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制約“一帶一路”建設的東南亞因素分析
——以國家形象為視角

2017-04-11 03:28:16楊珍奇
社科縱橫 2017年11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家

楊珍奇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 北京 100000)

制約“一帶一路”建設的東南亞因素分析
——以國家形象為視角

楊珍奇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 北京 100000)

因為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同時由于歷史上形成的復雜關系,以及在南海爭端等現實因素的作用下,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存有一定的誤知。當前正在建設“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梳理影響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各種因素,有助于認清當前中國所處的形勢,消除東南亞國家對華疑慮,增加對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認同感,從而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國家形象 東南亞 南海 華人華僑

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綜合實力的體現。它對于構建他國民眾對于本國的認同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面的國家形象使人愿意用理解與親和的方式去對待該國及其民眾的信息和行為;相反,負面的國家形象則容易遭到別國的抵制和排斥。東南亞是中國的近鄰,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優先推進區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大市場。同時今年是東盟成立50周年。因此需要對東南亞國家的對華政策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分析東南亞國家對華認知的狀況,總結制約中國在該地區國家形象的縱向與橫向因素、歷史及現實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中國在該區域的國家形象,助力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一帶一路”建設。

一、制約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縱向因素

影響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縱向因素主要包括國家層面、民間層面以及企業層面。

(一)國家層面。東南亞國家中除了印尼人口超過2億外,其余國家人口均不足1億。中國無論是在人口還是領土上都超過東南亞國家總和的兩倍以上。這種人口與地緣上的不對稱,使得東南亞國家在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深切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壓力”。

1.在政治上,中國是亞洲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地區與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影響。盡管中國幾代領導人都反復強調中國不稱霸,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之路,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的友好政策。但是中國的善意并沒有得到東南亞國家的太多認同。李光耀曾質疑中國——如果你不準備稱霸,為何總是告訴全世界自己不要成為霸權?[1]同時,東南亞由于長期受西方大國的影響,不少國家實行資本主義的議會制度,對社會主義的中國難以認同。指責中國共產黨是一黨專政、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跟不上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壓制不同聲音,并將異見人士送去勞教。還批評中國不講民主和人權,沒有法治,政治不透明,腐敗嚴重,缺少新聞自由,打壓宗教。認為中國不斷對西北部的維吾爾族穆斯林進行踐踏,以及對追隨達賴喇嘛的僧侶進行迫害,有組織地毀壞西藏的佛教文化。[2]還把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反腐運動看作是政治斗爭的需要。[3]除此之外,對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的選舉制度,對中國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計劃生育政策都有不少誤解。

2.在經濟上,中國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迅速發展,隨著中國國內市場的飽和,競爭的增大,許多資金紛紛流向東南亞。[4]東南亞國家這些年也搭上了中國高速發展的“順風車”,“悶聲大發財”。2015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總額突破4720億美元,中國與東盟相互投資超過1560億美元,中國連續7年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而東盟也連續4年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的發展給東南亞國家帶來了機會,但是東南國家在經濟方面并未放松對中國的警惕,擔心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與其競爭,害怕中國會把原本投資在東南亞的國際資本吸引走,進而會把這個區域的經濟“空洞化”。[5]因此“中國經濟威脅論”至今在東南亞都一直很有市場。

3.在安全上,這種“不安全感”在東南亞國家成立早期就存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中國就敢于出兵朝鮮,并在把強大的美軍牢牢地阻擋在三八線之外,讓東南亞國家看到了中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之后,中國相繼擁有了原子彈、氫彈及核潛艇,這更增加了東南亞國家面對紅色中國的畏懼。1967年東盟成立之初,中國就是其在安全上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6]

近年來,中國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加大了對先進科技領域的投入,在空天、深海、網絡空間、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北斗導航、太湖之光、天宮2號、量子武器、殲—20、國產航母等先進技術與裝備的出現,引起東南亞國家的新一輪擔憂。認為中國軟實力及硬實力的組合是可能會對東南亞形成威脅。[7]有觀察家質疑,“中國行為方式中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一旦中國實力變得強大起來,它還會遵循國際或地區規則嗎?抑或它將成為新的軍事大國,只要它認為合適的事,它就會去做?”[8]

