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少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陜西西安 710126)
·政治學研究·
論日本共產黨的建立與近期舉措
史少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陜西西安 710126)
日本明治末年的大正時期與昭和時期,日本社會一部分人逐漸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以社會主義為意識形態的各種運動也逐步開展。明治時期一部分人之所以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其原因是因為個人的境遇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而欲改變現狀,從而反對戰爭、反對超國家主義,反對專制、反對剝削、反對壓迫。對當時社會不合理的強烈反對以及對弱者的同情,是明治時期接受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思想者們的共同點。1922年7月15日,日本共產黨建立。日本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以國民作為日本的主人翁為目標,反對專制統治、反對侵略戰爭,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共產黨在日本成為了合法組織。多年來日本共產黨雖然在日本是在野黨,但是奮力為下層民眾奔走呼號,爭取了一定利益。近期日本共產黨為改善民生又采取了一系列舉措:1.日本共產黨提出對經濟困難者,應該實行免費法律支援。2.日本共產黨請求“建設國保”的補助維持。3.日本共產黨指責安倍政權公害被害政策后退。4.日本共產黨反對社會福祉法改惡案。5.日本共產黨聲明為推倒安倍政權而努力。
日本共產黨 建立 近期舉措
日本明治末年的大正時期與昭和時期,日本社會一部分人逐漸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以社會主義為意識形態的各種運動也逐步開展。“經由片山潛(1859—1933)、安部磯雄(1865—1949)、堺利彥(1870—1933)、幸德秋水(1871—1911)等先驅介紹各種社會主義思想的萌芽期,又經過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介紹《資本論》、高畠素之(1886—1928)完成《資本論》全譯本(1920—1924),接受馬克思理論和開展相關運動的條件逐漸成熟。也正是這一時期,河上肇(1879—1946)、山川均(1880—1958)、櫛田民藏(1885—1934)等熟悉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和社會理論的理論家嶄露頭角。但是,這一階段每個學者的理解多種多樣,基于唯物史觀的歷史學理論尚未真正應用到日本史研究之中,盡管在佐野學(1892—1953)的論著中可以看到一些萌芽,但無論在理論詮釋層面還是歷史研究的具體運用層面,達到一定的水準還有待于野呂榮太郎的出現。”[1](P72)雖然馬克思主義學說具有批判資本主義的政治性,但是馬克思主義也具有科學性,是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明治時期,馬克思的著作《資本論》第一卷也傳到了日本,還有《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哲學的貧困》等著作也陸續地傳到了日本。
明治時期日本部分人接受社會主義,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昭和前期一方面給人一種強烈的陰暗印象,例如危機、右翼恐怖、戰爭、超國家主義、皇國史觀,但另一方面,明治以來日本學術通過吸取歐洲的學術文化而得以發展,經歷大正民主時期,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其后學術界不得不在戰時(大約1937年即昭和十二年以后)迅速向軍部統治、翼贊政治屈服,但并沒有完全喪失客觀考察本國歷史。昭和前期馬克思歷史學方法得到磨練,在明治維新史,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中,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取得了為編年史式實證研究所忽視的重大成果,提示了日本近代社會、國家的歷史觀,但不斷受到相關領域的刺激,起源于各種關注點的實證歷史研究得到推進和積累。”[1](P88)日本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想也受到國際活動的重大影響,“從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來看,它甚至可理解為當時國際社會主義的縮影。”