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紅 劉智利
改革帶來新體驗
龐曉紅 劉智利
(隨筆)
2015年10月,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一年多之后的今天,在崇陽縣,隨著這項改革推動國地稅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著力解決現行征管體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等任務的遞次落地,稅收征管環境逐漸發生“質變”,由此帶來的納稅人新體驗也日益增多。
“以前國地稅兩家辦稅服務廳不在一個地方,光取號排隊就得來回兩趟。現在國地稅聯合辦稅,一個窗口辦完所有業務,給我省了不少事。”崇陽縣宇濤特種纖維有限公司會計但芳,對近年來稅務局的辦事效率很是贊賞。
對此,崇陽馳宇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余紅也感同身受,“以往辦理涉稅事項需要前往各個科室進行報備,現在報備、審批的流程全部由辦稅服務廳統一歸口管理,實行稅務系統內部流轉管理,公司財務人員再也不需要一個一個科室去跑審批和遞交資料了。”
此次改革,從“進一家門,辦兩家事”,到“一窗通辦,全城通辦”,根據上級部門的業務指導,崇陽縣國地稅先行先試,有效地解決了納稅人多頭跑、排隊難等問題。目前建有1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中心,設置了8個“一窗通辦”窗口,形成了“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即時辦結”的高效服務。截止目前,累計聯合涉稅事務辦理已達124522戶次,互相代征稅款68.35萬元。
此外,崇陽國地稅聯合開發運行了“稅情寶”微信平臺,在推送稅收政策、在線涉稅問題解答、自助業務查詢等服務的同時提供預約叫號、預約辦稅等服務,辦稅服務中心開通預約辦稅綠色通道,實行即來即辦,有效縮短納稅人辦稅等候時間。
不僅如此,崇陽國稅部門還嚴格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向社會公開稅務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原有的65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目前僅保留7項行政許可,大大減輕了納稅人的辦稅負擔。現在,企業僅用4個工作日就能拿到“五證合一”的營業執照。
崇陽縣鑫盛建筑有限公司作為建筑企業在去年5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范圍內。當時面對新環境,他們有擔憂:“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地稅局繳稅變為在國稅局繳稅,這需要公司調整原有的經營模式。”該公司財務人員黃曉峰最擔憂的是,營改增后,在過渡時期的業務是否能得到及時處理,而新的征管體制改革后進一步精細的稅收服務是否會使辦理流程更加的復雜,是否能真正的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同時當面臨稅務方面的問題時,是否能及時準確的得到解答。
“一年多來,我們所擔心的問題打消了,稅務局在征管體制改革后為納稅人提供很多專業化的服務,營改增之后的業務辦理非常方便順暢。”黃曉峰很是輕松。
為確保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征管體制改革平穩“雙落地”,崇陽縣國地稅局開始探索實行重點稅源集中管,小型稅源集約管的聯合征管模式:針對重點稅源,重點加強稅收風險應對,特別是對營改增新增重點企業,聯合成立營改增專家團隊對其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輔導服務方案,發放營改增“口袋書”,為企業稅制轉換提供稅務風險提示、政策依據和風險控制參考;針對小型稅源,采取國地稅雙方涉稅信息實時共享、統一定額、聯合申報、聯合評估的協同共治方式進行聯合管理;國地稅征管專業性、統一性有效提高。
在征管改革中,崇陽縣稅務機關還提請縣政府牽頭成立了由常務副縣長親任組長的深化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與涉稅信息綜合采集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工商、國土、供電等18個政府部門進行企業信息的聯合采集、共同應用。今年以來累計獲取相關單位1萬余條數據,利用數據信息查補稅款400多萬元,綜合治稅平臺初具規模。
“營改增后我的餐館稅負從5%下降到了4.85%,如果進項管理進一步規范,稅負還能再進一步下降”。崇陽縣錦陽食府的負責人余建新對稅改帶來的減負紅利很是滿意。
隨著稅制改革的落地生效與減免稅政策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崇陽縣今年1-5月已辦理各類減免退稅500余萬元,企業稅收負擔進一步減輕。
與此同時,崇陽縣稅務部門還拓寬納稅信用的應用范圍,聯合推薦納稅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科技企業獲得金融服務,截止目前已聯合推薦5戶企業通過稅銀合作項目獲得1000萬元信用貸款,為企業減輕融資壓力,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