隨著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的日益上升,東南亞國家擔心中國會逐步取代東盟在東南亞合作中的主導地位,還擔心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增加,會演變成地區霸主,并害怕中國國內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會使得中國控制周邊弱小國家。[9]

(二)民間層面。影響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民間層面因素主要包括當地華人華僑和中國出境游客兩方面。

1.“凡是海水流到的地方,就有華人。”據統計,東南亞華人華僑約3348.6萬人,占全世界萬華人華僑的73.7%,占東南亞總人口數的6%。[10]

華人華僑有著勤勞、堅韌、友善、節儉的品格,通過自己的雙手,埋頭苦干,在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同時,一步步的積累了財富。也正是這種難能可貴的品格,這種創造財富的能力,給了當地居民留下了“不正當競爭”、“經濟動物”的形象。格雷戈里奧·F·賽義德在其著作中曾這樣概括華人形象:“華人是可憎的,因為他們是經濟上的支配者;華人是古怪的,因為他們是文化上的異己者;華人是討厭的,因為他們在文化方面是宗派主義者;華人是不忠誠,因為他們在政治上是不可靠的。”[11]一些東南亞國家對華人制定了許多歧視性政策,尤其是在經濟發展不景氣時,政府為了轉移國內人民視線,轉嫁矛盾,往往挑撥其他族群與華人華僑的沖突,把華人華僑當做替罪羊,任意宰割。歷史上,東南亞國家多次爆發了大規模的排華事件,給當地華人華僑帶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時至今日,東南亞國家對華人根深蒂固的排斥心理并沒有完全根除。2005年,馬來西亞接連發生華人受侵害事件,時任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在會見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時不得不要求“希望馬方采取進一步措施,查清事實并懲處肇事者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12]2014年5月,越南爆發了大規模反華游行,沖擊華人華僑企業,給華商造成了重大損失。

2.除了華人華僑,中國游客在東南亞的形象也同樣影響著中國在當地的形象。1990年開始,中國實施ADS政策,之后中國出境游人數大幅度增長。東南亞因為毗鄰中國的優越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人文風光,相似的歷史人文環境,受到中國游客的青睞,許多國家紛紛推出針對中國人的旅行項目。但是中國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時常遭到當地人的詬病,中國游客成了讓“全世界又愛又氣的人”。盡管在2006年,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游局就聯合發布了《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告誡國人,“參觀游覽,遵守規定;習俗禁忌,切勿冒犯”,并在2015年制定實施了《游客旅游不文明記錄管理辦法》,對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檔案。但是,仍然有些中國游客無視當地人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甚至法律規定。以至于中國游客在東南亞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給國家形象也帶來了負面影響。2015年2月,中國女子在泰國清邁機場候機大廳晾曬內衣,當場引起議論,并被泰國電視臺報道;2015年10月,一群中國游客在馬來西亞仙本那軍艦群裸事件引起軒然大波,遭到馬來西亞警方的調查。馬拉西亞當局鄭重表示,如果有游客不愿尊重其傳統及習俗,將毫不猶豫地禁止其入境。”[13]2016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甚至還有中國男子被報道在泰國包下整條紅燈街。這些行為經過現代媒體曝光放大之后,被國際社會關注、解構,再被投射至整個國家,造成中國整體形象被丑化。[14]

交換模式的計劃生育政策原則上應當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按照交換原理來講,生育的決定權應由每個家庭自主決定,不過可以在宏觀上以原則的方式制定交換模式的計劃生育政策來平衡出生率和出生數,但仍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約,如經濟發展水平、社會保障程度、養育成本、婦女的生育率等。 市場模式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是要按照市場交換原理,實現實行者和被實行者的利益均衡,以此完善計劃生育政策——降低政策成本,實現政策效益。

(三)企業層面。改革開放之后,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及技術。尤其是在資源開發、能源開采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東南亞國家自然資源豐富,但技術、資金缺乏,這就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投資前景。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深入推進,中國的海外投資取得了迅猛的發展。2015年對外直接投資達到了1456.7億美元,是2005年的13倍多。預計中國這種對外直接投資今后幾年還會以10%的年速度遞增,存量將超過1萬億美元。[15]

