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春
(邯鄲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吸收經驗立足實際開創北京城市規劃新局面
楊德春
(邯鄲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要從北京城市規劃的歷史中吸收經驗教訓,立足實際,開創北京城市規劃的新局面。本論總結提出了北京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基本方針以及北京城市規劃之基本綱,以期能夠從北京市城市規劃的歷史中吸收經驗教訓,立足實際,開創北京城市規劃的新局面,產生出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的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造福子孫萬代。
北京;城市規劃;新方案
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日本占領北平后派土木專家佐藤俊久和山崎桂一編制北京城市規劃方案,于1938年12月完成《北京都市建設計劃要案》。在此基礎上,1941年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建設總署編訂了《北京都市計畫大綱》,抗戰勝利后,于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八月由北平市工務局編印之《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一書即將日偽時期所編制之《北京都市計畫大綱》收入,將其名稱更改為《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一》。
《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一》將北平定位為政治軍事中心和工商業城市,“北京市為政治軍事中心地,更因為城內文物建筑林立,郊外名勝古跡甚多,可使成為特殊之觀光都市?,F在政府機關主體,雖均設于城內,將來擬于西郊添辟新街市,……”[1]“本市更可視作商業都市,以斟酌設施。對于工業擬于東南郊外一定區域內準許設立,限定性質之工廠,共大規模及特殊之工廠,擬均設于通縣方面?!盵2]實際上,這是比較全面地總結了日本近代工業化過程中城市規劃的經驗教訓的成果,特別是總結奈良、京都、東京等城市沒有能夠把古城完全保存下來的經驗教訓的結果,這是與西方當時通行的城市規劃思想的不同之處。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筑協會(CIAM)第4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城市規劃理論和方法的綱領性文件——《城市規劃大綱》,后來被稱作《雅典憲章》?!堆诺鋺椪隆冯m然提出城市按照功能分區的思想和城市發展過程中應該保留名勝古跡和歷史建筑的思想,但是,《雅典憲章》于10年后的1943年才發表,而佐藤俊久和山崎桂一于1938年12月已經完成《北京都市建設計劃要案》,所以,該規劃部署不是受到《雅典憲章》的影響,而是全面總結日本近代工業化過程中城市規劃的經驗教訓的成果,特別是總結奈良、京都、東京等城市沒有能夠把古城完全保存下來的經驗教訓的結果。
北平市工務局對于日偽時期所編制之《北京都市計畫大綱》的學術價值是很看中的,將其編入《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并且將討論意見也一并收入。《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是北京市城市規劃的重要文獻,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八月編印完成,即1947年8月編印完成,流布學術界。梁思成不可能不讀此書,可以說梁思成1949年關于把北京作為一個整體加以保護的思想只能是來源于北平市工務局編印的《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1943年發表的《雅典憲章》僅僅是主張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應該保留名勝古跡和歷史建筑,并沒有將古城完全保存下來的思想,所以,1945年5月所編的《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文物目錄》“北平及近郊”部分中僅僅主要開列清故宮和北京的主要古跡三十九處[3],并沒有把北京古城作為一個整體加以保護的思想。而梁思成在其1949年3月所編的《全國重要建筑文物簡目》中,附有簡要說明“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個設計,對稱均齊,氣魄之大舉世無匹?!盵4]這是1947年8月編印完成的《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對于梁思成影響的結果。
《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一》將北平定位為政治軍事中心和工商業城市,“北京市為政治軍事中心地,更因為城內文物建筑林立,郊外名勝古跡甚多,可使成為特殊之觀光都市。現在政府機關主體,雖均設于城內,將來擬于西郊添辟新街市,以容納一部政府機關,及將來新設或擴充之軍事交通產業建設各機關,暨職員住宅等。”[5]日偽時期所編制之《北京都市計畫大綱》明確政府外遷新城,舊城整體保護以使成為特殊之觀光都市。1946年征用日本人編制完成的《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二》取消了軍事功能,這是有一點局限性的;取消了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以發展生產日用必需品、精巧制品、美術品等的中小工業為主,這是值得肯定的;再次明確保護城內故都面目,及全城保護,并整頓為獨有之觀光城市,明確老北京是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體,氣魄宏偉,舉世無匹;與老城全城保護相適應,政府各機關及其職員住宅以及商店等,均計劃設于西郊新市區;將通州列入規劃范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一》:“本市更可視作商業都市,以斟酌設施。對于工業擬于東南郊外一定區域內準許設立,限定性質之工廠,共大規模及特殊之工廠,擬均設于通縣方面?!盵6]明確發展大規模及特殊之工廠、擴充之軍事交通產業建設,就是要發展重工業,這是此規劃的重大局限性。這是沒有生態保護意識的產物,也是日本侵略的戰略需要的產物。
《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一》將圓明園及其附近地區作為保留地[7],至于是重建圓明園還是將其土地用于其它用途,待定,這也是很慎重和嚴謹的規劃舉措。《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二》將圓明園遺址劃為學園街[8],這是有局限性的。圓明園遺址應該加以保護,以教育激勵后人毋忘國恥振興中華。
