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平銷返利不如收取手續費
王國林
某大型家電賣場,主營家用電器。為了減少經營風險,該賣場與某供應商簽定了合作意向書,準備了兩種方案銷售彩電:一是采用返利模式銷售某品牌彩電,即進、銷一個價,實行返利與銷售數量掛鉤。二是采用代銷方式銷售彩電,盈利模式采用收取手續費。返利或者收取手續費的標準為:每銷售一臺彩電,返利或者收取手續費50元~80元/臺不等,預計2017年可以取得返利或者手續費收入702萬元(含稅價)。
稅務顧問看了雙方的合作意向書,認為第一種方案不可取,建議該家電賣場執行第二種方案。下面對這兩種方案進行納稅比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且一律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根據上述規定,該賣場取得的702萬元返利,進行價稅分離,應沖減進項稅額102萬元[702÷(1+17%)×17%],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102萬元。彩電供應商也不能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意味著不能抵扣稅金。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的規定,經紀代理服務是指各類經紀、中介和代理服務,包括金融代理、知識產權代理、貨物運輸代理、代理報關、法律代理、房地產中介、職業中介、婚姻中介、代理記賬、拍賣等。
由于該賣場進、銷彩電一個價,并且取得了銷售返利,也沒有出現銷售價格偏低現象,具備銷售代銷貨物收取手續費的特征,符合經紀代理的要件,應按6%的稅率繳納增值稅。根據上述有關數據,該賣場取得的代銷手續費702萬元應納增值稅為39.74萬元[702萬元÷(1+6%)×6%]。與此同時,該賣場取得的手續費還可向供應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供應商也可抵扣稅金39.74萬元,降低了稅負。
比較上述兩個納稅籌劃方案,第一個方案,賣場取得的返利702萬元(含稅價),需要繳納增值稅102萬元。第二個方案,賣場取得代銷貨物手續費收入702萬元(含稅價),只需繳納增值稅39.74萬元。該賣場采用方案二比方案一節約稅金62.26萬元,供應商也可以節約稅金39.74萬元。
通過比較可以得出結論,營改增后,平銷返利不如收取代銷手續費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