早期,中國對于東南亞地區的投資主要在原材料領域。[16]近年來,又涉及到能源、金融、電子以及基礎設計等各領域。而資金及技術密集的資源、能源與基礎設施領域更容易影響中國在當地的國家形象。因為這些領域既敏感又高風險,很容易觸動當地人民的神經,被套上“新殖民主義”的帽子。以電力為例,國電、華能、中電投、大唐、華電等五大電力集團在東南亞均有在建水電項目。[17]但是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能源建設項目,進展并不順利,密松水電站就是鮮活的例子。2006年12月,中電投與緬甸第一電力部就此項目簽署了諒解備忘錄。2009年,密松水電站舉行了簽約儀式。該項目原計劃投資36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在緬甸的最大投資項目。但是該項目受到了緬甸國內從知識精英到普通民眾的普遍反對,當時的緬甸反對黨民盟領袖昂山素季多次公開質疑該項目。緬甸國內非政府組織以及學者過度鼓吹該項目對當地環境的破壞,激起了該國民眾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通過媒體宣傳、游行示威等方式對該項目的堅決抵制。甚至有緬甸學者表示,“如果緬甸在與中電投的官司中敗訴,他們將號召每個緬甸人都捐100緬幣來賠償”。[18]鑒于國內外壓力,2011年9月,緬甸人民院議長吳瑞曼代表吳登盛總統宣布,將在吳任期內擱置密松水電站項目。其理由是擔心該項目會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引起氣候變化,破壞當地的種植園和莊稼,影響下游人民的生計。該事件給中緬兩國造成了巨大影響,不但給中電投帶了巨大損失,中國企業在緬甸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也受到很大影響,中國企業被定義為“資源破壞者”的形象。

在湄公河開發問題上,中國同樣受到了尖銳的批評。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藏高原,流經老、緬、泰、柬、越等國,為東南亞第一大河,也是亞洲第一大跨國水系,在東南亞人民心目中有著崇高地位,被親切地稱之為“母親河”。1993年,中國政府在湄公河上游——瀾滄江開始修建水壩,1995年開始發電。之后中國政府又在不同河段修建了幾個大壩并相繼發電,為西南地區提供了寶貴的電力資源。而當地人民認為中國在湄公河的捕撈破壞了河流的生態,減少了魚的種類和數量,指責中國不顧下游國家反對,堅持修建大壩,使下游國家深受其害。[19]還有人批評中國修建水壩會對下游國家的主權構成挑戰,影響執政國家的聲望和穩定,導致沿岸國家外交關系的緊張,甚至可能演化為國家層面的安全問題。2017年,中國、老撾、泰國、緬甸四國為促進水上交通,開始合作疏浚湄公河工程,計劃中國云南省至老撾600公里以上的流域,可以通行500噸級的貨船,該項目預計于2025年完工。但是,該項目剛動工就遭到當地非政府組織的抗議。其認為“如果爆破清理淺灘和礁石,必然有大量魚蝦死亡。這將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影響。”[20]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感知與認同。

二、制約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橫向因素

(一)政治制度。在東南亞11個國家中,其政治、歷史、文化、宗教信仰與中國都有很大差別,東南亞內部也有所不同。就政治制度來說,有與中國相似的實行人民代表制的越南和老撾;有實行總統共和制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有實行議會共和制的新加坡;有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和文萊;還有新獨立的東帝汶以及剛剛擺脫軍政府統治的緬甸。在意識形態方面除越南和老撾外,東南亞國家與中國都不同。長期的冷戰思維,加之西方國家的反共宣傳,共產主義及共產黨長期被妖魔化,使得東南亞國家從政治精英到對中國都有著深深的戒備。1967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英國發表演講時就說,中共支持華僑匯款給中國大陸,鼓勵工程師、醫生、教師等回國參與建設的行為,對東南亞的新興獨立國來說,是一種顛覆性的挑戰。[21]多年以后,中國在各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李光耀本人也對中國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但是其對中國的憂慮始終沒有消除,“當我們做了中國不喜歡的事,他們就會說你讓13億人不高興了……所以,請你搞清自己的位置。”[22]言語中透露出對中國的不信任。