北平市工務局《北平市都市計劃之研究》全面繼承了《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一》、《北平都市計畫大綱舊案之二》之長處,在“北平都市計劃之綱領”中提出四項:“(一)舊城區之改造。(二)新城區之發展。(三)游覽區之建設。(四)衛星市之建設?!盵9]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陳占祥的北京舊城保護的思路與梁思成的基本相同,但他對新行政中心的選址做了調整,提出在舊城與日本人留下之西郊新市區之間設立中央行政區,而不是設在西郊新市區,這樣既可以與舊城緊密聯系,又可以利用已有一定基礎之新市區建設配套住宅區?,F在學術界一般認為梁思成、陳占祥共同完成的《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提出保護古城另建西郊新城中心的北京市城市規劃方案——史稱“梁陳方案”是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的。如果“梁陳方案”能夠實施,那么北京的面貌就大不一樣了?!傲宏惙桨浮币彩怯袣v史繼承性的,梁思成在其1945年5月所編的《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文物目錄》“北平及近郊”部分中僅僅主要開列清故宮和北京的主要古跡三十九處[10],并沒有把北京古城作為一個整體加以保護。而梁思成在其1949年3月所編的《全國重要建筑文物簡目》中,在清故宮全部之前首列北平城全部,并且附有簡要說明“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個設計,對稱均齊,氣魄之大舉世無匹。”[11]這表明梁思成此時已經有了把北京古城作為一個整體加以保護的思想。而這一思想的形成顯然受到了《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的影響。
“梁陳方案”中《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是有缺陷的,神話或神化“梁陳方案”是不正確的?!傲宏惙桨浮钡恼矫Q是《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其中,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是核心問題,“梁陳方案”又明確提出“政府機構中心或行政區的位置,是北京全部都市計劃關鍵所系的先決條件?!盵12]梁思成《致周恩來信》:“在那建議書中,我們請求政府早日決定行政中心區的位置。行政中心區位置的決定是北京整個都市計劃的先決條件:它不先決定,一切計劃無由進行?!盵13]梁思成、陳占祥這樣提出問題是有欠全面考慮。首先,城市規劃取決于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定位明確后,還要考慮實際情況、大眾心理等等因素,關鍵是城市規劃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或一次規劃就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的,而是一個不斷糾錯、不斷完善的過程。當時,政府機構中心或行政區的位置并不是北京全部都市計劃關鍵所系的先決條件。如果城市的定位問題不解決,即使是當時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建在西郊,北京老城的保護也不一定能夠實現,城墻、城樓和寺廟等等也不一定能夠完全保存下來。解決城市的定位問題,即老北京首先是一座古都或文化古城,是中國燦爛文化的一個象征和體現,這一認識不僅僅是幾個文化學者的共識,還需要教育的普及,以便成為全民的共識。而當時文盲很多,教育落后,所以,“梁陳方案”不僅脫離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而且也缺乏專業考量。
“梁陳方案”的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是北京新城市向何處發展的問題,梁思成、陳占祥沿著日本人和國民黨政府的路子向西北和西面發展,北京的地理特點是西北和西面是山,發展空間很小,暫時過渡一下尚可,北京的東面和東南是開闊的平原,北京新城市應該向東面和東南發展,這是從地理上考慮。城市規劃首先要考慮城市的定位,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北京不僅是古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而且還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國際大都市,而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最大短板是北京沒有出???,從這個意義上講,北京的發展必須與天津的發展聯系起來,促進北京向東面和東南發展。
梁思成主張設計建造二、三層的房屋,蘇聯專家阿布拉莫夫則認為“五層房屋是最合算的房屋(如果包括建設生活必需的設備在內)”①現在北京市二、三十層的房屋比比皆是,就像爭論在北京究竟是建造二、三層的房屋好還是建造五層房屋好這樣的問題沒有學術意義和價值,其實,爭論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偽問題。而梁思成認為,只要把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的位置定在西郊,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似乎老北京就能夠完全保存下來了,這不過是簡單化的美好幻覺。人的認識水平是不斷發展的,人的認識不可能不出現錯誤,關鍵是出錯后如何糾正的問題。如果全民都認為北京的城墻、城樓和寺廟等等應該恢復,那么,把北京的城墻、城樓和寺廟等等基本上重新修建起來也不是什么難事,畢竟天安門也經過維修,西安的大雁塔經過重建。一味地指責,一味地惋惜,一味地唉聲嘆氣,沒有什么意義。
梁思成把老北京作為一個古老的陳列館或博物館,這對于保護老北京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益處。中國古代的絕大部分建筑因為是土木建筑實際上不斷需要維修和重建,把建筑封閉起來,不讓人進入,由極少數專業人員保護,結果人跡罕至,蟲鼠盛行,實際上根本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古建筑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讓其繼續發揮作用,一旦古建筑沒有實際用處進入所謂的陳列館或博物館了,該古建筑也就實際上壽終正寢了。
1968年11月梁思成在其撰寫的“交代材料”中曾云:“當時彭真給我講了北京城市建設的方針,‘為生產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為中央服務’;還告訴我‘要使北京這個消費城市改變為生產城市’;‘有一次在天安門上毛主席曾指著廣場以南一帶說,以后要在這里望過去到處都是煙囪?!覄t心中很不同意。我覺得我們國家這樣大,工農業生產不靠北京這一點地方。北京應該是像華盛頓那樣環境幽靜、風景優美的純粹的行政中心;尤其應該保持它由歷史形成的在城市規劃和建筑風格上的氣氛?!雹诒本┡c華盛頓的情況不同,華盛頓實際上可以看做是紐約的衛星城,紐約是國際性大都市,發揮著巨大的經濟樞紐的作用,而中國北方當時不僅沒有國際性大都市,而且連國內的經濟中心都沒有,這不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消除南北經濟差異和經濟差距,所以北京必須擔負起經濟中心的城市功能,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北京還要成為國際性大都市。成為經濟中心和國際性大都市不是要建立許多高污染的工廠或直接發展重工業,主要應該發展高端的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依托高科技的航天、衛星、精密制導產業等等戰略產業。
