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權松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為推動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調動用人單位積極性,近日,省人社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等部門制定了《四川省擴大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人事自主權十條政策》。
《十條政策》著眼于向用人主體放權、給人才松綁,從公開招聘、人員流動、編制管理、崗位管理、職稱評審、薪酬分配、公共服務等方面,全面實施人才管理體制“放管服”改革,是我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關鍵時期制定的一項重大政策,對促進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創新發展,推動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投身全面創新改革事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載體。這些事業單位數量眾多,是我省各類人才的主要集聚地,是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興省戰略的重要陣地。但從總體上看,這些單位還存在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高端人才流動不暢、機制不活、管理僵硬等問題,束縛了人才手腳,妨礙了人才的順暢流動。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支持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工作非常重視,多次提出明確要求。此次出臺的《十條政策》,是有關部門擴大事業單位人事自主權的專門文件,是我省人事人才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重要成果,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具體舉措,對于打破人才流動體制機制壁壘,增強單位用人自主權,激發人才活力,提高人才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我省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十分必要。
深化改革要敢于打破限制人才事業發展的條條框框,從體制機制上解除對科技人才的各種束縛。首先,要理順政府、市場、人才和用人主體之間的關系。轉變政府人才管理職能,簡政放權,做好宏觀調控,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充分發揮市場這只隱形手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人才的創造性得到有效發揮。其次,要疏通創新人才發展的“堵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關鍵是制度創新,《十條政策》根據我省人才工作發展形勢和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含金量高的重點改革舉措,著力破除體制性壁壘和政策性障礙,順應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探索人才管理新經驗新模式,有利于進一步釋放人才活力,激發創新動力,為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宏偉的目標凝聚人才,壯闊的舞臺造就人才。充分釋放人才的潛能,要去閉合、促協同,使人才責任主體和用人主體互為依托、互為補充,確保人才引得來、用得上、不閑置。管理部門要廣布識才之眼,暢通薦才之道,完善選才之規,積極轉變人才管理職能,用高效一流的服務來吸引人才;用人主體要尊重人才流動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和事業發展規律,給人才搭平臺、作支撐,保證充足的人才投入,切實打通用好用活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推動我省人才事業加快發展,更好服務四川“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