印尼前總統蘇哈托一直視中國為東南亞安全的重要威脅,對在印尼的華人華僑也采取種族歧視政策,進行整治上打壓、經濟上利用、文化上同化,禁止使用華語、取締華文報刊,禁止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等,多方面壓制和迫害華人華僑,在1967年上臺后便于中國斷交,數次縱容甚至直接策劃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排華事件。1988年,蘇哈托仍然借口中國共產黨干涉其內政,不同意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并用具有侮辱性的“支那”一詞來稱呼中國。[23]

如果,蘇哈托對中國的認識是極端的或激進的,那么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對中國的認識則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東南亞人對中國的認知。馬哈蒂爾認為中國是東南亞的威脅,認為馬來西亞落后的原因是華人對馬來人的“掠奪”。他在位期間實行與中國“維持關系、保持距離”的政策,警告馬來西亞人不要對中國市場抱有任何“幻覺”

以李光耀、蘇哈托、馬哈蒂爾為代表的東南亞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折射出了東南亞人對中國的普遍認知,盡管隨著中國與東盟關系的發展而有所改變,但是中國并沒有取得東南亞國家完全信任,東南亞國家與中國“近而不親”仍然是當前現狀,中國仍然是被平衡的對象,認為“沒有權力平衡的東南亞是脆弱的”。[24]

(二)宗教信仰。東南亞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館。世界三大宗教在這里相應成為不同國家的主導,印度教、錫克教、道教在此廣泛分布,原始宗教在東南亞部分地區也十分流行。其中,泰國、緬甸、柬埔寨、老撾是以信奉佛教為主的國家;印尼、馬來西亞、文萊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菲律賓、東帝汶主要信奉天主教。以上國家都是單一制宗教國家。而越南和新加坡則是多元化宗教國家。宗教在東南亞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以及對外交往等都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東南亞每一個重大的歷史轉變都涉及到宗教變化的因素”。[25]由于宗教的神秘性、超階級性與共產黨員信奉的唯物主義、無神論,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等有著本質區別。因此,容易造成宗教國家的誤知。一旦新疆、西藏等地出現暴亂,不少東南亞國家便不分原由橫加指責。一旦中國打擊“三股勢力”,便大肆宣揚中國“打壓宗教”。當烏魯木齊“7·5 事件”與昆明“3·01 事件”爆發時,東南亞多國批評中國政府“破壞數十年來的宗教政策”。2015年11月,中國警方經過多日奮戰,在新疆境內擊斃了28名暴恐分子。有東南亞媒體追隨西方報道,對暴恐分子制造的11名群眾死亡、18名群眾受傷的恐怖活動避而不談,反而一味為人權、為宗教自由辯護,把中國打擊恐怖活動指責為“血腥行動”。[26]2017年2月,當皮山縣警察擊斃了正在制造恐怖襲擊的暴恐分子時,同樣受到了一些東南亞媒體的質疑。

在普遍有著宗教信仰的東南亞國家,宗教因素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在該地區國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們對世俗化的中國難以認同。有學者專門就該問題進行過調查分析。結果顯示,東南亞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對中國的國家形象有著不同的認識,信奉佛教、道教、儒教等地區的居民對中國的形象較為正面,而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居民對中國的形象比較負面。東南亞擁有大量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印尼還是世界穆斯林最多的國家。因此,宗教因素是中國處理好與東南亞關系的一個挑戰性因素。

三、制約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歷史因素

東南亞國家受中國影響深遠,不但在古代就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而且越南還曾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權被納入中國版圖,但是真正影響東南亞國家對華政策的還是在二戰結束以后。

二戰結束以后,美蘇很快進入了“冷戰”狀態,蘇聯把主要精力放在歐洲,無暇顧及東南亞,當東南亞共產黨希望得到蘇聯的革命援助時,卻遭到了拒絕,于是轉而尋求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加之馬共、泰共等組織本來就是中共早期在東南亞建立的海外支部,且其成員主要來自華人,因此更加方便了與中國共產黨的聯系。

