必然之舉。
再者,從國外來看,集團化改革已成出版業發展趨勢。早在1951年,麥克米蘭出版公司就開始向公眾發行股票。隨后,美國的出版企業開始由小到大,成立各類分公司,并走向兼并重組道路,形成了20多家大出版公司和出版集團,占據著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這一時期的中國做出了加入WTO的決定。這一舉動意味著我國出版行業已處于對國外市場的半開放或全開放狀態,大批外國出版企業將涌入我國,進行版權交易,分食國內市場份額。因此,出版企業必然要建立更為鞏固的出版集團,來應對來自內外的挑戰。
中國的市場環境和行政因素,決定了我國出版企業必須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集團化改革和集約化經營的道路。在這一方面,已建成的出版集團為出版企業的改革提供了借鑒之處。
2002年4月,中國出版集團成立,借助資源優勢,迅速在出版業占據了一席之地,但產權問題、內部管理問題仍是擺在面前的大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出版集團決定建立母子公司制,進行集成化管理。該模式通過建立強有力的母公司決策機制,加強對子公司的資本、人力等資源的管理,產生規模經濟。同時,發揮子公司的自主性,按照職能進行劃分,發揮各方優勢。這種做法可以將分散的組織結構進行整合,進一步節省成本。其次,組建出版集團后,出版企業可以進一步分擔風險。這種集成化管理也可以對分公司進行協同化管理,統一納入母公司管轄之下,面對挑戰時就可以一致對外,增強協同對抗的能力。
在組建出版集團的過程中,由于內部分工上的不清晰以及職能調配上的混亂,很容易出現“集而不團”的現象。如果能夠結合各方優勢,專攻所長,就能產生1+1>2的效果。以社科文獻出版社組織結構為例。董事會、監事會等決策機構占據第一要位,其次是各級委員會和領導小組,再次是根據不同的業務屬性組建的分社,負責近代史、馬克思主義等不同門類,分工明確且互不重合,最后再統一于出版社的經營管理中。
首先,從人才聘用上,應不受學科限制,廣納百家之才。出版業的集團化改革和集約化經營,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出版單位整合加工的過程,還涉及企業內部機制的改革與重建。同時,出版集團不僅關乎幾個出版單位的生死,而是牽涉著整個行業的動向。因此,要廣納各方人才,拓寬視野領域,匯聚更多資源優勢融入出版業的建設中。
其次,從管理上看,應建立產權合理、分工明確的管理體制。從出版集團的內部經營管理來看,產權結構是否合理集中表現在它是否具備有效的監督、制約和激勵機制上,而這些機制健全的關鍵則在于一種合理的委托代理關系。產權不清,導致經營權和所有權難以分開,行政力量會過多介入出版集團的發展中;分工不明,則會導致資源浪費、各環節扯皮、特色不明等問題,均會影響集約化經營。
綜上所述,出版業的集團化改革和集約化經營,涉及產權的分配與集中、資源的整合與利用等環節。而這一切,都是接下來出版企業需要著重關注的地方。出版業的集團化改革,還正在路上!
①王維佳:《出版集團化:瓶頸及其制約因素》[J],《出版發行研究》,2009年第2期
②蔣麗君:《中國出版集團的整合模式》[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王馨漪,青島科技大學傳播與動漫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出版產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