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茆福林,董友珍,施為忠
(鹽城師范學院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7)
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及其實踐
王 俊,茆福林,董友珍,施為忠
(鹽城師范學院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7)
鹽城師范學院化學工藝學教學團隊從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手段的更新、雙師型教師團隊的組建、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考核方式的規范等方面對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水平,保證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質量,為鹽城地區化工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化學工藝學;教學質量;雙師型教師團隊;實踐教學平臺
化學工藝學是四年制應用化學本科專業學生的一門拓展選修課程,主要介紹化學工業概貌和化學工藝的基本概念,化工原料資源及其加工利用途徑,化工基本原料的典型生產過程,有機、無機等典型化工產品生產過程的原理和工藝,三廢處理和綠色化工概念及其發展途徑。通過化學工藝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利用化學、物理和其他學科的知識,掌握通過化工原料生產化工產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條件、流程與設備,以創立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安全的化工生產工藝,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開拓創新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化工產品的生產和新品種的開發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論和技術基礎[1]。
結合我校化學工藝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對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化學工藝學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如下:
(1)以學生創新工程能力培養為本,調整優化化學工藝學教學內容,保證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質量。
(2)改革教學方式,開展案例教學、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教學,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效果。
(3)構建專兼互補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提升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
(4)搭建多維立體實踐教學平臺,以虛強實,提高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質量。
(5)優化化學工藝學課程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察,全面評價,保證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
2.1 以學生創新工程能力培養為本,調整優化化學工藝學教學內容,保證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質量
當前,我校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內容較為陳舊,存在較多與當前化工產業發展要求不相符合的老舊工藝,與現代化工企業生產實踐及科研進展相脫節。因此,我們以學生創新工程能力培養為本,以現代化工企業生產實踐、化工產業發展需求及科研進展為標準,刪除大量不安全、不環保的老舊工藝的教學內容,保證該課程教學內容的時效性[2]。同時,以教學講義的形式大量增加鹽城地區化工企業生產實踐的新工藝,并請相關企業技術負責人介紹其產品的背景知識及工藝流程。此外,邀請周邊企業技術負責人成立化工工藝學課程專家委員會,對于化工工藝學的教學大綱及授課內容進行審核,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工程實踐能力。
2.2 改革教學方式,開展案例教學、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教學,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效果
當前,我校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填鴨式、滿堂灌”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為改變化學工藝學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我們開展案例教學、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實際生產問題為研究對象,結成師生共同體,開展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效果。以對分課堂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課堂授課前一段時間以學生自主交流的方式強化前一堂教學內容的復習;課堂授課后一段時間由老師講解新內容,并對重點難點進行分析[3]。課后,學生通過閱讀,作業等方法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效果。
2.3 構建專兼互補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提升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
化學工藝學是一門工程實踐性課程,對于授課教師的實際工程研究能力要求較高。目前,鹽城師范學院化學工藝學課程專職教師有3人,其中2名教師沒有系統的工程實踐經歷,缺乏實際工程經驗,嚴重制約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改變這個現狀,化學工藝學教學團隊充分利用學校與地方企業共建的產學研平臺,選聘長期從事有關化工品生產并精通該化工品生產工藝的企業技術負責人擔任化學工藝學課程的兼職教師,主要負責實踐教學及其專業實習。通過選聘企業技術負責人構建專兼互補的雙師型教學團隊,解決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化工實踐脫節的問題,提高學生創新工程能力,從而提升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為鹽城地區化工產業發展服務。
2.4 搭建多維立體實踐教學平臺,以虛強實,提高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質量
借助江蘇省應用化學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目的資助,搭建以虛強實的2D-3D虛擬仿真化工實踐教學平臺,緩解化學工藝學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時間、場地等限制,實現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工程能力培養的無縫對接,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升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此外,我們還與浙江中控聯合研發乙酸乙酯生產實訓裝置,該裝置使用工廠化DCS、SIS控制系統真實反映工廠實際的生產運行情況,使學生能在真實工廠實踐環境中提高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
2.5 優化化學工藝學課程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察,全面評價,保證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
傳統化學工藝學課程考核方式中存在不注重過程考察,過分看重卷面成績的缺點,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無法評價學生的創新工程能力,不利于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4]。針對這個現狀,我們采用分項積分的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察,全面評定學生成績。分項積分考核主要由出勤、預習、課上表現及課后作業(20分)、隨堂小考(20分)、文獻匯報(20分)、期中考試(20分)和期末考試(20分)五個部分組成。隨堂小考主要是針對重點工藝的原理、流程及進展進行考核,由學生自行批改試卷,點評知識點,提高學生對于重點工藝的理解。文獻匯報主要是讓學生以每組3~5人的規模自由分組,根據工藝進展,查閱文獻,并以PPT的形式匯報講解,培養學生查閱、整理及分析文獻的能力,提升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
在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從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手段的更新、雙師型教師團隊的組建、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考核方式的規范等方面進行改革:以學生創新工程能力培養為本,調整優化化學工藝學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開展案例教學、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教學;構建專兼互補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搭建以虛強實的多維立體實踐教學平臺;注重過程考察,全面評價,優化化學工藝學課程考核方式,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水平,保證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質量,為鹽城地區化工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1] 王金明,武成利.基于能力培養在“化學工藝學”課程中的教學實踐[J].山東化工,2015,44(3): 129-132.
[2] 馬 鋒,尹曉紅,畢亞東,等.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16(6):85-87.
[3] 王世革,黃明賢.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與大學化學教學[J].廣州化工,2016(5):211-212.
[4] 錢慧娟,石祥瑞,高清河,等.化工工藝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5 (6):54-56.
(本文文獻格式:王 俊,茆福林,董友珍,等.提高《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及其實踐[J].山東化工,2017,46(13):132,134.)
2017-05-01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B113);鹽城師范學院教學研究課題(16YCTCJY043)
王 俊(1977—),男,江蘇鹽城人,副教授,主要從事多功能分子基材料合成及性質的研究。
G642
B
1008-021X(2017)13-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