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重在話語創新

2017-04-11 02:44:49趙癸萍
社科縱橫 2017年1期

趙癸萍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21;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重在話語創新

趙癸萍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21;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在世界權力運行范式由硬權力向軟權力過渡的大背景下,話語創新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質量的關鍵環節,是中國國際話語權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劃分世界話語權格局的重要因素,在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中發揮中樞神經作用。深刻把握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的科學內涵,正確處理話語主體創新、話語內容創新和話語傳播創新三位一體的關系,在話語權建設中既融合多元話語主體,匯聚話語創新的力量源泉,又強化話語理論研究,夯實話語創新的內容之基,培養復合專業人才,暢通話語創新的傳播渠道,才能有效提高中國國際話語的創新能力,推動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發展。

國際話語權話語創新話語體系軟實力

冷戰結束后,世界權力運行范式潛在變化,“權力定義利益”的純粹硬權力方式難以為繼,以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輸出等為代表的軟權力方式逐漸成為世界權力格局的“通行貨幣”,而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輸出等軟實力因素,都以話語為直接表達方式。在這種權力范式轉換的大背景下,提升國際話語權成了國家軟實力建設的重中之重。而話語創新有助于打造優質國際話語、推動國際話語權發展、劃分世界話語權格局,具備重大的戰略意義和時代價值,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中樞神經。因此,深入開展話語創新研究,是當前提升國家話語權的重要任務。

一、話語創新對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價值意蘊

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核心在于夯實國際話語質量,推動國際話語權發展,在世界話語權格局中掙得中國的合理份額。而話語創新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質量的關鍵環節,是推動中國國際話語權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劃分世界話語權格局的重要因素,對于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獨特的時代價值。

1.話語創新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質量的關鍵環節

話語質量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關鍵。受“唯經濟論”思想影響,目前有一種輿論傾向,認為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強弱決定著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大小。然而,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思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上層建筑具有相對獨立性,并不必然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而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大小,雖然離不開綜合國力增強的前提性和基礎性因素,但話語質量的強化才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關鍵[1]。在國際話語權爭奪中,如果舍棄話語質量的建設,僅僅依靠經濟實力和軍事打擊的封堵與威脅,則會走向話語失聲的悲劇或話語霸權的極端。

話語創新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質量的關鍵。要想在國際社會發出中國聲音,增強中國的音量,根本之道在于話語內容真實客觀,話語蘊含的理念、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獲得國際認同,話語邏輯的嚴謹,話語論證專業,話語表達新穎生動。而話語創新則是提升話語質量的關鍵所在。反映國際局勢客觀現狀的新概括和新論斷,反映復雜多變國際現象本質內涵的新概念和新理論,深刻總結最前沿發展趨勢的新命題和新思路,邏輯嚴密、形象貼切的新提法和新表達,都能以真理與邏輯的魅力,迅速占領世界話語市場。例如,鄧小平“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判斷以及習近平的“新醒獅論”論斷,客觀準確反映了世界局勢與中國立場,是創新性話語獲得世界贊賞的成功范例。

2.話語創新是推動中國國際話語權發展的不竭動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話語創新是中國國際話語權發展的不竭動力。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國際話語權經歷了一條波浪式前行的曲折軌跡。第一,1949年到1956年間的話語內容重大創新階段。毛澤東以“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生動語言,表達了新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外交方針。1955年印尼萬隆亞非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力倡“求同存異”的包容精神,積極推動會議達成了涵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由此成為國際公認和通行的處理國家關系準則。該階段中國外交話語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同,話語影響力空前強大。第二,1957年到改革開放前的話語判斷脫離實踐階段。中蘇兩國因意識形態分歧與利益沖突而交惡,國家領導人對國際國內局勢判斷的失誤與偏激,中國將“戰爭與革命”作為時代主題,外交話語走向了“國際階級斗爭為主要導向的話語秩序”[2]。“美蘇爭霸”、“三個世界”“國際革命形勢大好”、“東風壓倒西風”、“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反對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等帶有強烈革命價值傾向的話語體系噴涌而出。由于背離時代潮流與國際國內現狀,這些話語只在亞非拉國家有所響應,中國國際話語權落入低谷。第三,從改革開放到冷戰結束的話語內容調整創新階段。鄧小平將時代主題界定為“和平與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成為中國的主要任務,“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成為外交話語的主導方針。“我們再韜光養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較大的政治力量,中國在國際上發言的分量就會不同。”[3]“和平與發展”、“東南西北四個字”、反對“軍備競賽”、開展“不結盟運動”,推動“南北對話”,發展“南南合作”,“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韜光養晦”、“永不稱霸”、“永不當頭”等標志性話語,闡明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與爭取國際發展空間的外交策略,設置的諸多議題得到國際社會的響應,中國國際話語權不斷回升。第四,冷戰結束至今的話語整體創新階段。隨著中國市場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中國綜合國力迅速崛起,“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責任論”、“新殖民主義論”等棒殺或捧殺中國國際形象的論調四起。中國適時提出“和諧世界”的外交思想[4],“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負責任大國”、“中國夢”、“新醒獅論”等表達中國堅持走和平崛起道路的話語,回擊了西方的諸多質疑。同時,開辦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全球設立孔子學院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等諸多措施,標志著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從政府外交向公共外交領域拓展,中國國際話語權的話語主體、話語內容、話語傳播得到全面創新。雖然當前中國國際話語權意識大幅覺醒,但話語質量依然不高,國際話語權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國家實力的增長速度與國家利益的現實需要。梳理新中國60余年來國際話語權發展的軌跡,可以得出一條清晰的規律性認識:話語創新能力越強大,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影響力和說服力也強大;話語創新能力越薄弱,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就薄弱。