[2](P287)明治時期一部分人之所以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其原因是因為個人的境遇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而欲改變現狀,反對戰爭、反對超國家主義,反對剝削、反對壓迫,對當時社會不合理的強烈反對以及對弱者的同情,是在明治時期接受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思想者們的共同點。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者積極地參加到發對戰爭的行列中,認為戰爭是資本家們追逐利益的結果,“例如片山潛曾在1903年的反戰論演講會上稱,‘我為什么反對戰爭、主張反戰論呢?我是站在工人的立場,為工人的利益而反對戰爭。一將功成萬骨枯。在甲午戰爭中,工人得到了什么?只是把尸骨曝曬在野地而已。’”[2](P317)并且日本當時的社會主義者對日本對中國發動的甲午戰爭也進行了強烈的批判。但在明治時期,勞動者們沒有被充分組織起來,也缺乏斗爭經驗,社會主義這也沒有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
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者雖然有著不同的思想經歷,但都歸屬了社會主義思想。“明治時期的每一位社會主義者的形成過程中,幸德秋水在閱讀了夏福理的《社會主義精髓》后斷定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安部磯雄在對社會事業產生疑惑時閱讀了貝拉米的《回顧》,之后對社會主義有所頓悟。片山潛也會以稱,《拉薩爾傳》使得他認識到社會問題的解決要依靠社會主義,依靠堅持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政黨。”[3](P117)就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領導者來看經歷了以安部磯雄、村田知至為首的基督教社會主義者,再到以幸德秋水為首的唯物論派社會主義者,然后到馬克思主義者——片山則成,他指導了日本共產黨建立。
1922年7月15日,在日本東京渋谷的一戶民家召開了第一次黨大會,創立了日本共產黨。第一次日本共產黨的黨大會,有堅信共產主義的八位代表參加,這八位代表是:堺利彥、山川均、近藤榮藏、吉川守圀、橋浦時雄、浦田武雄、渡辺滿三、高瀬清,他們幾乎都是日本明治以來的社會主義者。而這八位日本共產黨員都不是孤立的,他們周圍都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例如堺利彥是當時“M L會”組織的中心領導;山川均成立了組織“水曜會”,聚集了很多成員;近藤榮藏、橋浦時雄、浦田武雄、高瀬清四人成立了“曉民會”;渡辺滿三屬于時計工中心的勞動者組織。由此,日本共產黨的隊伍很快壯大。
關于日本共產黨創建與《共產黨宣言》的關系,根據不破哲三先生研究日本共產黨歷史的資料:日本的社會主義運動,從明治資本主義開始不久就開始了,日本人寫的關于社會主義的代表作有1903年(明治36年)幸德秋水的《社會主義神髓》、1903年(明治36年)片山潛的《我社會主義》,兩部書中都闡釋了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片山潛并且在勞動組合的組織中一直很活躍。1904年(明治37年),幸德秋水編輯的《平民新聞》中也翻譯了《共產黨宣言》,但是發賣很快遭到了禁止。1906年(明治39年),堺利彥開始出版《社會主義研究》雜志,以翻譯介紹馬克思、恩格斯的文獻為開端,也翻譯介紹世界的社會主義文獻。《共產黨宣言》的全文翻譯在《社會主義研究》雜志上全文刊發,并且作了介紹。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從明治時期開始就逐漸廣泛傳播。
不破哲三先生指出:《共產黨宣言》是共產主義革命的科學指導方針,也一直指引著日本共產黨的前進道路。日本學者認為《共產黨宣言》作為革命的理論,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共產主義革命的科學理論與指導方針,其二闡明了在民主主義運動中共產主義者的態度。關于共產主義的問題,以下三點很重要:1.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的必然性歸結。《共產黨宣言》中首先明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必然性發展,指出了在資本主義生產體制中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并且顯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沖突,以共產主義為目標革命的客觀條件會不斷成熟。《共產黨宣言》中又分析了構成社會的諸階級的狀態,指出共產主義革命與少數者的運動不一樣,是多數人的革命,并且對此進行了展望。2.以生產手段社會化為目標。“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并且指出《共產黨宣言》以廢除私有制,以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日本學者指出《共產黨宣言》對于展望未來具有重要的意義。3.無產階級政權的獲得。作為無產階級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手段,在《共產黨宣言》中強調“革命”是不可欠缺的手段,無產階級的形成,就是為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取得無產階級政權。無產階級政權的獲得是革命的根本性問題,關于權力的獲得《共產黨宣言》中強調通過暴力獲得資產階級的政權。