1949年前后,中國革命迎來勝利的曙光,這極大地鼓舞了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斗爭士氣,積極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經驗。此時的毛澤東的目光也從逐步國內轉移到了亞洲,想把東南亞國家的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斯大林也認為此時的革命中心轉移到了中國和東亞,要求中國加強與東南亞共產黨的聯系。在幾種綜合因素的作用下,中國開始大力援助東南亞各共產黨組織。約1949年7月底,越共黃文歡、泰共王斌、菲共林青山、緬共丁文、馬共單汝洪、印尼共吳英明等33人被分成不同小組,開始到中國進行學習,朱德、陳毅、劉伯承等中共元老親自為其授課,講授革命的理論問題與斗爭經驗。[27]

1957年,中蘇大論戰之后,東南亞國家共產黨紛紛站隊到中國一方。為了同赫魯曉夫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權,中國更加注重加強對東南亞共產黨的合作與聯系。據統計,“20世紀60到70年代,泰國共產黨每年發起的大小武裝斗爭活動從1965年的1200起增長到10,000起左右,這些活動多數得到了中共和越共方面的大力支持。”[28]中國甚至將建設在湖南益陽的戰備電臺也提供給馬共使用長達12年之久。中國對東南亞共產黨的援助影響了與東南亞國家關系的發展,不僅加劇了與東盟關系的惡化,也使得同兄弟黨的關系變得脆弱不堪。上個世紀50、60年代,柬埔寨在同泰國與越南的領土爭端中獲得了中國的支持,但是中柬“統一戰線”表象之下是中越關系的損傷,只是當時越南尚未統一,這些問題被暫時壓制著,后來該問題成了加速中越關系惡化的催化劑。

1969年,緬甸奈溫政府希望以實現同中國關系正常化來換取中國停止對緬共的支持。[29]20世紀70年代,中蘇在印度支那的爭奪更加劇了東南亞國家對共產黨的恐懼。[30]改革開放后,雖然中國逐漸調整了對東南亞共產黨的政策,不再進行“革命輸出”,但是中國長期與東南亞共產黨的聯系還是對東南亞產生了深遠影響。今日的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精英都是成長于上世紀60、70年代,那時正時中國革命輸出的高峰,因此對共產黨有著很深的認識,從而也影響著其對華政策。2003年,居住在泰國的馬共總書記陳平雖然放棄革命斗爭多年,當其要返回馬來西亞時,仍被馬政府拒絕,最終客死他鄉。菲律賓共產黨領袖何塞·西遜至今還流亡荷蘭,無法回到自己的祖國。因此,中國當年在東南亞因“革命輸出”而對中國形象造成的影響仍然需要時間去消除。

四、制約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國家形象的現實因素

南海爭端是影響中國與東盟之間關系最為敏感的現實性因素。它成了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關系發展的“牛鼻子”。

南海是進出印度洋與太平洋的要道,也是世界航運最為繁忙的黃金水道,每年有大約5萬億美元的貨物通過該水道。[31]并且,南海有著豐富的礦產、漁業、生物等資源。就油氣儲量來說,南沙海域大約就有177億噸石油天然氣儲量。[3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南海基本上不存在海洋爭端。盡管法國曾在20世界30年代制造了轟動一時的“九小島事件”,但終因當時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抵抗而失敗。20世紀50年代,越南和菲律賓也曾對南海的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菲律賓甚至還制造除了“克魯瑪事件”的鬧劇,但是,此時的南海沒有出現實質性的領土爭端。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遠東經濟調查委員會對南海資源的公布,引起周邊國家的重視。越南及菲律賓開始正式對南海提出主權要求,并用武力占領部分島嶼,不惜引發同中國的軍事沖突。

冷戰結束后,美國的戰略重心開始東移,東南亞作為美國的戰略支點,開始受到重視。但是此時美國的主要精力在歐洲和西亞,先后發動了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等,無暇更多的顧及東亞。因此,美國在南海問題上保持了必要的謹慎,沒有正真介入爭端。而隨著中國在東亞的崛起,給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中國崛起”已經成為新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討論的熱門話題。中國的GDP在2010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更是引起美國的不安,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表示“不能容忍美國成為世界第二”。為了遏制中國,美國的戰略重心開始向東亞轉移。而隨著美國重返亞太,開始以各種理由介入南海爭端。