3.話語創新是劃分世界話語權格局的重要因素

當今國際世界,國際話語權格局嚴重失衡,美國和歐盟為主體的西方世界占據主導和強勢地位,而亞、非、拉美等廣大非西方世界處于從屬和被定義地位。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和游戲規則的制定,是國際話語權的重要表現。分析國際政治經濟規則體系的地域分布,就能清晰發現:世界話語權格局由美歐主導,“引領世界的是美國,美國已經主導了體系和規則”。目前,國際政治經濟規則制定者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主權國家組成的多功能國際組織,典型代表是聯合國(總部設于美國紐約),一度被視為實現美國霸權的工具。第二類是國際官方經濟體系及機構,主要有肇始于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世界銀行(總部設于美國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設于美國華盛頓,投票權主要掌握在美國、歐盟手中)和1994年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于瑞士),構成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支柱,主導著世界經濟格局。第三類是國際聯合成立的非政府組織,包括各類國際商會、國際紅十字會等機構,或多或少地體現了部分主導國家的意志。第四類是隸屬單一國家,但具有國際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機構,如掌握信用評級話語權的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上四類機構和組織基本被歐美等西方國家把控,享有對世界政治經濟重大事件的事物定義權、標準確定權、是非評價權、市場定價權和利益分配權,是國際話語的權威聲源,也奠定了當今世界話語權格局“西強東弱”、“西強我弱”的總體格局。

當今世界話語權格局,雖然總體上呈現了與硬實力水平相對一致的分布狀況,但其根源是東西方世界話語創新能力力量懸殊。首先,從國際政治經濟規則體系構建而言,各類機構和組織在西方國家的首倡下成立,實質是創新性觀念和話語物化的產物,反過來又成為維護西方國際話語權的有力工具。西方國家運用觀念創新與話語創新,盡享對國際標準和游戲規則制訂上的先發優勢。其次,從西方話語內容創新而言,自由、民主、人權等源自歐美的“普世價值”,已成為當今世界主導話語體系,也是美國大力向世界傾銷的話語內容。而當今世界主導學術話語的核心概念和理論體系,均由西方發達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學者首創或提出,福柯的“話語權力論”、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約瑟夫·奈的“軟實力”與“巧實力”論,牢牢占據了國際學術話語的制高點。中國學者難以提出獨樹一幟、富有影響力的理論體系,往往成了西方五花八門理論的闡釋者、追隨者,加劇了中西方國際話語權的鴻溝。首屈一指的學術話語創新能力,極大促成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話語權領域獨占鰲頭。最后,從西方智庫建設情況看,智庫是學術話語創新的重要動力,也是搶占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推手。歐美國家智庫起步早,有較成熟的發展經驗、行業規范和十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充分發揮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科技、教育、外交等方面決策咨詢作用,甚至被稱為“影子內閣”、“影子政府”。英國的智庫幾乎與工業革命同時起步,而美國的智庫在二戰后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智庫的“巨無霸”。尤其是美國咨詢機制中的“旋轉門”,“即智庫在機制上能夠輔助決策,智庫成員的身份在政要與研究者之間轉換”[5],為智囊團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搭建了橋梁。反差鮮明的是,中國智庫處于發展初期,在發揮智庫推動話語創新能力、提升國家話語的影響力和說服力方面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二、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的結構解析

