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嵐
(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安徽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問題的探究
肖 嵐
(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近年來,安徽省高速公路的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高速公路的通車總里程也正在快速增長,與此同時,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總體面積越來越大,養護工作就變得日益繁重,如何制度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地利用先進的技術進行路面管理養護,成為大家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安徽省高速公路的發展現狀,并進一步闡述了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的重要性、基本特點、成因分析及其常見病害,最后根據路面養護工作的整體思路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和養護方法。
安徽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問題;探究
安徽省在國家交通運輸網絡中,具有承東接西、連南接北、居中靠東、臨江近海及處于長三角腹地等區位特征,凸顯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安徽省交通運輸部門服從服務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筑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運輸面貌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和保障。2016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841.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0.3%,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172.2億元,國省干線公路完成投資357.6億元。截至到2016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19.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543公里。省轄市實現了市市通高速,全省南北向6小時過境、東西向3小時過境。全省一級公路里程達到3833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超過1.9萬公里,實現所有鄉鎮通瀝青(水泥)路,行政村通公路率為99.99%。預計2017年全年將完成交通建設投資約700億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130公里,新改建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約3000公里,新增一級公路通車里程約300公里。
目前,安徽省與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 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面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打造,勢必會進一步形成產業聚集,加快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水平的發展,因此,安徽省高速公路的建設及養護水平在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助推安徽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針對損壞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進行及時有效的養護和維修,對于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舒適行駛,保持高速公路通行順暢,維護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保證運輸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保持高速公路持續高效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①養護對象的廣泛性、綜合性;②高速公路養護的高成本性、專業性、復雜性及科技性;③養護工作的長期性、及時性和危險性。
安徽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損壞的原因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嚴重的雨水沖刷損壞。安徽省位于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 38′之間,是中國東部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全省東西寬約 450km,南北長約570km,總面積為13.94萬平方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貌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湖泊500多個,著名的有長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氣候上屬于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以淮河為大致界線,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的氣候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夏雨集中,資源豐富、雨熱同季,氣象災害、類多次頻。梅雨是江淮流域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梅雨期內暴雨頻繁,降水強度大,范圍廣,是洪澇災害集中期。然而,在每次暴雨之后,瀝青路面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坑槽或者細小裂縫,久而久之,瀝青路面便出現了嚴重的損毀。②路面結構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差,高速公路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技術含量低。安徽省內部分高速公路由于前期設計在排水、防水方面的設計承載能力比較弱,再加上有些施工企業施工工藝及技術落后,沒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控制瀝青的拌合溫度,溫度過高可能導致瀝青變質,沒有粘性使瀝青松散,溫度過低,瀝青混合料拌合不勻,彼此之間的縫隙比較寬,分層過多,粘附性不強或者路面厚度不夠,壓實不足,從而容易造成路面瀝青的裂縫、破損和開裂。③在受力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壓力越大壓強就越大,超限超載貨物運輸會增大對路面的壓強,所以會嚴重破壞瀝青路面設施。④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裸露在大自然環境中,除直接承載運輸車輛的車輪荷載作用之外,還直接受陽光、空氣、溫度、濕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會導致瀝青路面結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發生變化,從而也會造成瀝青路面的損壞。
(1)龜裂:瀝青混凝土路面龜裂是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瀝青面層或穩定基層發生疲勞破壞后而產生的一系列相互交叉貫通的裂縫。裂縫將瀝青路面分為不均勻的裂塊,通常塊度大小在20~50cm左右。
(2)車轍:車轍是指路面上沿行車輪跡產生的縱向帶狀凹槽,深度1.5cm以上。車轍是在行車荷載重復作用下,路面產生永久性變形積累形成的帶狀凹槽。車轍降低了路面平整度,當車轍達到一定深度時,由于轍槽內積水,極易發生汽車飄滑而導致交通事故。
(3)裂縫:裂縫主要有三種形式: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和網裂。瀝青路面產生裂縫后,導致滲水,危害面層和基層。
(4)坑槽:坑槽是常見的瀝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壞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積在 0.04m2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車輛修理或機動車用油滲入路面,污染使瀝青混合料松散,經行車碾壓逐步形成坑槽。
(5)脫皮:瀝青路面脫皮是指路面層層狀脫落,面積0.1m2以上。導致瀝青路面脫皮主要是因為水損害。
(6)松散:瀝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結合料失去粘結力、集料松動,面積0.1m2以上。
1、施工前期嚴格篩選瀝青、混合料的質量。瀝青的選取選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溫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蠟量低、高粘度的優質國產或進口瀝青。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在瀝青中摻加各種類型的改性劑,以提高路基性能指標。集料應選用表面粗糙、石質堅硬、耐磨性強、嵌擠作用好、與瀝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
2、施工過程中嚴格把關施工質量。施工質量控制不嚴,早期破損必然出現,因此瀝青路面施工必須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對施工全過程,每道工序的質量都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控制、評定,以保證其達到質量標準。
3、施工結束后做好初期養護及其日常養護。新建成的瀝青路面要設立限速、禁止通行標志,并且各種履帶車及其他鐵輪車不得直接在路面上行駛。此外還需要加強維修,保持路面平整、路拱適度、線條順直、路容整潔、排水良好。
4、加強宣傳學習和制度管理。提高思想認識,幫助職工掌握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能,制定應知應會手冊、簡明養護工藝技術要點及操作規程指南,制定措施辦法、激勵機制,做到有章可循。
5、加強規范養護、及時養護及生態養護意識的培養。嚴格執行公路養護技術質量《規范》,加強對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藝的技術質量和操作規程的管理。對被沖缺、沖空的路基、邊坡、擋墻、水溝及時修復和防護,確保完好。在公路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對原地形地貌存在巨大擾動,破壞了原路域的生態環境,加劇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公路工程邊坡的生態防護不僅能保證行車安全,還能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設的各個階段一定要注意沿線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總之,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作為高等級路面,在其壽命周期內,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養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其養護效果取決于材料、工藝、設備等各方面的因素,它們之間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只有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的履行瀝青路面養護工作,才能對不同道路病害做出良好的養護,以保證高速公路正常地營運。
[1]劉義友,《改性瀝青路面養護探析》,《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年第18期。
[2]周勇,《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及養護措施》,《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年第24期。
[3]于金花,《市政工程瀝青路面施工及病害維修養護要點研究》,《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第21期。
[4]趙奇來、李彥斌,《城市瀝青路面養護維修措施探討》,《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第4期。
[5]林進藝,《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及其維修措施》,《中國科技信息》 2006年第15期。
U45
B
1007-6344(2017)02-0063-01