(一)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基本方針
北京究竟應該建設成為何種性質之城市,即北京市城市建設的定位問題或城市功能問題。此為北京市城市規劃之基礎,也是北京市城市規劃之基本方針。第一,北京是中國的古都,即北京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此為北京最根本、最基礎的城市性質。第二,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方面以及與首都相關方面的中心。第三,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北京還要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有出??诘氖澜缂壋鞘腥?。此三點為北京市城市規劃之基礎,也是北京市城市規劃之基本方針。北京是中國的古都,即北京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這就決定了北京的文化功能,這是大文化,包括科技、教育、文學、藝術等等方面。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作為首都,北京應當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方面以及與首都相關方面的中心。
(二)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基本綱領
北京市城市規劃之基本綱領包括以下四項:(一)舊城之改造與恢復。(二)新城之建設與發展。(三)體育、休閑、度假、游玩、生態緩沖區域之建設與發展。(四)衛星城之建設與發展。
舊城之改造與恢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隨著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強烈,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感覺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即越是具有民族性就越是具有世界性,認識到北京的四合院是與北京的城墻一樣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遺產,如此等等,在此不贅述。從北京的定位來看,北京首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北京老城的歷史面貌要逐步恢復,與老城的歷史面貌不相符合的建筑要逐步改造,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北京的城門、城樓、箭樓、城墻等等應該首先逐步恢復,老城改造要逐步而穩妥地進行,復舊如舊,修舊如舊,把這份文化遺產恢復起來,傳承下去,不使我們自己和后人只能夠在老照片中才能夠惋惜地看到老北京的城門、城樓、箭樓、城墻等等。
新城之建設與發展是當務之急,現在北京攤大餅已經攤到六環,從城市功能來看,已經無以為繼,不能再這樣攤大餅了。我主張在通州至河北省北三縣一線建設新城,新城設定南北中軸線,與老北京的中軸線平行,進行棋盤式規劃。通州是新城棋盤式規劃的組成部分,而不是把通州作為北京攤大餅的邊緣。北京新城的棋盤式規劃要與京津冀的發展和規劃聯系起來,在北京市政府遷往通州之后,我主張將中央各部委遷往河北省北三縣,這都是北京新城的組成部分。北京新城的南北中軸線向南延伸,在河北廊坊與天津武清之間建設北京第二新城,北京第二新城先可以作為北京的衛星城,隨著其不斷發展,逐步和由通州與河北省北三縣構成的北京新城連為一體。
體育、休閑、度假、游玩、生態緩沖區域之建設與發展。在北京的北部或以北區域,包括張家口至承德一線作為北京的體育、休閑、度假、游玩、生態緩沖區域加以建設與發展。
衛星城之建設與發展。北京要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就必須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以北京為中心,在張家口、承德、保定、天津這四個點之間建設衛星城,逐步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三)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具體內容
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具體內容需要各個方面的研究人員在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基本方針和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之基本綱領的基礎上集思廣益,逐步完善;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或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實現。
只要能夠從北京市城市規劃的歷史中吸收經驗教訓,并且立足實際,就必然能夠開創北京城市規劃的新局面,產生出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的北京市城市規劃新方案,造福子孫萬代。
注釋:
①蘇聯市政專家組組長阿布拉莫夫在討論會上的講詞(摘錄),見《建國以來的北京城市建設資料,第一卷,城市規劃》,北京建設史書編輯委員會編輯部編輯,1987年6月第一版,第127頁。
②梁思成《文革交代材料》,作于1968年11月,未收入《梁思成全集》,由林洙提供給王軍使用,見王軍《城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0月北京第1版,第67頁——第68頁。
[1][2][5][6][7][8][9]北平市工務局編印.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1集[M].北平:北平市工務局,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八月:60,68,53,54.
[3][4][10][11]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4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263-269,321.
[12][13]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5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61,84,44.
責任編輯:郭麗娟
B502
A
1674-1676(2017)03-0022-04
楊德春(1968- ),男,河北遵化人,邯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邯鄲地方文化與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