話語創新在中國國際話語權提升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必然要求深入剖析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結構。所謂中國國際話語創新,是指中國在國際交往中提出的反映內政外交現象與規律,尤其是關于國際局勢概況、國際關系現象、國際社會發展趨勢和基本規律的獨到思想見解,并在國際社會獲得越來越廣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新議題、新觀點和新理論。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由話語主體創新、話語內容創新和話語傳播創新共同構成,其直接目的在于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塑造國際形象,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國家利益。

1.話語主體的創新

話語主體是話語的發出者,是話語創新的承擔者。在國際話語創新中,要推動政府外交、政黨外交和公共外交多頭并進。一般而言,政府是國際話語創新的主體,在國際話語創新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國際話語權的爭奪,實質是不同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在國際領域爭奪生存空間和效力范圍的斗爭,而政府無疑是一國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創新的主導推動者。國際話語創新的最高表現和追求,就是關于國際局勢概況、國際關系現象、國際社會發展趨勢和基本規律的新議題、新觀點和新理論,被政府采納為國家內政外交政策,在國際社會中產生深遠影響。如2009年奧巴馬政府吸納約瑟夫·奈的“軟實力”與“巧實力”理論,改變小布什政府窮兵黷武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宣布美國采用注重對話、溝通、多邊主義的“巧實力”戰略,極大緩解了美國緊張的國際關系和外交壓力,受到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和歡迎。同時,政府是國際話語創新方向的引導者、政策的制定者和資金的主要提供者,其主導者角色歷來得到我國的高度重視。

政黨是實現國際話語創新的核心力量,主要通過政黨外交予以體現。所謂政黨外交,是指某一政黨在對外交往,尤其是與其他政黨交往中采納的政策取向、價值判斷和具體實踐。政黨以執政作為核心政治目的,其對外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本國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重要表現,是國際話語創新的重要承擔者和關鍵推動者。尤其當該政黨上升為執政黨時,政黨外交與政府外交大幅重疊,政黨在國際事件中的言論和主張,與國家利益和立場緊密相連,政黨在國際話語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鮮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具體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踐行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定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守者。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外交,既為政府外交制定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又以靈活機動的方式為國家和政府解決棘手事務和問題,是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的關鍵窗口。

公共外交是國際話語創新的重要補充力量。公共外交在話語主體方面具備豐富性、多樣性和全面性特征,既可包括政府部門,也可包括民間組織、社會團體、社會精英和廣大公眾等多個層面,主體內涵更豐富,充分展示了國際話語創新主體的多樣性;在話語內容方面具有時代化、通俗化和大眾化特征,可適應不同政治立場、文化背景、教育層次的思想和心理需求;在話語形式方面具有生動性、靈活性,適合在不同場合發出本國聲音、講述本國“故事”,塑造本國形象;在話語影響力方面具有廣泛性和隱蔽性,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話語對象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正是基于公共外交在話語主題、話語內容、話語形式和話語影響力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它對于促進國際話語創新的重要作用,得到世界范圍的重視。

2.話語內容的創新

話語內容的創新是提升國際話語質量的關鍵,包括國際話語的內核創新、議題創新和體系創新三個部分。

國際話語的內核創新是話語內容創新的核心。國際話語內核,指國際交往中秉持的核心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是國際話語質量的支柱。對西方國家而言,國際話語的內核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對中國而言,國際話語的內核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際話語的內核既需要保持統一性、繼承性和穩定性,更需要通過古為中用、洋為中用實現自我發展,在創新中拓展自身的歷史厚度、理論深度、現實鮮度。中國國際話語的內核創新主要表現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與時俱進,西方先進話語的為我所用和中國優秀傳統價值的現代轉換。國際話語的內核創新,主導著中國國際話語的基點與發展方向,是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的核心和基礎。

國際話語的議題創新是話語內容創新的重點。國際議題,指在國際社會中受到高度關注,并具有廣泛影響的突發事件、熱點問題和棘手事件。國際議題往往事關人類整體生存質量和發展福祉,一旦提出就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認可。國際議題的首設國,往往能獲得該議題的規則制定權、標準評判權,取得主導話語權。2001年美國以“9.11”事件為契機,迅速發動對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打擊恐怖主義”在世界范圍被推向了高潮。美國借助自身對“恐怖主義”議題的定義權、評判權,在恐怖主義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美國只呼吁國際社會共同打擊針對美國的恐怖活動,而對別國打擊恐怖主義,維護正當權益并不熱心,甚至顛倒黑白,極盡污蔑抹黑之能事,從中國7·5事件、3·14事件、昆明暴恐事件發生后美國社會輿論導向可見一斑。因此,中國必須以某些領域為抓手,積極推進國際話語的議題創新,搶占話語先機,從而建構國際話語新秩序,改變受人轄制的話語弱勢地位。

