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琴
客觀情況有變,用人單位可對勞動者調崗調薪
宋東琴
欄目合作:四川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調薪調崗一直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博弈的焦點。強勢的用人單位不管勞動者愿不愿意,一紙通知,勞動者必須遵守,否則就解除勞動合同;而不甘示弱的勞動者則手拿《勞動合同法》中“合同變更必須雙方協商一致”的尚方寶劍,決不妥協。雙方各有說辭,因此,判定調崗調薪的合理性,還需要從客觀情況來看。
基本案情:申請人李濤系被申請人四川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漢源縣分公司員工。從1981年3月開始在該公司上班至今,他先后擔任供應員、技安員、綜合辦公室主任。2011年3月,李濤因工負傷,后一直在醫療和康復,實際未在綜合辦公室主任崗位上工作。公司認為綜合辦公室主任一職需熟練掌握現代辦公技能,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李濤當時已57歲,且傷后因康復原因長期不能到崗,于是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了其他工作人員從事綜合辦公室主任的工作。公司在先后兩次告知李濤將調整工作崗位后,于2016年1月將其調整為郵政營業員,李濤也于2016年2月起在郵政營業崗位工作,職務工資相應降低。不久,李濤提起仲裁請求,要求公司支付其綜合辦公室主任職務工資。
爭議焦點:該公司調整李濤的工作崗位是否合理,是否應支付其綜合辦公室主任職務工資?
意見一:該公司調整李濤工作崗位不合理,需支付綜合辦公室主任職務工資。公司調整崗位應在與李濤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雖然本案中該公司先后兩次告知李濤將調整崗位,但雙方并未達成一致意見,該公司的行為屬于單方變更工作崗位和勞動報酬,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意見二:該公司調整李濤工作崗位合理,無需支付綜合辦公室主任職務工資。李濤2011年3月因工負傷后,一直在治療和康復,且傷后因康復原因長期不能到崗,實際也未在綜合辦公室主任崗位上工作,已經不符合該職務的工作要求,該公司根據客觀實際和工作需求調整申請人工作崗位,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屬于用人單位的自主權。
仲裁結果:仲裁委支持了意見二,該公司調整李濤工作崗位是合理的,無需支付綜合辦公室主任職務工資。
評析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17條、第2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崗位的調整,在兩種情況下有權進行:一是平等自愿,雙方協商一致后可以調整崗位;二是勞動者不能勝任崗位工作而變更,屬用人單位的自主權。而在現實的用工關系中,部分用人單位為了不支付經濟補償,常常以用工自主權為由,單方面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以逼迫勞動者主動離職,那就屬于違法行為了。
(漢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