東南亞部分國家為了攫取更多的海上利益,也開始借重美國的力量,積極拉攏美國來抗衡中國,不斷炒作南海問題,尤其以越南和菲律賓為最。2013年1月,菲律賓在制造了黃巖島事件失敗后,將同中國的南海爭端鬧到了聯合國海洋法法庭,提請對中國進行仲裁。[33]2014年3月30日,菲律賓正式向仲裁庭遞交訴狀書,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稱“有超過40幅地圖以及近4000頁文件證明菲律賓對南海擁有主權”,[34]2016年7月,仲裁庭聲稱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缺少法理依據,對中國在南海的多項權利進行了否定。中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的權利,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該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

雖然,菲律賓等國炒作南海問題并未取得實質性成果,但是這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東南亞人民的對華認知,進而影響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研判,認為中國不遵守法律,成了一個規則的破壞者。因此,紛紛質疑中國關于南海糾紛的戰略是什么?中國在南海的短期與長期目標是什么?[35]中國將以何種方式解決南海爭端?[36]這種疑慮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越發明顯。東南亞國家接受中國在該區的合法利益,同時也擔心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會損害他們的利益。使之在加強東盟自身力量的同時也開始尋求美國等域外大國的幫助。隨著南海爭端復雜化、國際化的趨勢不斷加強,解決該爭端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在該地區的國家形象。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因為政治制度、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緣環境以及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東南亞國家在對中國政治模式、行為方式的理解上有很多制約性因素。在政治制度上中國實行的是由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東南亞國家多是多黨的資本主義的議會制。在歷史上,中南半島曾是中蘇冷戰時相互爭奪的對象,中國也曾支持過東南亞共產黨的暴力革命,引起當地政府深深的恐懼,東南亞國家也害怕中國利用數千萬的華人華僑來顛覆他們的政權,建立親中的政府。在現實中,由于東南亞部分國家自身的問題,在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中只能使少數上層權貴獲益,難以惠及東南亞底層人民,使得老百姓感受不到“搭中國便車”的福利。同時因為南海爭端的復雜化、國際化,南海問題一時難以有效解決,這也使得東南亞國家懷疑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要求以及處理方式。特別是南海仲裁案之后,更是加劇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疑慮。這些因素從歷史到現實、從縱向到橫向,從政府到民間都影響著東南亞國家的對中國的認知,進而影響中國在該區域的國家形象。因此需要我們重新思考中國在東南亞的需求與定位,需要綜合地、立體地去設計中國在該地區的政策,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提升中國在此區域的國家形象,進而更好地推進“一路一帶”戰略的實施。

[1]丁學良.中國的軟實力和周邊國家[M].東方出版社,2014:25-24.

[2]China profile—Full overview,BBCNEWS,21,Jan,2016,http://www.bbc.com/news/wodd-asia-pacific-13017879.

[3]8things I learnt about China and its people,Teo Cheng Wee,Aug 1,2016,hnp://wwww.Straitstimes.com/asia/eastasia-/8-things-i-1eamt-about-china-and-its-people.

[4]Stephen Frost,Chinese outward directinvestmentin Southeast Asia:how big are the flows and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region?The Pacific Review,V01.17No,3,2004:323-340.

[5]Suherdjoko,China,ASEAN celebrate'diamond decade'of relations,The Jakarta Post,June6,2016,http://www.thejakartapost.com/seasia/2016/06/06/china-asean-celebrate-diamond-decade-of-relations.html.

[6][菲]魯道夫·C·塞韋里諾著.王玉主等譯.東南亞共同體建設探源——來東盟前任秘書長的洞見[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234.

[7]Tran,Phuc Thi,How are southeast asian small countries coping with the rise China?the case ofVietnam,http://repositorium.sdum.uminho.pt/handle/1822/19885.

[8][美]阿拉斯泰爾·依恩·約翰斯頓,羅伯特·羅斯主編.黎曉蕾,袁征譯.與中國接觸——應對一個崛起的大國[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172.

[9]Aileen S.P.BBaviera,China'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Political Security and EconomicInterests,P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5224885_china%27s_R-elations_with_Southeast_Asia_Political_Security_and_Economic_Interests.

[10]梁立基.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公共外交[A].韓方明主編.中國與東南亞公共外交[C].新華出版社,2012:100.

[11][菲]洪玉華著,黃滋生譯.菲律賓華人形象[J].東南亞研究,1994(1):39.