國際話語的體系創新是話語內容創新的完善。國際話語體系,是國際交往過程中語言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關系,構成的有層次、有邏輯的整體表達方式。現有國際話語體系依托“西強東弱”的國際話語權格局,織就細密語言之網,將中國網羅其中。中國如不能實現話語體系之創新,將永遠仰人鼻息,受人所制。然而,中國要實現國際話語的體系創新,必然存在一個先驗的邏輯悖論:“用人家話語表達,失去自我;用中國特色話語體系表達,人家聽不懂,也無法接受。”[6]因此,中國國際話語的體系創新,必然要求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根基,并處理好話語內容與話語對象心理需求的關系,在話語的“中國特色”與“國際接軌”之間尋求合理平衡點。

3.話語傳播的創新

話語傳播是話語在國際場域廣泛交流、溝通、了解,使話語主體獲得廣泛性、普遍性和主導性國際認知和認可的過程。話語傳播的創新,主要包括話語翻譯的精準無誤、傳播平臺的有效運用、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三個部分。

話語翻譯的精準無誤是實現國際話語有效傳播的前提條件。在中國關鍵話語走向世界過程中,存在著中國人對英語詞義把握不準,貶損自身形象的情形。如作為中華民族象征的“中國龍”,往往翻譯為“Chinese dragon”,而“Dragon”的本意是西方神話故事中兇殘的有翼巨獸、惡魔和悍婦,無疑是中國人的自我妖魔化。另外,也有西方國家無意或有意曲解、丑化中國形象。如我國“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被美國國防部翻譯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即“掩蓋自己的能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被一些英文書籍或文章譯為“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意即“隱藏能力、假裝弱小”)、“conceal one’s true intention”(意即“隱藏真實目的”)等等[7],西方國家對“韜光養晦”的錯誤翻譯,為“中國威脅論”鼓吹造勢,嚴重歪曲了我國和平外交戰略的內涵與實質。

傳播平臺的有效運用是增大國際話語傳播音量的有效渠道。中國國際話語傳播可以有效借助以下話語平臺。一是國際組織,如上文提到的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是國際話語傳播的傳統平臺;二是國際會議,政府組織的、由政府首腦出席的國際會議能在短時間獲得世界聚焦,是國際話語傳播的高效平臺;三是傳播媒介,包括符號媒介、語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電子媒介和網絡媒介,是國際話語傳播的大眾平臺;四是外交外事活動,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外交部公開發言、官方或民間的對外交流、合作或援助計劃,是國際話語傳播的重要平臺;五是民間交往,包括公民的出國出境、海外華人華僑對祖國的聲援、民間團體的互訪,是國際話語傳播的隱性平臺。

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是提升國際話語傳播能力的重要支撐。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新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傳播技術對國家政治局勢和國際熱點的影響日益突出。以臉譜(Facebook)、推特(Twitter)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體,在阿拉伯大動蕩的醞釀、動員和發展中扮演重大角色;BBC、CNN電臺對新傳播技術的嫻熟運用,也在馬航失聯事件、烏克蘭政變的跟蹤報道中極致展現。在互聯網2.0時代,我國的國際話語傳播要加強新媒體技術創新,積極設立基于多語種的國外網站、網絡電視和電臺、手機廣播電視、APP新聞終端,盡早形成語言通暢、形態多樣、人機互動、實時迅捷的國際傳播特色。

三、中國國際話語創新能力的提升路徑

提升中國國際話語的創新能力,是話語創新研究的歸宿,也是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必經之路。如何提升中國國際話語的創新能力,又根植于國際話語創新的科學內涵與內在結構,需從話語創新的主體、內容和傳播著手分析。

1.融合多元話語主體,匯聚話語創新的力量源泉

繼續發揮黨和政府在話語創新的中流砥柱作用。從歷史與現實來看,中國國際話語創新,主要由黨和政府獨扛大旗,有影響力話語和經典論斷多由黨和國家領導人發揮集體智慧凝練而出。同時黨和政府在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載人航天飛行中發揮的領導力、組織力、凝聚力,對樹立正面國際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至關重要。黨和政府在國際話語創新中擁有高度主導性、權威性和擁護度,是中國話語權建設的獨特內在優勢。

