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倫軍
(四川省建筑機械化工程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探究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
李倫軍
(四川省建筑機械化工程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車輛通行數量的不斷增多,現今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要求逐漸提升,技術向前發展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也有所上升,但由于外部環境的因素和道路橋梁工程本身的復雜性,仍然存在一些常見的病害,嚴重影響著橋梁道路的質量和人們息息相關的生產生活,使用壽命變短,安全性能變低,為了預防或控制常見病害,本文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計劃規程進行,全面提升整體施工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增強其工作責任心,總結以往的施工積累經驗,學習新的先進技術,盡量采用科學的施工技術及高質量施工材料來規避病害,使道路橋梁工程壽命得到延長,保證通行的安全性,以提升市政道路橋梁經濟、社會雙重效益。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處理技術;常見病害
目前車輛的增多使交通壓力進一步增大,因此市政道路橋梁的質量問題也備受社會廣大群眾的關注,道路橋梁建設是國家基礎性土木工程建設,是緩解交通、促進交通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F今一些工程已經使用了較長時間,隨著車輛通行壓力的增加,可能出現塌陷等嚴重事故,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傷害,為了預防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如何進行施工處理技術來使其得到控制,這是道路橋梁施工建設所有工作人員需要共同研究并解決的重要問題,下面就將對其展開闡述。
科學技術及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國道路橋梁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常見病害,它直接影響著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在道路橋梁施工及加固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常見病害進行深入分析,找尋有效且科學的問題解決辦法,如此才能有效節約成本、加快工期、提升效率,使道路橋梁工程承載力、使用壽命及應用安全性均得到提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通常有以下幾種:局部破損,出現這種病變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設計不合理,加上施工操作不規范、后期養護不足等因素使得道路橋梁梁端頭易破損嚴重;裂縫,溫差、車輛長期超載行駛、混凝土施工時配比不科學等原因都可能是工程出現裂痕;地基不均勻沉降,地基不均勻沉降直接使路面受力不均勻,也進一步容易使道路橋梁出現裂縫;鋼筋及混泥土腐蝕,鋼筋是道路橋梁的主原材料之一,也是最易腐蝕的材料,混凝土有空隙、長期壓力過大都可能造成腐蝕開裂現象;其他,日常養護工作不到位。
由于道路橋梁具有范圍廣、工程大、成本高等特點,為了降低處理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施工后也應同樣重視工程養護工作,過程中應堅持道路橋梁加固原則。
2.1 前期勘察
施工之前相關單位應派工作人員展開全面勘察,工程設計人員及領導人都應引起高度重視,親臨現場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道路橋梁實際承載力、工程的主要結構、工程性能等多方面狀況,再行制定出合理性、科學性的周詳施工方案。
2.2 建設方案優化
結構護理及加固處理前應先明確設計方案,設計部門可設計出多個優良方案,再行篩選,并充分考慮施工技術水平、經濟指標、不同地區合理施工方式等要素,盡量避免周圍環境對構架產生的影響,優化方案縮短工期,提升效率。
2.3 養護加固最大化利用原則
在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進行養護加固處理時,盡量不將原結構破壞,應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先檢測現存工程可靠性和實際承載力,在保存原有機構基礎上再采用現代技術、材料行使加固工作。
2.4 施工處理應注重整體效益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處理多是對原有機構的薄弱環節進行加固,應提前預估處理后的整體機構系數變化,全面分析后注重其整體效益。
目前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也逐漸投入并應用了較多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在常見病害中應用這些技術使工程質量大大提升,促進了道路橋梁事業的向前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提高。
3.1 施工前期做好多方面評估和物質上的準備
施工建設前的設計階段,應選擇科學性、適宜性、可行性強的明細方案,會用到的材料事先確定好供應商,以保證施工中充足的材料供給,嚴格檢查入場的材料質量,考慮工程所在地的氣候因素,根據實際氣溫變化選擇適宜的瀝青用料等。
3.2 對混泥土裂痕采用修補技術進行處理
造成道路橋梁結構裂痕的原因較多,比如季度溫度變化、鋼筋結構被腐蝕、混凝土收縮等,一旦出現裂縫,道路橋梁工程的腐蝕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因此發現裂縫后應重視對其進行封閉。裂縫處理時通常按縫隙寬度大小分為小于0.2cm、等于或超出 0.2cm兩種。前者可以使用環氧樹脂漿液在表面進行涂刷,刷前應對其表面采用丙酮(酒精或二甲苯)進行擦洗清理,等到清理劑干燥后反復涂刷,每次涂刷之間間隔3-5分鐘,涂刷厚度一般在1mm左右。而較大縫隙通常選用化學壓力灌漿技術來處理,對所有裂縫進行處理時都用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現今裂痕處理有表面修補法和填充封堵法,一般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大小裂縫處理法。
3.3 清理劣質混凝土,再行修補技術
施工構建上有疏松、腐蝕、表層脫落等劣質混凝土時,應先將其處理干凈,對于空隙或鋼筋下面的混凝土也應清理干凈,為混凝土填充修補提供方便。修補時現今通常采用環氧混凝土或者環氧沙漿這兩種材料,具體根據修補厚度選擇適宜的種類,為避免收縮開裂現象,可在修補材料中添加適量的碳纖維。一般修補較大混凝土時選用環氧混凝土修補材料,處理時采用噴射方式施工。一般工程出現此病害后都可實行二次加固,修補時注意在表層粘貼上碳纖維布以保證加固質量。
3.4 暴露鋼筋機構的保護
暴露鋼筋未經處理極易出現生銹腐蝕,對此病變處理時應先清理好材料表層銹跡,再選擇水泥基防銹材料對其表面進行處理,如此方可大幅度減緩鋼筋銹蝕的速度。
3.5 強化道路橋梁養護工作
施工后做好養護工作是預防或減少病害的關鍵環節,也恰好是最薄弱環節。施工完成后,首先應強化交通管制,避免對道路橋梁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然后是制定出日常養護計劃,一但發現工程出現波浪、松散、溜滑、裂縫、凹槽等病害后,應及時采用當下先進科學技術進行控制與處理,并對日常養護計劃進行靈活調整,沒能及時處理又存在較大病害的道路橋梁工程應盡量避免大型汽車通行。
3.6 沉降病害采用加固增強技術
沉降病害在進行處理時,一般在上層結構之上采用加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能提升道路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具體加固措施有外部覆蓋、增加截面積、加設垂直方向橋梁等。比如增加截面積,通過增加鋼筋配比方法來有效提升橋梁結構穩定性,加大了道路橋梁真題機構面積后,使整體安全性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工程存在裂痕、鋼筋銹蝕、沉降、結構穩定性不足等常見病害,為了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質量,保障人們通行安全,相關企業應加大對病害的管理力度,并采用先進的現代技術對其進行及時處理,這對保障市政道路橋梁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都具有重要意義。
[1]朱少亮.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631-631.
[2]王敏.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四川水泥,2015,(10): 336-336,339.
[3]杜峰,樸明遠.淺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 202-202.
[4]成都.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解析[J].科技與企業,2015,(4): 46-46,48.
[5]金國平.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8):25-25.
U45
B
1007-6344(2017)02-0020-01
李倫軍,男,1980年8月,四川三臺人,大專,工程師,主要從事市政與路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