《共產黨宣言》在日本的傳播給予了初期的日本共產黨以極大的影響,最早在日本傳播《共產黨宣言》的人物之一的幸德秋水,1910年(明治43年)與其它社會主義者一起策劃了暗殺天皇的事件,在日本被稱為“大逆事件”,幸德秋水等社會主義者被捕,次年幸德秋水等共12人被判處死刑,于是,以此事件為契機,“社會主義”的詞語在日本全部被禁止,由于明治政府對“社會主義”嚴厲的鎮壓,“社會主義”運動和言論在日本開始進入了被壓抑的時期。無論日本的“社會主義”思想怎樣被壓抑,但是隨著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矛盾的日益激化,社會主義運動在日本如死灰復燃。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國的十月革命給予了日本的社會主義運動以很大影響。于是日本又開始組建社會主義者的組織,展開同地主、資本家的斗爭,1912年結成了“日本社會主義同盟”,半年后日本政府頒布了讓其解散的命令。那時候的日本,日本的社會主義組織是非法的。早期傳播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著作《我社會主義》的作者片山潛,于1914年赴美國,與在美國的日本人組成了社會主義運動的組織,高瀬清等人1922年五六月份回國,1922年7月召開了8人的日本共產黨成立大會,于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革命政黨在日本產生。
根據日本黨史資料記載:當時的日本,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帝國主義強國之一,以無產者工人、農民為主的人民,處在天皇制權力的野蠻統治下,受著地主、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壓榨,處于極度困苦和無權利的狀態。日本共產黨的創立,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特別是在《共產黨宣言》的感召下,以國民作為日本的主人翁為目標,反對專制統治、反對侵略戰爭,日本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人與人平等關系,并且人類自由發展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1928年日本共產黨黨報《赤報》創刊,《赤報》成為了日本共產黨宣傳馬克思主義以及日本共產黨主張的理論陣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共產黨成為了合法組織。
日本共產黨自創立后,就一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一直為下層民眾爭取利益。日本共產黨在23次黨代會修改的《日本共產黨綱領》中指出:“探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前進方向,不僅是日本的問題。……但是日本共產黨,在各個階段,竭力為日本社會必要的變革課題的實現而努力,并且以21世紀向著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共同社會的建設方向前進的世紀為目標而盡力。”其實,日本共產黨在反對戰爭、反對安倍修憲方面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盡管日本共產黨在日本還是比較弱小的黨,但是他們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呼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日本近期,安培政權擴大了軍備的財務開支,壓縮了對民生的財務開支,使得日本人民社會福祉水平下降。2016年4月3日,在日本參院預算委員會上,日本共產黨的小池晃副委員長,指責了安倍政權的消費政策等等。日本共產生黨為了爭取民眾的利益,與安倍政權進行了不懈地奮爭,下面敘述一下近期日本共產黨為改善民生的一系列舉措:
1.日本共產黨提出對經濟困難者,應該實行免費法律支援