但話語主體的類型,“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融合多元話語主體的力量,才能造就強大的話語創新能力。首先,提升公共外交的頻次和質量,讓企事業單位、學術團體、學者、政治家、藝術家、作家等精英群體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先進的思想、理念、藝術成果和文化傳統。正如約瑟夫·奈指出的那樣,中國在軟實力建設上還沒有完全發揮民間的力量,有許多好的民間藝術家、影片制作人和作家,難以獲得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的機會。[8]其次,提升話語主體素質,開展中國公民國際話語權意識啟蒙。提升中國國際話語的創新能力,必須依賴具備高文明素質和強烈國際話語權意識的公民。如敏感事件發生時,中國網民的網絡言論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注重維護國家形象。又如大力推行“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重點提升中國公民海外旅游文明素質,讓全體公民成為中國聲音的傳播者和中國形象的維護者。再次,發揮海外華人在闡釋祖國、聲援祖國方面的獨特優勢。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和中國國情較為了解,能夠向世界客觀詮釋中國情形,減少世界對中國的曲解和誤解。海外華人對所在地的語言、文化和受眾心理有充分了解,能準確傳達中國意愿,并在西方話語腹地揚起心系祖國、支持祖國的大旗。最后,發揮“引進來”戰略,通過舉辦國際會議、召開海外媒體見面會、發展入境旅游、吸引外國留學生等措施,讓更多外國人親臨中國,消除東方神秘主義的偏見,實地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經濟、制度的優勢與魅力。

2.強化話語理論研究,夯實話語創新的內容之基

國際話語創新能力,以對國際局勢的準確判斷、對國際關系現象的抽象概括、對國際社會發展趨勢和基本規律的獨到見解為基本內容,以新議題、新觀點和新理論背后滲透的文化傳統、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為深層內容。無論是把握中國國際話語創新的基本內容,還是深層內容,都必須強化話語理論研究,讓中國學術話語擺脫引進、闡釋、依附西方學術話語的被動地位。

第一,話語理論來源和服務于中國實踐。“人的認識,主要地依賴于物質的生產活動,逐漸地了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性、人和自然的關系;而且經過生產活動,也在各種不同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與人的一定的相互關系。一切這些知識,離開生產活動是不能得到的。”[9]話語理論研究,必須結合中國內政外交的具體國情,系統總結建黨和建國以來中國話語創新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理論體系。同時,“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0]話語理論創新必然要走向話語實踐應用,用于指導、解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過程中的話語權爭奪的現實性問題,才能富有生命力,才可能實現話語理論的二次創新。

第二,大力發展人文社會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國家思想理論的前沿陣地,也是學術話語創新的高產基地。當前國際通用話語體系,多由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學者首創,而西方國家人文社會科學的發達水平,大大助力他們實現學術話語創新、爭奪國際話語權的強勢地位。以英國為例,2011—2012學年,英國高等教育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教師占教學人員總數的1/3以上,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學生分別占本科生和研究生總數的46% 和60%,且大部分政府、企業、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者都具有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背景。[11]中國也應加大對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和研究機構的資金支持力度,建設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在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研究中,一方面要協同推進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學、政治學、新聞學、傳播學、語言學等多門學科的發展,走多學科協同創新的道路;另一方面要重點發展馬克思主義學科,主導人文社會科學正確的研究和服務方向,揭露“普世價值”等國際強勢話語背后蘊含的深層次意識形態、價值觀念陷阱。

第三,全面建設高水平中國智庫。智庫具有政府決策的咨詢功能、社會民生的反饋功能、科學研究的推動功能,人才培養的儲備功能和國際交流的平臺功能,其作用得到世界和中國的高度重視。中國智庫起步較晚,存在數量較大而質量不高的問題。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最新《全球智庫報告2014》,中國以429家高水平智庫位居次席,居于首位的美國有1830家。另外,中國智庫只有7家躋身“全球智庫150強”,而美國有6家智庫入選全球十大智庫[12],中國智庫建設水平亟待提升。針對中國智庫短板現狀,2015年1月《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發布,將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定位為以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研究咨詢機構,并提出重點建設50-100個專業化高端智庫,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該意見的出臺,吹響了中國智庫跨越式發展的號角。