[12]溫家寶希望馬方杜絕華人受辱類似事件再次發生[EB].載于搜狐網,檢索日期,2015-10-30.http://news.sohu,com/20051215/n240989551.shtml.

[13]馬來西亞調查中國游客沙巴裸照[EB].網易新聞網,

http://news.163.cow/15/1025/00/B600TBAJ00014AED.html。

檢索日期,2015-11-7.

[14]姜勝洪.網民對中國游客海外負面形象問題的看法及對策思考[J].蘭州學刊,2013(10):78.

[15]中國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緬甸2014年版)[Z].張向晨序.

[16]Eric Harwit,Chinese and Japanese investment in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case studies of the electronics and automobile lndustries,ThePacific Review,P376.

[17]韓寶慶.中國企業對東南亞水電的投資及風險防控[J].國際經濟合作,2011(12):46.

[18]李晨陽.緬甸政府為何擱置密松水電站建設[J].世界知識,2011(11):26.

[19]Siriluk Masviriyakul,Sino-Thai Strateg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1992-2003),Singapore: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Aug2004,p317.

[20]中國主導湄公河疏浚計劃遭泰團體抗議[EB].聯合早報,http:/www.Zaobao.com/rea/time/china/story20170302-731-121,檢索日期,2017-3-14。

[21]張旭東.東南亞的中國形象[M].人民出版社,2010:232.

[22]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3:6.

[23]黃阿玲.蘇哈托總統其人及印尼對華關系[J].東南亞研究,1992(10):7.

[24]Michael Leifer,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security policy:The South China Sea connection,Survival: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December2013,P56.

[25][新]尼古拉斯·塔林.劍橋東南亞史(11)[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419.

[26]China officialsays CommunistParty officials have supported violentattacks in Xinjiang,Nov25,2015,http://www,straitstimes.com/asia/east-asia/china-official-says-communist-party-officials-have-supported-violent-attacks-in

[27]沈志華.毛澤東與東方情報局:亞洲革命領導權的轉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50-31.

[28]李亞男.中國與東南亞共產黨關系的正常化及其影響——兼論中共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身份轉換的完成[J].攀登,2014(3):9-10.

[29]Chi-shad LiangBurma'sForeign Realations:neutr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1990,P90.

[30]Aileen S.P.Baviera,Chin'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Politic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Interests,P8.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5224885_China% 27s_Relations_wih_Southeast_Asia_Political_Security_and_Eco nomic_Interests.

[31]South China Sea:Court rules in favor of Philippines over China,13July 2016,http://southchinaseastudies.org/en/component/content/article/151_newsflash/1613-south-china-sea-court-rules-in-favor-of-philippines-over-china.

[32]Michael Leifer,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security policy:The South China Sea connection,Survival: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December2013,P44.

[33]PCA PRESS RELEASE Arbitration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rbitral Tribunal Establishes Rules of Procedure and Initial Timetable,27August2013,http://www.imoa.ph/wp-content/uploads/201308/PH-CN-Press-Release-ENG-20130827.pdf.

[34]Philippinesfilescase to UN in South China Ses dispute,31March2014,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26781682.

[35]Bonnie S.Glaser,SECURITY DIMENSIONS OF CHINA'SRELATIONSEITHSOUTHEASTASIA,Center for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Studies,May13,2015.http://csis.org/files/attachments/ts150513_Glaser_0.pdf.

[36]Ian James.Storey,Living with the Colossus:How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cope with China,ParametersU.S.army War College,1999,Vo129.Issue4.

D820

A

1007-9106(2017)011-0072-07

*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特別委托)項目“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布局和重大舉措”(批號:15@ZH017,課題負責人:劉德喜教授)中期研究成果。

楊珍奇(1987—),男,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2015級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方向為東亞安全、南海合作與開發。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日韩123欧美字幕|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a|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免费jizz在线播放| 91无码网站|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欧美激情综合|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www精品久久| 青青操视频在线| 精品福利视频网| 91毛片网|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亚洲成肉网|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激情区|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尤物视频一区| 日本在线国产| 日本a∨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青青操|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久草热视频在线|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91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亚洲另类色| 啊嗯不日本网站|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激情影院| 黄色网在线| 日韩视频免费|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九九九国产| 国产一区成人|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