根據2016年4月3日的日本共產黨的《赤報》報道:日本共產黨的清水忠史議員在2016年3月30日,在眾院法務委員會上,就關于擴大日本司法支援中心援助等綜合法律支援法的改正案,提出了請求,要求改善費用負擔。日本共產黨指出:“現在,依法解決紛爭接受必要援助的人是經濟困難的人。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大規模災害、被騷擾者的增加等等正在多樣化,改正案針對這些人中經濟困難者,在沒有進行調查前,司法支援中心應免費接受法律相談。”[4]為此,日本共產黨提出對經濟困難者,應該實行免費法律支援。
2.日本共產黨請求“建設國保”的補助維持
日本共產黨國會議員團的建設國保對策委員會,2015年12月15日,為了保護建設勞動者、職人的生命與健康,就“建設國保”的國庫補助應維持現行標準向財務省提出了申請。對策委員會負責人笠井亮眾議員指出:“建設國保,是包括年輕建設勞動者的安心勞動的命綱,穩固地遵守制度,關系到勞動者的安心與日本全面地發展。”[5]
3.日本共產黨指責安倍政權公害被害政策后退
日本共產黨的塩川鐵也議員在2016年3月18日的眾院環境委員會議上,對實行的大氣污染以及石棉有害健康的補償金的征收、補償給付的分配等,追加獨立行政法人環境再生保全機構新的業務《獨立行政法人環境再生保全機構法》的改定案的問題點進行了追究。“環境省以‘業務運營的效率化’為理由,相對于2009至2013年度的‘中期計劃’,一般管理費、業務經費減少了2至3成,并且在現實中,同機構對公共被害者的補償的支持體制也沒有充分調整,從2014年至2018年度的計劃來看,也顯示了大幅度削減的目標。”[6]由此,日本共產黨的塩川鐵也議員強調:“即使在人員方面、財政方面公害健康被害對策,也有可能后退。”[6]
4.日本共產黨反對社會福祉法改惡案
在日本,2016年3月17日,在參院厚生勞動委員會上,社會福祉法改惡案,由于自民黨、公明黨、民主黨、維新黨等多數黨的贊成而通過。但也遭到了日本共產黨與社民黨的反對。在討論中,日本共產黨的議員小池晃對“社會福祉法改惡案”進行了批判,指出:“這是讓必要社會支援的人們痛苦的法案。”[7]
保護障害者生活與權力全國聯絡協議會副局長,也對“社會福祉法改惡案”進行了指責:“社會福祉法人與以前實施的社會福祉事業有別,‘免費、低額的福祉服務’是社會福祉法人應盡的職責,國家應該對應的課題轉嫁到了降低障害者福祉服務上,這是倒退。”[8]
5.日本共產黨聲明為推倒安倍政權而努力
日本是高老齡化的社會,而現在日本高齡者的負擔在不斷增長。2015年12月16日,日本諸多高齡者在厚勞省前進行了靜坐抗議,并且抗議一直持續到18日中午,86歲的坂本光治給路人說:“現在的政治,是欺負弱者的政治。”[9]日本共產黨的國會議員10人也趕來對高齡者的抗議進行鼓勵。小池晃參院議員說:“高齡者的生活確實讓人擔心,安倍政權應該停止增稅、社會保障的改惡。”[9]其實,多年來日本共產黨,在爭取兒童、75歲以上老人免費醫療方面一直在呼吁,并且在日本共產黨的努力下,日本有些地方也在實施兒童、75歲以上高齡者的醫療免費。而安倍政權的所謂一系列“改惡”,使得弱勢全體的負擔加重,使得高齡者的醫療也無法保障。
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報》揭示:“全日本民主醫療機關聯合會(全日本民醫連),于2016年3月22日發表:2015年因為沒有錢而遲去醫療機關受診的死亡人數達到63人。其中無職、非正式雇傭的人數占65%,安倍政權的社會保障、雇傭改惡直接關系到了國民的生命。”[10]
2016年日本共產黨的《赤報》指出:“社會保障是‘國之顏面’,要開展廣泛的運動,尋求戰爭法的廢止、個人尊嚴的守護、社會保障的充實。日本共產黨的仁比聡平參院議員,在福岡市召開的日本民主醫療機關聯合會(全日本民醫連)的42次定期會議上指出:‘安倍政權破壞了醫療、介護、社會保障。在自立、自助的前提下,鼓勵民醫連的醫療從事者貫徹無差別、平等的信念。’在此次會議上,廢除戰爭法,守護生命的討論高漲,訴說了要為推倒安倍政權而頑強努力的決心。”[11]
[1][日]永原慶二著,王新生等譯.20世紀日本歷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盧坦.日本明治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想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日]勞動運動史研究會編.週刊社會新聞[M].明治文獻資料刊行會,1902.
[4]法律支援改善さらに清水氏「無料にすべきだ」[N].「しんぶん赤旗」,2016年4月3日(日).
[5]建設國保補助維持を-財務省に共産黨議員団が要請[N]「しんぶん赤旗」,2015年12月16日(水).
[6]公害被害の対策後退[N].「しんぶん赤旗」,2016年3月24日(木).
[7]社會福祉法改悪案參院委可決共社反対[N].「しんぶん赤旗」,2016年3月18日(金).
[8]障害者福祉サービスが低下[N].「しんぶん赤旗」,2016年3月17日(木).
[9]高齢者“寒風行政”に抗議[N].「しんぶん赤旗」,2015年12月17日(木).
[10]困窮し受診遅れ63人死亡[N].「しんぶん赤旗」,2016年3月23日(水).
[11]“國の顔”社會保障充実を[N].「しんぶん赤旗」,2016年3月13日(日).
D33313
A
1007-9106(2017)05-0068-04
史少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