3.培養復合專業人才,暢通話語創新的傳播渠道

話語傳播和話語表達是話語創新的喉舌,而各類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則是話語傳播和話語表達的關鍵所在。由此,在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學、政治學、新聞學、傳播學、語言學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前提下,綜合培養精通不同領域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是創新性話語得以廣泛傳播、優質表達的重要抓手。

第一,培養精通國際規則的人才。國際規則是國際秩序的基礎,具有規范國家行為,促進國際合作,緩和國家間利益沖突與矛盾,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和發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那些獲得普遍公認,具有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能夠賦予國家話語以世界范圍的合法性、影響力和認同度,有利于遏制強權政治和西方話語霸權,維護世界話語體系的相對公正和良性發展。因此,國際規則體系是國際創新話語的重要傳播渠道,也是國際話語權爭奪的重點。在內容上,中國應重點培養精通國際政治規則、國際經濟規則和國際法律規則的高端人才,逐步影響世界政治經濟規則體系。在方法上,中國要注重通過海外留學、聯合培養、國際組織實習、為國際組織輸送人才和競爭國際組織主要負責人等方式,逐步增加華人對國際規則體系的了解度、影響度和把控度。

第二,培養專業的新聞傳播人才。具有中國特色和反映中國實際的創新話語,從觀念形態轉化為物質形態,就會轉變為新聞,通過廣播、電視、書籍、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向世界范圍傳播。專業的新聞傳播隊伍,能大大提高中國話語的世界覆蓋度、熟知度和認同度。提升中國國際話語創新能力,需要新聞傳播人才在對外傳播時做到以下要求:首先,注意新聞傳播的“內外有別”原則,對國內宣傳報道注重政策闡釋、思想動員和精神統一,跨文化傳播則在內容與風格上更為靈活多樣,注重傳播對象國受眾的差異性。其次,積極運用網絡媒體開展對外傳播。網絡媒體突破了地理疆界的限制,使話語傳播具有及時性、廣泛性、趣味性、全球性和開放性特征,是當前世界話語權爭奪的重點平臺。最后,推動新型傳播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器物層面的技術更新是新聞傳播發展的物質基礎,新聞從業人員只有掌握新興傳播技術,熟練運用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對外傳播,才能在世界傳播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向世界發出中國的聲音。

第三,培養優秀的對外翻譯人才。對外翻譯水平,與國際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的強弱密切相關。對外翻譯人才的培養,要始終做到兩個“吃透”:首先,要吃透翻譯內容的思想精髓,準確、客觀地表達話語原意。尤其是國家關鍵話語,往往與相關學科基礎理論結合緊密,更要求對外翻譯人員具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和廣博的知識視野。其次,要吃透中西方文化,避免文化差異產生話語誤解。國際話語的傳播范圍,跨越不同國界、地域、文化和價值觀念。翻譯人員只有將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融為一體,才能翻譯得傳神、讓話語對象理解得順暢。

[1]張志洲.話語質量:提升國際話語權的關鍵[J].紅旗文稿,2010(14).

[2]陳以定.當代中國外交中意識形態建設與國際話語權建構——基于中國外交話語分析視角[J].學術界,2012(7).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年)(下)[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1346.

[4]建設和諧世界:中國外交思想的新發展[EB].新華網,2006年8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8/ 22/content_4993067.htm.

[5]許共城.歐美智庫比較及對中國智庫發展的啟示[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2).

[6]王義梔.打造國際話語體系的困境與出路[J].對外傳播,2014(2).

[7]趙啟正.通過翻譯準確傳播“國家關鍵話語”[N].光明日報,2011-8-30.

[8]黃瀅.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接收本刊專訪——中國領導人是講故事高手[J].環球人物,2013(34).

[9]毛澤東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282-283.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140.

[11]王悠然.人文社會科學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推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2-16.

[12]全球頂級智庫排名出爐中國7家智庫上榜[EB].環球網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5-01/5-474529.html.

D820

A

1007-9106(2017)01-0009-07

*本文為2015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高校輔導員話語權的本質與提升研究”(2015SJB368)階段成果;教育部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育科研課題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創新研究”(WH125YB11)“階段成果。

趙癸萍(1983—),女,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4級博士研究生,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无码一区18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91福利在线看|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日韩在线第三页|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99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91视频日本| 色网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综合网天天|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国产青青草视频|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亚洲精品777|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成人综合| 伊人久综合|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找国产毛片看|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91麻豆国产视频| 亚洲黄网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尤物视频一区|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欧美a在线看|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